径向气体轴承装置及电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767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424252.1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气体轴承装置及电机,该轴承装置包括径向轴承以及转轴,径向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阻挡件,阻挡件能够阻碍径向轴承内部的气体由径向轴承的端部泄出,阻挡件为沿径向轴承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阻挡件靠近转轴一侧的表面为弧形的阻挡面,阻挡面与转轴之间具有安全间隙,阻挡件为由多个梳齿组成的梳齿结构,多个梳齿沿径向轴承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阻挡件沿径向轴承的周向在径向轴承的承载区所在的区域内延伸。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阻挡件对气体进行多级阻挡并使承载区的气体回流,增大径向轴承承载区的承载力,同时阻挡件为开环结构,减小了非承载区的压力,使得非承载区和承载区之间的压差进一步加大。

    一种气体径向轴承和电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31191.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径向轴承和电机,气体径向轴承,其包括:轴承座、顶箔、第一层波箔和第二层波箔;第一层波箔包括位于轴向第一位置的第一波箔,第二层波箔包括位于轴向第二位置的第二波箔和位于轴向第三位置的第三波箔;第一波箔包括沿周向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波箔支承端和第一波箔平段,第二波箔也包括沿周向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二波箔支承端和第二波箔平段,第三波箔也包括沿周向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三波箔支承端和第三波箔平段;且第一波箔支承端的拱高小于第二波箔支承端的拱高,同时第一波箔支承端的拱高小于第三波箔支承端的拱高。根据本发明有效增大中间位置的气膜厚度,提升轴承承载刚度,减少轴承端泄,提升承载能力。

    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空气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337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92660.X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空气压缩机,其中的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短轴及第一短轴,所述第二短轴上设置有与气浮轴向轴承对应的止推盘,所述第一短轴的轴端连接有第一叶轮,所述机壳上构造有第一冷却气道,所述第一短轴内构造有通流流道,所述机壳外部的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冷却气道及所述通流流道后排出所述机壳的外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对所述第一短轴以及处于所述第一短轴一端的磁钢进行散热冷却,能够降低所述电机转子的温升,提高磁钢的抗退磁能力,减少整轴轴长变形量,防止第一叶轮剐蹭涡壳导致整机失效的现象发生。

    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空气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3370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592660.X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空气压缩机,其中的空气压缩机冷却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包括沿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短轴及第一短轴,所述第二短轴上设置有与气浮轴向轴承对应的止推盘,所述第一短轴的轴端连接有第一叶轮,所述机壳上构造有第一冷却气道,所述第一短轴内构造有通流流道,所述机壳外部的冷却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冷却气道及所述通流流道后排出所述机壳的外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对所述第一短轴以及处于所述第一短轴一端的磁钢进行散热冷却,能够降低所述电机转子的温升,提高磁钢的抗退磁能力,减少整轴轴长变形量,防止第一叶轮剐蹭涡壳导致整机失效的现象发生。

    一种自冷却的轴向轴承座、自冷却轴向轴承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8564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92646.1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冷却的轴向轴承座、自冷却轴向轴承结构和电机,轴向轴承座包括:轴向第一端面和轴向第二端面,在轴向第一端面与轴向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向轴承座的内部还设置有热管通道,热管通道内部设置有流体,轴向轴承座上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在热管通道的外周还设置有吸附结构,吸附结构与热管通道相接,且吸附结构能够将与冷凝端相对处冷却成的液体吸附,并能将液体导流至热管通道中与蒸发端相对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外部设置热管结构的方案极大提高了对轴向轴承座和轴向轴承的散热冷却能力;还通过轴承座外周设置的端盖处开设的通道,能同时对轴承座上的气体通道提供冷却气体以及对气体轴承提供用于支承和冷却的气体。

    一种自冷却的径向轴承座、自冷却径向轴承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8499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92663.5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冷却的径向轴承座、自冷却径向轴承结构和电机,径向轴承座包括:径向外周壁和径向内周壁,在径向外周壁与径向内周壁之间的径向轴承座的内部还设置有热管通道,热管通道内部设置有流体,热管通道的下端形成为蒸发端,上端形成为冷凝端;在热管通道的内周和/或外周还设置有吸附结构,吸附结构与热管通道相接,吸附结构能将冷凝端处变成的液体吸附,并将液体导流至蒸发端。根据本发明能防止向上流动的气体与向下流动的液体之间发生混合作用,提高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循环率,提高轴承座的散热能力或冷却能力;本发明还通过轴承座外周设置的端盖处开设的通道,能同时对轴承座提供冷却气体以及对气体轴承提供支承和冷却的气体。

    气体动压轴承组件和气悬浮电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5721.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体动压轴承组件和气悬浮电机。该气体动压轴承组件包括电机组件,包括有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轴向端的线包;轴承座组件,包裹所述线包;气体动压轴承定子,设在所述轴承座组件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线包位置对应设置;气体动压轴承转子,设在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上,且与所述气体动压轴承定子匹配设置。本申请设置对定子线包进行包覆的轴承座组件,且将气体动压轴承定子设在与线包相对应的轴承座组件的壁面上,使得气体动压轴承定子与电机组件可为一体加工成型,减少了电机零件和安装操作步骤,相应提高了气体动压轴承的安装精度。

    一种径向动压气浮轴承、电机和空压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2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66556.6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压气体轴承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径向动压气浮轴承、电机和空压机,径向动压气浮轴承包括轴承座和拱箔,拱箔用于设置在轴承座上、且对转子提供支撑;拱箔具有两个以上的拱箔段,各拱箔段沿轴承座的轴向依次排布,且各拱箔段均可相对轴承座拆卸。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各拱箔段沿轴承座的轴向和周向呈阵列排布,可以根据需求在轴向和周向上设置具有不同刚度的拱箔段,实现了拱箔在轴向和周向的变刚度,有利于差异化轴承压力,协调拱箔变形,提升轴承性能;另外,拱箔的可拆卸组装方式可以大幅减低轴承的组装精度要求和异常变形时的更换成本。当拱箔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受损部分即可,不需要整体更换,节省成本,延长设备的整体寿命。

    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方法、定子组件、三相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337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6973.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方法、定子组件、三相电机,其中的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方法,包括:将同一定子槽内的各相绕组分为n份线圈,n为大于1的整数;依据预设的嵌线规则将每一个相下的n份线圈分n次嵌入到对应的目标定子槽内。根据本发明,一方面能够减小每次嵌线过程中损伤铜线的风险、降低嵌线难度、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每次之间的嵌线相序,使得整形过程中三相绕组均匀变形,得到高对称度的三相负载,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定子三相电阻、电感不平衡。

    一种自冷却的轴向轴承座、自冷却轴向轴承结构和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8499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92562.8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冷却的轴向轴承座、自冷却轴向轴承结构和电机,轴向轴承座包括:轴向第一端面和轴向第二端面,在轴向第一端面与轴向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向轴承座的内部还设置有蒸发通道和冷凝回流通道,蒸发通道和冷凝回流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液,轴向轴承座上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与蒸发通道相接,冷凝端与冷凝回流通道相接;在蒸发通道和冷凝回流通道之间还设置有渗透结构,渗透结构能够将蒸发通道中蒸发形成的气体渗透至冷凝回流通道中,渗透结构还能够将冷凝回流通道中冷凝形成的液体渗透至蒸发通道中。根据本发明能提高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循环率,提高气体向上和液体向下运动的流动量和流动速率,提高轴承座的散热能力或冷却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