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805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94647.2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02 , A23L2/42 , A23L2/52 , A23L2/68 , A23V2002/00 , A23V2200/02
Abstract: 本文涉及一种复合马铃薯汁及其制作,所制得的复合马铃薯汁不含任何添加剂,利用天然果蔬特性解决马铃薯汁因变色导致其风味和口感不理想的弊端,长期饮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91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69449.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熟制的旱地秋马铃薯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在南方旱地春(夏)玉米收获后,就地使用玉米秸秆覆盖栽培一季秋马铃薯,马铃薯出苗前及生长前期,玉米秸秆覆盖可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温和减少蒸发、保墒的作用,使马铃薯出苗提前,减少烂薯,提高出苗率,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可缓解土壤板结,马铃薯薯型漂亮,绿薯率低,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同时马铃薯收获后玉米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中的养分还田,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后作化肥减施,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18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015532.3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体马铃薯的育种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将纯合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种子进行消毒、春化处理;(2)将步骤(1)中的消毒、春化处理后纯合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种子转至含有质量浓度为0.1‑0.2%的秋水仙素诱导萌发培养基中培育2‑7天,至实生苗萌发后继续培养2‑10天,(3)将步骤(2)中继续培养后的纯合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种子转移至生长培养基中继续培养3‑5周,进行倍性加倍检测,得到所述的四倍体马铃薯。本发明方法采用马铃薯的种子进行直接加倍,操作简单、便于重复、加倍率高,避免了用组培苗进行加倍造成的操作复杂、出芽点加倍不均匀、嵌合体多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2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33190.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4 , A01G13/00 , A01B79/00 , C09K17/14 , C12R1/07 , C12R1/39 , C12R1/80 , C12R1/885 , C12R1/01 , C12R1/125 , C12R1/12 , C12R1/11 , C12R1/1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菌株: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灰黄青霉,木霉菌,放线菌;所述菌剂中的群落总数为:芽孢杆菌2.0×108-9.0×109cfu/g、荧光假单胞菌5.0×107-1.0×109cfu/g、灰黄青霉1.0×103-5.0×104cfu/g、木霉菌1.0×103-5.0×104cfu/g、放线菌5.0×108-8.0×1010cfu/g。本发明采用的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连作土壤中添加有益微生物菌种,能够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缓解马铃薯的连作障碍,增强马铃薯抗土传病害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42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213681.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栽培马铃薯(蔬菜)防冻方法及其应用,其步骤包括:①组织水份调配:冻害或倒春寒频发前10~15天逐步控制土壤与植株水份。具体做法:控水排湿,寒冻来临时基质/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为30~40%;②组织冰点调配:冻前7~8天,每3天喷施一次调节型防冻剂A:0.1~0.6%Sucrose+0.2%CaCl2+0.1%KH2PO4,用于程序化增加细胞渗透调节物质浓度,降低作物组织冰点;③细胞抗寒信号激活:冻前1~2天施用诱导型防冻剂B:1~5 mmol/L H2O2),启动细胞内抗寒相关信号途径的级联反应,动员作物自身抗寒应急反应。该方法操作简单,防冻效果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59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9761.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701 , C12Q1/686 , C12Q2537/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三种引起马铃薯块茎坏死的病毒的三重RT-PCR方法及其引物组合。具体采用3对引物,一次RT-PCR同时检测危害马铃薯块茎的马铃薯Y病毒块茎坏死株系(PVYNTN)、番茄斑萎病毒(TSWV)、马铃薯帚顶病毒(PMTV)三种病毒。由于TSWV、PVYNTN、PMTV三种病毒都能引起马铃薯块茎发生坏死,症状难以区分,运用传统的单重RT-PCR需要通过3次反应才能完成检测,比较费时费力。因此,本发明通过一个多重RT-PCR反应即可完成这3种病毒的检测,检测效率极大提高,检测的成本极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21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321390.3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α-茄碱提取及检测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α-茄碱提取:取新鲜马铃薯肉,用组织匀浆机粉碎成匀浆,称取样品置于瓶中,加入提取液,密封后,超声提取,将提取液过膜备用;所述的提取液为体积比=1:1的质量浓度1%甲酸-水/甲醇、体积比=1:1的质量浓度1%盐酸-水/甲醇、质量浓度0.5%甲酸-水或质量浓度0.5%盐酸-水;所述的超声提取在超声频率35kHz下提取时间为5~15min。(2)液质联用检测α-茄碱:以α-茄碱m/z[M+H]+=868.78为目标离子,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将标准对照液进样检测,以浓度(X,ppb)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α-茄碱的含量。该方法能简单、快捷、准确地检测出马铃薯中α-茄碱。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03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2991.8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
Abstract: 一种使烟草获得马铃薯Y病毒抗性的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制备含VIGS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该VIGS载体的靶标序列为马铃薯Y病毒CP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再于烟苗剪叶后,喷施上述根癌农杆菌和PBNTRA6根癌农杆菌的混合菌液,使根癌农杆菌侵染剪叶烟苗,通过侵染将CP基因片段导入烟草。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以马铃薯Y病毒基因为靶标的上述VIGS载体。本发明以种植普通烟草为试材,以烟田危害广泛的马铃薯Y病毒为靶标病毒进行具体实验验证,实验数据显示,导入CP基因的烟草获得良好的PVY病毒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69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115842.8
申请日:2011-05-0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背三七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诱导培养:接种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启动培养基,诱导腋芽产生;增殖培养:接种在培养基MS+6-BA 0.2mg/L+蔗糖20g/L+琼脂6g/L增殖;生根培养:在MS+IBA 0.1mg/L+蔗糖20g/L+琼脂6g/L,或者为MS+IBA0.3mg/L+IAA 0.3mg/L+蔗糖20g/L+琼脂6g/L生根,培养条件均为25℃±1℃,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16h/d。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大规模地生产种性纯正、健康、整齐一致的高质量白背三七种苗。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97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94874.8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方法,具体以马铃薯植株氮素吸收相关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NR)作为衡量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状况的分子标记。诊断时以大田马铃薯植株的RNA为模板,反转录获得cDNA,进行Real time PCR检测NR基因的表达量,根据NR基因的表达量,判断大田马铃薯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进而可以确定是否追施氮肥及其施用量。本诊断方法具有判断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