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72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1511.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水盘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接水盘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接水盘中的水能够从所述排水管中排出;所述接水盘内设有水位监测装置,用于当监测到所述接水盘中的水位高于预设水位时发出脏堵信号,以提示所述排水管发生脏堵。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脏堵后及时预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0943.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0073 , F24F8/10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3/28 , F24F13/02 , F24F13/15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2 , F24F11/80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新风空调机包括: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出口、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排出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而排风旁通通道不与热交换芯体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再流经热交换芯体换热,从而有效减小不需新风热交换时的负载,减小风阻,提高系统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3327.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5 , F24F1/0063 , F24F12/00 , F24F13/22 , F24F13/02 , F24F1/0033 , F24F1/0087 , F24F11/89 , F24F11/46 , F24F11/70 , F24F1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体、换热芯体、新风风道、排风风道、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芯体设置在空调主体内,新风风道中的新风和排风风道中的排风分别经过换热芯体,并在换热芯体中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新风风道上,且沿着新风流动方向位于换热芯体的下游,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排风风道上,且沿着排风流动方向位于换热芯体的上游。夏季时,第一换热器产生冷凝水,冷凝水经第二换热器对排风风道内的排风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排风经换热芯体换热带走新风风道中的新风的热量;也就是说,将回收的冷凝水用于辅助制冷,降低制冷时的能耗,使得本发明的新风空调系统具有能耗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147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0107222.1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组的电控箱冷却结构,所述热泵干燥机组包括蒸发器,用于对机组的回风进行降温除湿,使得在气流循环方向上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游的区域为干燥低温区域,其中,所述电控箱冷却结构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干燥低温区域,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电控箱的内部。本发明的电控箱冷却结构可以方便地将干燥低温区域中的干冷空气引入电控箱中,从而实现对电控箱的冷却,有利于防止电控箱内温度过高造成元器件运行失效,而无需将电控箱布置在所述干燥低温区域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056668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0848.2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1/065 , F16K27/04 , F16K3/314 , F16K31/363 , F25B41/04 , F25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结构、管路系统及空调器。阀结构,包括:壳体,阀芯,阀芯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围设成多个连通腔体;先导阀,先导阀与连通腔体相连通;其中,壳体的第一侧开设有第一连通部,壳体的与壳体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连通部,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为多个,多个第一连通部中的至少两个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通,多个第二连通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先导阀用于控制阀芯在壳体内移动,以改变冷媒在壳体内的流向。采用该阀结构能够取消空调器系统中的四通阀以及部分的管路结构,使得具有该阀结构的管路系统更加简单,减小了管路系统的制造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该阀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0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30421.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其中,空调机包括:第一换热器、加湿膜部件、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第三换热器及第一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并构成换热回路;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所述加湿膜部件。通过在室内机侧同时设置两个换热器的模式,可以同时实现制热或制冷,便于提升空调器的制热温度或制冷温度、提高制热或制冷过程中的舒适性。另外,将加湿膜部件设置于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实现预热、加湿、加热的过程,在有效提高加湿量的同时利于控制出风温度,从而提升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72418.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水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设备,接水装置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其中,所述第一接水槽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接水槽设有通向所述第一接水槽的第二出水口。本发明的接水装置安装在空气净化设备上,并且与空气净化设备内的加湿装置相连接,通过第一接水槽或第二接水槽的转动可以将原本由其遮挡的加湿装置外露,以便于进行加湿装置更换或检修,简化了加湿装置的更换或维修所需的操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68356.0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空气处理设备。该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气流取样管、第二气流取样管、总管、流道转换部件、气流参数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气流取样管、第二气流取样管分别与所述总管通过所述流道转换部件可选择的贯通,所述气流参数检测部件处于所述总管中,当所述第一气流取样管与所述总管贯通时,所述气流参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第一气流取样管中的气流参数,当所述第二气流取样管与所述总管贯通时,所述气流参数检测部件检测所述第二气流取样管中的气流参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检测装置、空气处理设备,仅需一套气流参数检测部件就能实现对进风、出风气流参数进行周期性检测,结构简单,简化电气系统的设计难度及接线过程,节省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34138.5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00 , F24F11/89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水恒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四管制集中冷源(1)和恒温模块(3);所述恒温模块(3),包括:第一换热器(51)和第二换热器(52);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51)的第一冷却液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器(52)的第二冷却液换热管、以及热源设备(2)的冷却液管路,串联形成所述热源设备(2)的冷却液散热回路,用于利用所述四管制集中冷源(1)提供的冷源,对所述热源设备(2)的冷却液进行分级降温,以使所述热源设备(2)的冷却液的当前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通过可控硅对辅助电加热实施精密的加热能力输出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过程复杂的问题,达到简化控制过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9648.8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F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翅片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所述翅片具有上风侧和相对的下风侧,所述翅片开设有一条或多条用于安装扁管的扁管槽,所述扁管槽由所述上风侧向所述下风侧延伸;所述翅片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或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或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扁管槽两侧;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长度方向为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或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扁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加强结构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增加了翅片的结构强度,防止翅片在扁管槽的两侧区域发生断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