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74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34791.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武汉市黄陂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IPC: A01G23/00 , A01H1/02 , B64C39/02 , B64U101/4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的适宜无人机授粉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先规划无人机授粉的航线,以两条航线间的距离为规划油茶林的行距和株距,并标记出单株点位;然后观察油茶低产林的果实是否能正常转化油脂,不能正常转化的单株计为P,根据P占总株数的关系进行授粉,然后基于单株座果率分为三类,将不在单株点位的A类和C类单株,直接淘汰出油茶低产林;不在单株点位的B类单株,选择1‑4株为采穗母株D;将在单株点位的A类和C类单株进行短截,用采穗母株D的穗条进行嫁接;再在缺少单株的单株点位上移栽,或补植,嫁接;最后清理,复查,得到规划的油茶林。该改造方法,将油茶林的单株花期调整为一致,提高油茶产量,解决油茶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38901.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 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
Abstract: 一种油茶授粉用蜂花粉的收集和使用方法,属于油茶授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收集方法,在油茶花期前,在油茶林中设置蜂箱,油茶林中配有油茶前花期蜜粉源植物和油茶同花期蜜粉源植物,并在蜂箱上加继箱,分离繁殖区和生产区,在油茶初花期,当≥20%以上蜂箱成蜂携粉足上的花粉为油茶花粉时,在巢门之上设置脱粉器,在脱粉器下方设置接粉斗,且晚上人工饲喂;每天收集接粉斗中的蜂花粉,将同一时间收集的蜂花粉混匀,过筛后,将纯度≥70%的蜂花粉直接使用,或干燥至含水率≤5%,过筛,消毒,直接使用或分装保存;在油茶末花期或立冬前撤除蜂箱。进而利用收集的蜂花粉配制蜂花粉营养液,实现油茶林大面积高效的授粉,增加油茶林亩平均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192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04966.2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1/04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收集肚倍夏迁蚜的方法,收集装置主要由带滑轮的不锈钢方管收虫架、装有双向拉链的遮光黑布罩、透明塑料薄膜、高效诱集灯、托盘以及集虫器组成。本发明根据肚倍夏迁蚜的生物学习性及迁飞影响因素而设计,为肚倍迁飞蚜提供优良的迁飞条件,促进夏迁蚜的快速、安全、统一迁飞,便于集中和无损收集,具有高效率、设计科学、扎实耐用、通气挡风和移动方便等特点,可以实现夏迁蚜的规模化、集约化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08402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0073074.1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高孢粉用于飞机喷洒的新方法,属于生物农药应用领域。该方法包括配制稀释剂、稀释白僵菌高孢粉两步骤,其中稀释剂由乳化剂21#、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植物油组成。使用本发明的新方法,白僵菌高孢粉可以迅速溶解到水中,孢子粉不存在结块等现象,不会造成白僵菌孢子粉的浪费,且白僵菌孢子的萌发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该方法有利于白僵菌孢子粉飞机喷洒的推广应用,且可以显著提高白僵菌孢子粉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700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8592.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机械封装及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分装装置分装五倍子春迁蚜:将虫袋开口放在置袋器中,同时放适量春迁蚜于分虫器中,转动转盘,将虫袋转到分虫器正下方,用羽毛将200头春迁蚜分装到虫袋中,再转动转盘,分装下一袋;2)采用封口机封口虫袋: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取出置袋器,用封口机封口;3)采用保存装置保存春迁蚜: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放在储存盘中,将装满虫袋的储存盘放置在保温架上,由下到上逐层放置,最多不超过5层;4)挂袋:当虫袋中出现干母时,将虫袋挂到五倍子蚜虫的夏寄主树上。本发明还提供该方法所采用的分装装置和保存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1629266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0250464.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神农架林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提高天敌昆虫运输过程中存活率装置,包括指形管、减振板和减震定位装置;减振板为交错分布的纸条,各指条将指形管等分为至少四个相对独立的间隔;各间隔内放置天敌昆虫。减震定位装置包括减震垫和胶垫,减震垫为海绵块,海绵块的一侧和/或两侧开有等间隔分布的半圆凹槽,半圆凹槽内贴有胶垫,当减震垫两两扣合时,各减震垫之间的半圆凹槽即可容置并定位所述指形管,运输前每个间隔内放置若干天敌昆虫,需要时倒出某一间隔内的天敌昆虫或按需要依次倒出各间隔内的天敌昆虫。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天敌昆虫在狭小拥挤的环境中震动和碰撞,可防止指形管碰撞破裂,提高了天敌昆虫长途运输中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150307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0600372.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N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保温保湿储存装置,主要由保湿盘、保温架及多个储存盘组成,保湿盘位于最底层,保温架置于保湿盘之上,多个储存盘置于保温架上。保湿盘由木质支架及铺设在木质支架上的塑料薄膜构成;保温架由木质支架、空气加热线、温控仪及感温探头组成;储存盘用于放置装有春迁蚜的虫袋,由木质支架和塑料纱网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保温保湿储存装置根据五倍子春迁蚜的生物学习性及影响因素而设计,具有设计科学、简单实用、移动方便和高效率等特点,可以实现春迁蚜的规模化、集约化保存,适合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79114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164621.X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倍子蚜虫捕集器,蚜虫捕捉件包括延长件和设置在延长件端部的蚜虫捕捉口,延长件的内部设置有与蚜虫捕捉口相连通的捕捉通道,蚜虫分离件内设置有与捕捉通道相连接的分离腔,分离腔的径向尺寸大于捕捉通道的径向尺寸,分离腔内横贯设置有阻挡结构,蚜虫分离件上设置有蚜虫收集口,蚜虫收集件连接在蚜虫收集口上,吸气机构与分离腔相连通,在吸气机构的工作状态下,气流沿蚜虫捕捉口、捕捉通道和分离腔的方向流动至吸气机构内,阻挡结构阻挡在气流流动方向上以使得蚜虫向蚜虫收集口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倍子蚜虫捕集器,在蚜虫的捕捉收集过程中,无需接触蚜虫,既提高了捕捉效率,又可避免对蚜虫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06576102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20600373.7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分装装置,主要由底座、支撑杆、转盘、支杆、直臂、横臂、分虫器及置袋器组成,底座为圆柱状,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转盘通过支杆套在支撑杆上且转盘可以绕支撑杆转动;转盘圆周上平均设置有多个置袋器,用于将虫袋搁在置袋器中,并分装春迁蚜;分装主要通过分虫器来实现,分虫器可活动地固定于支撑杆上,形状类似于一个水瓢的形状,使用时,将适量春迁蚜放置于分虫器中,转动转盘,将搁在置袋器中的虫袋转到分虫器正下方,将若干头春迁蚜分装到虫袋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的五倍子春迁蚜的分装装置,使春迁蚜能够及时无损地分装到虫袋中,为提高五倍子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