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结构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24356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20009492.1

    申请日:2013-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其中在至少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换热器和电加热装置集于一体,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有效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和空调机组的性能。

    一种接水盘及具有该接水盘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3010879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20003903.6

    申请日:2013-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水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支撑换热器的下端面的定位支撑面,所述定位支撑面的形状与所述换热器的下端面的形状相吻合。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水盘,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器与接水盘之间密封不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接水盘的空调器。

    风管机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58752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030582.9

    申请日:2013-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外壳、回风盖板、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回风盖板相连接处设置有位置调节部,当选择回风方式时,即使风管机回风口大小不一致,回风盖板仍然可以通用,而不影响风量及系统的效率。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风管内机

    公开(公告)号:CN20306888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33029.0

    申请日:2013-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风管内机,换热器包括构成换热器的V型结构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相接的一端为所述换热器的V型结构的根部,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上设置第一制冷剂流路,在所述第二换热部上设置第二制冷剂流路,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向以所述换热器的V型结构的角平分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向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向以换热器的V型结构的角平分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计,使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走向一致,从而降低集气管或者分气管的加工难度及配管难度。

    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内机

    公开(公告)号:CN202431608U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20010007.8

    申请日:2012-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风叶,其具有旋转轴,并包括一个轮毂、至少两个加强圈以及若干在该轮毂与该加强圈之间或者在两个该加强圈之间延伸的叶片,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以一个角度倾斜,所述轮毂或所述加强圈两侧的所述叶片呈V型夹角排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心风叶,其叶片呈V型夹角排列,此种结构的离心风叶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并可错开噪音波峰的重合,音质更加稳定舒适。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心风叶比当前常用的直型离心叶片风降低噪音3分贝左右,音质也更加稳定舒适。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离心风叶的离心风机,及使用上述离心风机的空调器内机。

    蜗壳固定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00782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581500.5

    申请日:2012-11-06

    Inventor: 张宝生 刘玉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固定结构,包括蜗壳和固定结构,其中,所述蜗壳包括上蜗壳和下蜗壳,所述上蜗壳和所述下蜗壳连接形成一个蜗室,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定位结构和密封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面,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凹槽和密封凸条,所述定位块和定位面分别对应设置在上蜗壳和下蜗壳的端面上,所述定位块和定位面相互配合,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上蜗壳和下蜗壳的接触面上,所述密封凸条与所述密封凹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蜗壳固定结构装配方便,固定可靠,上蜗壳和下蜗壳之间接触面密封效果良好,定位准确。

    蜗壳
    17.
    实用新型
    蜗壳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2673782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47974.3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由于内腔的型线采用对数螺旋线,出风口上截线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大于等于5度;因此出风能够吹向换热器中部,致使换热均匀,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进一步地,由于出风口下端对数螺旋线的终止位置的切线与水平安装线夹角大于等于85度,蜗舌对离心风叶叶轮排出的高速气流的切割作用小,降低了噪音值。同时,本实用新型蜗舌位置的改造,在旋转送风时气流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蜗壳风量有了较大提高(>8%),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2-3db。

    一种空调器内机及具有该内机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432613U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20022156.6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内机,其包括蒸发器和至少一个向该蒸发器吹风的风机,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置有1至20块用于使所述风机吹出的风均布的导风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内机,由于在风机的出风口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风机吹出的风均布的导风板,通过导风板引导风均匀的吹向蒸发器,达到换热均匀的效果。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器内机相对于传统空调机内机可以提高制冷能力3-5%,提高制热能力3-4%,降低最高能力下压缩机排气温度10℃左右。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内机的空调器。

    离心风叶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73774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50467.5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提高了风量,降低了噪音,具体为:由于叶片的内型面和外型面为具有相同中心线的同心圆弧面,外型面的半径尺寸大于内型面的半径尺寸,理论及实验结果均证实了,其风量有了较大提高(>15%),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2-4d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