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体相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18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5139.X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质体相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芭蕉科植物的废弃物以块体的形式直接干燥、收集备用;将芭蕉茎块用碱液进行处理、洗涤、干燥;将碱处理后的芭蕉茎块碳化,碳化所得样品切割成尺寸适用的块体,得到生物质体相炭材料。利用芭蕉科植物的废弃物的天然有序的多孔结构,通过碱处理和碳化的方法获得具有自支撑三维结构和分级孔隙结构的体相(块体)炭材料,所得炭材料还具有杂原子自掺杂特性。该生物质体相炭材料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特性,可用于环境修复领域,如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且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

    一种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前的机体复原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256430.4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前的机体复原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用甲醛固定保存的浮游动物样品过滤,得到浮游动物和固定滤液;(2)向固定滤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8~7.2,得到机体复原液;(3)将浮游动物加入到机体复原液中,得到浮游动物样品A;(4)将步骤(3)中得到的浮游动物样品A缓慢升高温度使机体膨胀复原,再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后的浮游动物样品。为了加快复原,还可将经过水浴之后的样品放入摇床中震荡,加速其复原。本发明针对用甲醛固定保存较长时间后的浮游动物附肢蜷缩导致难以观察鉴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使浮游动物机体复原,便于后续的观察和鉴定。

    仿生复合填料和水体净化仿生系统及净化除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3923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40855.8

    申请日:2011-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复合填料、一种水体净化仿生系统和一种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除藻的方法。本发明的水体净化仿生系统包含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仿生复合填料、曝气头、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滤食性鱼类;框架底面安装仿生复合填料;框架上固定两层曝气头,上层曝气头布设在仿生复合填料中心上方50-80cm处,下层曝气头布设在仿生复合填料的同平面上;框架上表面种植水生植物。本发明的基于上述系统的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除藻的方法处理效果显著且迅速,在待处理水体的10-30%水域面积上实施该技术,可在1-3个月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增加50%以上,本发明方法运行费用低,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明显经济效益产出。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1570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673923.0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其通过分隔板分为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侧方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好氧池侧方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上开口通过盖板密封,所述分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过水口;曝气系统,其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用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填料系统,其包括填料架和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填料架为横纵交错的网格状且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中部,所述立体弹性填料设置于网格状填料架的各个节点处。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可以将农村分散污水进行小范围收集、就地处理,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投资低、能耗少、便于维护、可无人值守、出水效果稳定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样品瓶固定架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38677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780370.1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瓶固定架,包括至少两层框架,所述框架设有多个上、下端贯穿的、呈矩阵排列的放置孔,所有框架自下而上依次堆叠一起,且种个框架中的放置孔一一相对应设置;其中位于最底层的框架为底框,位于最顶层的框架为上框,所述底框的每行放置孔的两边设有一对第一夹杆,且每对第一夹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栓组件连接;所述上框的每列放置孔的两边设有一对第二夹杆,且每对第二夹杆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互相垂直。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样品瓶,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