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析锂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710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70650.1

    申请日:2020-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析锂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对目标电池进行间歇式充电测试,根据间断期间目标电池的电压变化量ΔV和电流变化量ΔI,计算目标电池的内阻值R=ΔV/ΔI,绘制第一变化曲线,并与第二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判断电池是否发生析锂。此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锂离子电池内部是否析锂,且不受电池类型和内阻变化曲线形状的限制,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势。

    数据库驱动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正向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902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260025.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库驱动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正向评价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多种电池材料分别进行热特性测试,获得热特性参数。基于所述热特性参数对多种电池材料分别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从所述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中选取不同的电池材料,组成电池单体模型。最终实现对所述电池单体模型的热失控特性进行评价。本申请可以基于所述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获得不同电池材料的热特性参数,在不组装出全电池的情况下对动力电池的热失控特性进行评价和预测。本申请的评价方法提高了动力电池安全性设计的效率,节约电池研发成本,对于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设计与防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数据库驱动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正向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9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60025.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库驱动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正向评价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多种电池材料分别进行热特性测试,获得热特性参数。基于所述热特性参数对多种电池材料分别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建立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从所述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中选取不同的电池材料,组成电池单体模型。最终实现对所述电池单体模型的热失控特性进行评价。本申请可以基于所述电池材料热失控特性数据库,获得不同电池材料的热特性参数,在不组装出全电池的情况下对动力电池的热失控特性进行评价和预测。本申请的评价方法提高了动力电池安全性设计的效率,节约电池研发成本,对于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设计与防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95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60107.2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综合评价方法对电池热失控进行了多尺度机理分析与综合评价。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在电池材料、电池极片以及电池单体三个尺度进行热稳定性相关测试。并通过测试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并结合原位和非原位的观测及材料表征方法,确认不同组分热特性及组分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对于电池单体热失控的影响。所述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电池单体绝热热失控的测试结果,给出电池热失控的机理分析与热安全定量评价。对于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设计与热失控防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测量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量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70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19823.9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量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首先通过建立锂离子电池比热容与所加入电解液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最后,通过测量待测电池的比热容,将所述待测电池的比热容代入所述函数关系式中,计算得到所述待测电池的电解液含量。所述方法适用于对衰减后的电池进行无损的状态参数获取,突破了当前获取电解液量必须对电池进行拆解的技术难点。所述方法对于梯次利用场景下的电池评估,研究电池衰减机理以及衰减后安全性的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热稳定性判断方法、判断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8446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3757.8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热稳定性判断方法、判断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S10,选择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温度数据;S20,依据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温度数据,根据电极材料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获得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产热功率数据;S30,将所述产热功率数据与标准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热稳定性。所述方法可以用来评价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可以对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能够提高电极材料的热稳定性的评估效率。

    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能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84450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2868.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安全性能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第一动力电池的电池初始温度;S20,选取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受热冲击的时间长度,基于动力电池热失控模型,依据所述电池初始温度,计算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在受到所述时间长度的热冲击后的温度;S30,将所述第一动力电池在受到所述时间长度的热冲击后的温度与热失控标准值比较,判断所述第一动力电池是否热失控。通过所述动力电池热失控模型对所述第一动电池进行热失控判断,可以减少电池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电池设计的开发效率。

    一种可变冲程的发动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255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13246.5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冲程的发动机,其包括气缸头、气缸体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气缸体的上部连接气缸头,所述气缸头内壁的后侧固定有凸轮轴,凸轮轴上套装有凸轮,所述气缸头的下部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两侧分别连通有顶置进气道和顶置排气道,所述顶置进排气门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上端连接动力切换装置;所述活塞的左侧和右侧设有侧置进气道和侧置排气道,所述活塞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连通有扫气道。本发明对现有发动机的改动不大,无需改变凸轮的轮廓线,改造成本低,兼有四冲程和二冲程的优点,有效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整冲程运行模式、应用范围广。

    硅基负极的预锂量预测方法、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644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4182.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硅基负极的预锂量预测方法、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预锂量预测方法包括:提供硅基负极材料,并测试得到硅基负极材料的嵌锂量与锂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嵌锂对应关系;确定硅基负极在工作状态下的放电倍率λ,计算在工作状态下硅基负极材料在扩散方向上的锂离子浓度分布状态,并结合嵌锂对应关系,计算得到硅基负极的最小预锂量。本申请通过计算得到硅基负极的预锂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且普适性好。

    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983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685952.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隔膜包括基膜和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设于所述基膜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电解质层的透气值不小于100s/mL。本申请提供的复合隔膜对锂离子电池中的过渡金属离子(如锰离子、镍离子等)的溶出具有阻挡锚定的作用,能够有效阻挡锂离子电池中的过渡金属的溶出和气体串扰,有利于改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