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10105.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离子体密度测量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等离子体密度测量装置,包括外壳体;绝缘套,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电极,设置两个,两个电极插设于绝缘套内;电极、绝缘套、外壳体的端部齐平;电极与绝缘套、外壳体与绝缘套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不大于2×10‑6。克服现有电子密度数测量装置只适用于地面静场环境的局限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使用上千秒。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1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0102.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聂春生 , 檀妹静 , 杨光 , 高扬 , 周禹 , 李瑾 , 袁延荣 , 陈敏 , 尘军 , 于明星 , 陈燕扬 , 张烨琛 , 苏二龙 , 陈轩 , 孟举 , 李潞宁 , 杨凌霄
IPC: G06F30/28 , G01T7/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平装探针评估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平装探针高温动态等离子体诊断精度的评估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高焓风洞试验测试结果对平装探针直接用于高温动态流场等离子体浓度测试的精度进行定量评估,实现了静电探针与平装探针之间的检测数据的对比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719383.3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1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包括滤波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射频收发模块B、数据处理模块及接口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和射频收发模块B互为备份,均包含两个通信频段,每个通信频段有八个通信点频,任一工作时刻,射频收发模块A有两个工作点频,且两个工作点频分别位于两个通信频段,射频收发模块B与射频收发模块A工作点频相同。每台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D字,装订在数据处理模块中。本发明解决了导弹/火箭载控制设备有线连接方式系统复杂的问题,为导弹快速进行发射流程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频率感知、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方式保证了弹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5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760665.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速率自适应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和系统,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包含无线数据通信速率自适应方法、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与无线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数据通信速率自适应方法能够根据当前信道的实时状态,在充分考虑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收发双方的通信数率,保证系统吞吐量,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在不改变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满足突发的大数据传输需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为飞行器无线测试与发射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提高飞行器测试与发射的灵活性、适应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60743.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可调制超材料天线罩和天线组件,包括高增益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罩,超材料天线罩由三层阵列超材料板叠加固定形成,阵列超材料板由介质板和超材料单元组成,且超材料单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均匀排布在介质板上形成N×N阵列,N≥7;阵列超材料板采用零折射率超材料板,高增益天线为工作频段为10GHz的微带贴片天线,超材料单元是两端向内折弯的工字型金属结构,其长度和宽度均为5mm,其折弯长度为1.85mm。阵列超材料板中上下、左右相邻的两个超材料单元的间隙为0.4~0.6mm,高增益天线与超材料天线罩的间距为21~25mm,微带贴片天线的增益达到9.572dBi,获得高效率透射。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0652.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解向前 , 张亮 , 高扬 , 杨光 , 周禹 , 陈燕扬 , 迟蓬涛 , 李哲文 , 林朝光 , 袁延荣 , 李瑾 , 谢佳 , 刘逸章 , 姚军 , 王培枭 , 景丽 , 聂亮 , 李萌萌 , 陈敏 , 尘军
IPC: H01R13/635 , H01R13/533 , H01R13/46 , H01R13/40 , H01R13/04
Abstract: 一种抗短时高焓高热冲击的分离插头,相对于传统插头结构提出了限位设计及外防热陶瓷结构,通过推压式弹簧机构在脱插分离瞬间能够将防热绝缘面板推至插头前端面抵抗短时高焓高热流冲击,从而避免插头针部作为驻点而出现熔融,解决了插针熔融后而引起的电路短路问题,同时使外防热陶瓷结构与内部的绝缘层导热系数相当,设置外防热陶瓷结构与内部的绝缘层结构间的空气间隙可以进一步发挥隔热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5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16664.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高速飞行器黑障通信的方法,释放二氧化碳干预高速飞行器表面鞘套区域电子密度,降低等离子体截止频率,从而来缓解航天器黑障通信。本发明包括:飞行器内设置存储装置及喷射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储存二氧化碳,喷射装置用于喷射二氧化碳;飞行器与地面通信中断时启动喷射装置,存储装置内储存的二氧化碳喷射到飞行器外,喷射装置喷射二氧化碳的方向与等离子体流场方向成锐角。本发明通过喷射二氧化碳降低高速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从而缓解黑障通信,具有独特原理:O+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中性分子气体和然后与电子结合,反应生成中性氧原子,降低飞行器周围电子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5764.5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等离子体密度诊断的天线,双层Vivaldi天线设于双层基板表面,馈电条夹在双层基板之间,Vivaldi天线基板和馈电条垂直于反射器接地板设置。本发明天线可满足小型化要求,适用于微波反射法的在线等离子体诊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反射数据标定方法,利用无等离子体时的反射数据对等离子体反射数据进行标定,有效排除天线盖板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得到能够准确诊断等离子体密度的真实反射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2725.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飞行器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射线圈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输出端通过地面馈线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电源输入,并将电能输送至弹上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弹上装备的反馈信息,并执行对应操作;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入端与接收线圈通过弹上馈线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出端与弹上电池连接;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电池需要的直流电压,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本发明取消了弹/箭地充电电缆连接,通过磁场耦合方式完成弹上锂电池的非接触充电和通信,消除了由于口盖开合造成的多重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0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74457.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8C17/02
Abstract: 一种无线发控遥测数据传输一体化系统,包括弹上设备分系统、地面设备分系统,在取缔弹地或箭地脱插有线连接的基础上,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完成导弹或火箭的发射前供配电控制、测试数据传输、状态监测以及发射控制等功能,解决了传统无线发射控制系统功能、性能不能满足综合测试及发射点火任务的问题,能够继承遥测数据传输功能,改进了地面电气系统设计,优化了弹上或箭上传统电缆网规模,实现对地面测试系统架构的优化,实现了无线测发控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快速、可靠的测试或发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