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试件的拼焊板分块压边成形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1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03604.8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试件的拼焊板分块压边成形实验装置,其包括模架组件、导向与分块压边组件、液压缸组件和光栅尺组件,其中使用螺栓将导向与分块压边组件安装在模架组件上,光栅尺组件通过两组螺栓安装在导向与分块压边组件和模架组件上,液压缸组件中的拉深液压缸和液压千斤顶分别安置在模架组件的缸体固定件和导向燕尾块上,使用方法:成形前,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带动压边组件将拼焊板试件挤压在压边圈与凹模间;成形时,通过调节液压千斤顶内液压油油压来使压边圈输出与拼焊板试件拉深深度相对应的预设压边力组;待完成后,各液压缸缩回,等待下一次操作。本专利结构紧凑,可对拼焊板小试件进行两个独立、实时控制的压边力拉深成形实验。

    一种利用小凸模胀形数据预测板材大应变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51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82818.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小凸模胀形数据预测板材大应变数据的方法,属于板材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步骤包括:1构建自定义材料,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大范围定义与组合,构建虚拟材料数据库;2生成小凸模胀形实验力行程数据,利用现有小凸模胀形实验模具生成小凸模胀形实验力行程数据;3生成小凸模胀形模拟力行程数据,将步骤1中自定义材料的塑性数据代入ABAQUS有限元模型;4获取工程抗拉强度与胀形极限力的映射关系通过步骤3有限元模型生成步骤1中自定义材料的模拟胀形力行程数据,获取所生成材料胀形力行程数据力峰值点对应的力与位移信息;5对材料的本构模型进行过定点约束;6生成小凸模胀形解析力行程数据;7优化材料硬化参数。

    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性能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0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8734.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压力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夹持部、测试部和传感器部,固定夹持部包括下垫板、凹模、模芯、压边圈和螺纹盖,凹模设置在下垫板上,模芯设置在凹模内,压边圈设置在凹模上,螺纹盖上端的通孔与压边圈上端的凸台外尺寸相匹配;测试部为胶囊式胀形凸模,传感器部包括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摄像头,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垫板的下端,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压力机上,摄像头设置在观察凹槽的底面中心处,本发明主要利用凹模配合压边圈对板材进行固定再通过胶囊式胀形凸模对板材进行挤压在挤压的同时采集数据,从而起到有效的得到板材受到挤压发生断裂时的可靠数据。

    用于板材循环加载的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3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55590.4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板材循环加载的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凸模组件包括凸模、滚管吊片、凸模滚管和凸模磁铁,凸模磁铁位于凸模滚管的内部,凸模滚管通过内六角螺钉和滚管吊片第一端的圆孔连接,滚管吊片第二端的圆孔通过内六角螺钉和凸模顶部两侧的螺纹孔连接;凹模组件包括凹模滚管、滑块、凹模滚管内六角螺栓、卡瓣和导轨,凹模滚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凹模滚管内六角螺栓和卡瓣的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卡瓣下端的侧面通过卡瓣螺母和滑块固定连接,滑块分别通过滑块螺母和四方螺母与导轨的导轨接触面固定连接,传感器组件和导轨的螺纹孔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时反馈数据,实际应用价值大。

    正交各向异性的磨损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97927.0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各向异性的磨损本构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与纤维束轴线成0°和90°的两个方向分别标记为特征方向,首先计算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承受的等效平均切应力和平均极限切应力,通过对等效平均切应力和平均极限切应力大小的比较,判断是否发生塑性滑移,如果发生塑性滑移,再计算不同滑移过程的滑移量和磨损量。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正交各向异性的磨损本构模型,可以定量地确定不同方向下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磨损量值,为自润滑织物衬垫磨损寿命的定量预测和具有更长磨损寿命的自润滑织物衬垫的研发奠定基础。

    一种拼焊板液压分块压边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7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00946.X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拼焊板液压分块压边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其装置包括上模座、凸模、压边机构、液压缸腔体以及下模座,凸模固定在上模座上,液压缸腔体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压边机构包括上压边圈、上压边圈固定柱以及四组具有相同结构的压边组件,每组压边组件均包括分块压边圈、导柱和活塞,成形前,液压油进入液压缸腔体带动压边组件顶出,用四个压边组件来夹持拼焊板,成形时,上模座与凸模向下移动,控制系统通过调整液压缸中油压的变化来实时控制压边力的大小,保证拼焊板的顺利成形,成形结束后,上模板与凸模上移而压边机构下移,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其机械结构集成度高,适合进行拼焊板分块压边实验,利于拼焊板的成形。

    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本构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20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90203.6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材各向异性本构参数标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利用胶囊式胀形模具对板材进行沿轧制方向和垂直轧制方向的胀形,获得两组力行程实验数据;初设弹性段和塑性段材料参数,将其代入胶囊式胀形预测模型中,获得两组力行程模拟数据;以力行程实验数据和力行程模拟数据的最小残差平方和为优化目标进行联合优化,得到弹性模量优化值、屈服应力优化值、各向异性参数优化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者系统,具有线上精准标定材料参数功能,且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模型与数据耦合驱动的弯曲回弹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0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3257.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与数据耦合驱动的弯曲回弹补偿方法,步骤1:预设经验值Kc0=0.2带入代数方程一次试压后得到第一组数据(h1,α1),将第一组数据带入代数方程,经过计算测量得出另外三组数据(h2,α2)、(h3,α3)、(h4,α4),将这四组数据拟合成一次函数α=Kbh+b,求出Kb值;步骤2:将Kb值代入稳态模型Kc=0.9/Kb,求出真实值为KcR,将KcR反带回代数方程公式 由新公式 再得出两组数据(h5,α5)、(h6,α6),利用这两组数据对回弹后弯曲角α4进行精确回弹控制。

    一种试件单向拉伸失稳段真实应力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32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19509.3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件单向拉伸失稳段真实应力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在确定试件单向拉伸失稳段真实应力的过程中,考虑了由于试件单向拉伸过程中塑性变形区变形不均及失稳段较长等原因,而导致计算得到的真实应力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通过采用图像采集和测量手段,能够精确的测量计算出试件的有效承载面积,从而获取试件材料的真实应力。本发明提供的试件单向拉伸失稳段真实应力确定方法,适用的试件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材料,应用范围广,并且能够适用于常温和高温的单向拉伸试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可控加载路径的宏微观混合断裂数据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351820.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加载路径的宏微观混合断裂数据生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目标材料的材料特性,建立晶体塑性几何模型;步骤二:对晶体塑性几何模型施加边界条件;步骤三:测定晶体塑性几何模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步骤四:确保静力学模型应力三轴度和洛德角参数不变;步骤五:获得动力学条件下晶体塑性几何模型的断裂数据。本发明通过创建代表性体积元,生成晶体塑性模型,建立晶体模型力学等价关系,保证应力三轴度和洛德角参数可控,获取可视化断裂数据;本发明克服了实验条件下断裂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为下一步模拟和实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支持,通过断裂数据用于研究微观形貌对材料断裂的影响,进而优化材料加工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