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350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35338.X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黑米稻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黑米稻品种和优良常规稻品种,将黑米品种与优良常规品种杂交收获F1代种子再种植,杂交F2代开始出现分离,选择长粒型、垩白少、种皮、果皮和胚乳都是黑色的种子,单株收获种子后,通过香味分子标记进行筛选,选择到带有香味分子标记单株,经过6‑8代循环单株选育,每代通过香味的分子标记筛选,可以培育出稳定的产量比较高、生育期比较短、抗性好、长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垩白度低、具有香味的黑米品种,加工后的糙米可以全面提高营养水平,临床研究表明食用后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含量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420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72012.6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系糯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的糯稻常规品种与优良两系不育系杂交,收获F1代种子在长沙种植,杂交F2代开始分离,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不育系结实产生种子,选择糯稻种子并将其在长沙进行种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分离后代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经过6‑8代循环选育,培育出稳定糯稻两系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育性鉴定,在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进行23℃低温处理,选择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通过与另外遗传背景不同的其它优良糯稻品种进行配组和测交,通过F1代杂种优势表现评价,可筛选产量高、品质高和抗性好的糯稻杂交稻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706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044682.5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在混播、混收式水稻制种过程中的应用,应用的具体方法为:以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作为父本,以杂交稻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对父、母本种子进行混播,再对该父、母本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混收,完成制种过程;或者以具有可筛选遗传特异性状的杂交稻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经混播、混收后再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对混收后的种子作进一步除杂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雌不育恢复系FSV1与常规水稻恢复系R杂交,从F1后代中选择得到遗传性状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加工的全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2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23094.6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C12Q1/6858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水稻HIS1基因是否存在T1510G突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特异性的dCAPS标记引物对包含HIS1基因上起始密码子ATG下游第1510位核苷酸的位点在内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取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Dde1进行酶切,判断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是否被切割,若被切割,则表示存在T1510G突变;反之,则不存在T1510G突变。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水稻HIS1基因是否存在T1510G突变。本发明还公开了检测水稻HIS1基因是否存在β-三酮类除草剂抗性的方法和杂交水稻制种的方法,并提供相应的dCAPS标记引物,从而达到利用β-三酮类除草剂实现两系法杂交稻种子提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66291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38093.7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A01H1/02 , A01H1/04 , A01H6/46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低积累水稻的选育方法,采用现有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珞红3A或珞红4A作为供体,非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为受体,进行杂交选育镉低积累水稻材料。本发明的选育方法,以现有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作为供体,非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为受体,经过常规杂交、自交或回交等方法,在后代群体经过特异InDel分子标记筛选出存在纯合型OsNRAMP5基因缺失的镉低积累水稻,最快可以在两代内选育得到镉低积累水稻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性高,周期短,成本较低,未采用人工转基因手段,有效缓解了当前水稻受镉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5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16430.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稻瘟病功能基因Pid3的InDel分子标记物,包括InDel分子标记物Pdg-C,InDel分子标记物Pdg-C用于从水稻材料中鉴定并筛选出在编码区后1252位碱基处存在一段26bp缺失的功能基因Pid3的水稻材料;26bp缺失序列为:GGATGCGGATGCGGATAGTATGAGGC。通过该功能性分子标记可以准确检测不同水稻品种的基因组中是否含有Pid3功能基因以及其纯合状态,可应用于筛选水稻杂交转育后代植株,提高水稻抗稻瘟病材料的选育效率,获得含Pid3功能基因的抗稻瘟病水稻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89348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35244.2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双季稻区药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早稻和晚稻育秧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人工移栽或者抛秧,移栽田施用30‑50公斤/亩菜饼或有机肥进行翻耕后,施用市面上复合肥30‑40公斤/亩进行耙地和平地,移栽后分蘖期10‑15天施用总有效成分含量0.64%,苄嘧磺隆含量:0.032%,丁草胺含量:0.608%的小神龙苄丁除草剂药肥10公斤/亩,在幼穗分化期和抽穗前均施用呋虫胺有效成分含量0.1%的虫害药肥撒安康3公斤/亩,通过药肥栽培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85723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2018.3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系黑米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的黑米稻品种与优良两系不育系杂交,收获F1代种子在长沙种植,杂交F2代开始出现分离,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不育系结实产生黑色种子并将其在长沙进行种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分离后代选择完全不育株,将不育株禾蔸带到海南冬季繁殖,经过6‑8代循环选育,培育出稳定的黑米稻两系不育系;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育性鉴定,在幼穗分化第Ⅳ期开始进行23℃低温处理,选择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通过与另外的遗传背景不同的其它优良黑米品种进行配组和测交,通过F1代杂种优势表现评价,可筛选产量高、品质优良和抗性好的杂交稻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706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44682.5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在混播、混收式水稻制种过程中的应用,应用的具体方法为:以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作为父本,以杂交稻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对父、母本种子进行混播,再对该父、母本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混收,完成制种过程;或者以具有可筛选遗传特异性状的杂交稻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经混播、混收后再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对混收后的种子作进一步除杂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雌不育恢复系FSV1与常规水稻恢复系R杂交,从F1后代中选择得到遗传性状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频隐性雌不育水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加工的全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56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1116430.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稻瘟病功能基因Pid3的InDel分子标记物,包括InDel分子标记物Pdg‑C,InDel分子标记物Pdg‑C用于从水稻材料中鉴定并筛选出在编码区后1252位碱基处存在一段26bp缺失的功能基因Pid3的水稻材料;26bp缺失序列为:GGATGCGGATGCGGATAGTATGAGGC。通过该功能性分子标记可以准确检测不同水稻品种的基因组中是否含有Pid3功能基因以及其纯合状态,可应用于筛选水稻杂交转育后代植株,提高水稻抗稻瘟病材料的选育效率,获得含Pid3功能基因的抗稻瘟病水稻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