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的肥料配方及施肥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508770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210199760.0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的配方施肥技术。施肥配方以Kg/亩计MgCl25.52+0.83、MnCl28.53+1.28、CuCl21.49+0.22、ZnCl2 2.16+0.32、钼酸0.24+0.04、柠檬酸3.91+0.58、酒石酸3.91+0.58、苹果酸3.91+0.58、甘蔗渣460+69。施法:稻田耕翻时施入甘蔗渣按460Kg/亩与土壤耕层混匀;秧苗移栽时,施入以Kg/亩计KCl 15、尿素15、钙镁磷100;3),分蘖中期,施入以Kg/亩计均匀用水和匀的MgCl2 5.5、MnCl28.53、CuCl;1.49、ZnCl2 2.16、钼酸0.24、柠檬酸3.91、酒石酸3.91、苹果酸3.91。其具有控制植株的C/N和N/S 及其营养成分的比例的功效,能实现普通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克服了香米生产、种植地域性限制。

    水稻植株香气物质提取及其成分相对含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29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10202903.9

    申请日:2012-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植株香气物质提取及其成分相对含量分析方法。为:取样品规定量加蒸馏水,用R型玻璃管加冷蒸馏水和正己烷溶剂,再在R型玻璃管上套装冷水回流装置冷凝来萃取香气物质,再氮气浓缩后定容待用,然后定性分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重叠峰进行解析,确保该保留时间段内的组分数、各组分的选择性区域和零组分区域,采用局部因子分析求出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再定量分析,对解析后的所有色谱采用总体积积分法积分,可得到各个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采用交互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对两种体系进行直接比较,可直接鉴别两体系的共有组分,并提取出共有组分的纯质谱,能取得与测法一致的解析结果,操作上比直观也更快速和简便。

    提取和分析香稻香气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2964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202951.8

    申请日:2012-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和分析香稻香气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为:把风干的香稻谷粒粉碎、过筛、取样萃取,萃取釜温度为30-54℃、压力为12-32MPa,CO2流速为16L/h,时间为120分钟;取各萃取温度、压力下的香气物质,测得香稻谷粒不同萃取温度、压力下的总香气物质绝对含量;再用GC-MS对香气物质做定性分析,用交替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和相对含量的分析确认香气物质成分具体名称和分子式,及每种香气物质各自的相对含量,其以超临界CO2法提取香稻香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再用交替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和相对含量的分析,确认香气物质成分的具体名称、分子式及每种香气物质各自的相对含量具有快速、简便、无有机溶剂污染,无化学残留,萃取效率高的特点。

    油菜茬土壤零翻耕直插水稻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85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55029.9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菜茬稻田土壤零翻耕、水稻泥浆育秧机插栽培方法,在油菜收获后,对油菜土壤进行灌水浸泡,用水稻泥浆育秧的方法进行育秧,然后用插秧机进行机插,在水稻返青后进行化学除草等技术的集成。其步聚为包括土壤浸泡与施用基肥。土壤不经翻耕,在干旱或湿润状态时均匀撒施颗粒复合肥;秧床准备与泥浆育秧;合理密植与机插秧苗;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收割机收割等。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高效的特点。

    使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的施肥配方及施肥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508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199760.0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的配方施肥技术。施肥配方以Kg/亩计MgCl25.52+0.83、MnCl28.53+1.28、CuCl21.49+0.22、ZnCl22.16+0.32、钼酸0.24+0.04、柠檬酸3.91+0.58、酒石酸3.91+0.58、苹果酸3.91+0.58、甘蔗渣460+69。施法:稻田耕翻时施入甘蔗渣按460Kg/亩与土壤耕层混匀;秧苗移栽时,施入以Kg/亩计KCl15、尿素15、钙镁磷100;3),分蘖中期,施入以Kg/亩计均匀用水和匀的MgCl25.5、MnCl28.53、CuCl;1.49、ZnCl22.16、钼酸0.24、柠檬酸3.91、酒石酸3.91、苹果酸3.91。其具有控制植株的C/N和N/S及其营养成分的比例的功效,能实现普通稻种黄华占谷粒天然增香,克服了香米生产、种植地域性限制。

    一种粉碎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86011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058990.9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一种粉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机箱顶部设置进料斗,机箱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机箱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和下部粉碎室,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第二破碎辊组位于第一破碎辊组底部,所述粉碎室与预处理室连通,粉碎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其中第一粉碎机构包括U形粉碎轴,U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条形粉碎轴,条形粉碎轴设置于所述U形粉碎轴的开口内,条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粉碎效果好,刀片使用寿命长,易于清洁,尤其适合实验室使用。

    一种烘干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9988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0886663.6

    申请日:2019-06-13

    Abstract: 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箱体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多层平行设置且首尾衔接的输送线,其中顶层输送线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口衔接,所述最底层输送线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口衔接;所述烘干室底部设置有热风室,热风室包括热风发生装置以及热风扩散筒,热风扩散筒的出风口与所述烘干室的底部连通,用于将产生的热风扩散入烘干室内;所述烘干室顶部设置抽湿装置和吸热装置,所述抽湿装置包括延伸于烘干室内部的引风管,所述吸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烘干室顶部内侧的吸热板。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多样化的烘干需要,具有很好的烘干质量和烘干效率,操作便利度高,实用性强。

    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的废液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85847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20584318.7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的废液收集装置,该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废液桶;废液桶盖,安装在废液桶的进液口处;四通接头,安装在废液桶盖上,四通接头的第一接口与废液桶的内腔连通,四通接头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一废液导流管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的进样针清洗排废液端口连接,四通接头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二废液导流管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的雾化室排废液端口连接,四通接头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三废液导流管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的置物台排废液端口连接。该废液收集装置能够大大减少废液挥发到实验室空气中,改善实验室环境,减少仪器腐蚀。

    一种样品粉碎机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59907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663009.4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品粉碎机。所述样品粉碎机包括粉碎机本体,所述粉碎机本体具有电机和粉碎室,所述粉碎机本体的电机位置套装有环状散热器;所述环状散热器具有容置吸热材料的中空腔;所述粉碎室从下至上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拆卸固定相连形成,其中第一部分内设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刀片,第二部分内可拆卸地固定有调整粉碎室粉碎空间的占位部件。本实用新型的粉碎机实现了可粉碎任意样品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一种实验室容量瓶沥水架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8729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548576.7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容量瓶沥水架,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实验室容量瓶沥水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四根侧柱,四根侧柱之间设有多块置放板,所有置放板平行设置在侧柱的竖直方向上,置放板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置放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置放孔,置放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置放板上,固定块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侧柱滑动连接在矩形通孔内,固定块内开设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矩形通孔连通,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抵块,抵块上背离矩形通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该沥水架便于晾干大量的容量瓶,并且每块置放板的高度可调,便于放置不同高度、不同规格的容量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