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140510.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二次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过渡金属锰调控硬碳结构的方法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廉价易得的生物质作为碳源,通过锰离子(Mn2+)与一维纤维素纳米纤维的配位,配位效应确保锰在前驱体聚合物中均匀分散,因此有效的催化SP3碳与SP2碳之间的转化,使石墨烯片自由重排,形成膨胀纳米石墨和碳的微孔,通过对浓度的调节实现对碳的层间距和微孔的可控调节。最终获得92.05%的超高首效和优异的循化性能(200圈容量保持率为95.80%在20mA g‑1的电流密度下)。本发明通过离子催化调控解决了钠离子首效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可将首效提高到90%以上,性能提升30%以上,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以磷酸钒钠为正极匹配的全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拥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非常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21122.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匹配钴基磷酸盐正极材料的钠金属电池高压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钠金属电池中的应用。该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和钠盐。其中,非水有机溶剂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60%‑90%,钠盐在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本发明的电解液可以在正极表面以及钠金属表面形成薄且致密的CEI氧化膜和SEI层,防止电解液在正极表面持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抑制了钠枝晶在钠金属表面的形成;同时,该CEI氧化膜可以有效避免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持续接触,从而保护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有效减少循环过程中可逆容量的损失,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