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6063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53940.3
申请日:2010-08-13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交互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体,在框体上设置有一液晶显示触摸屏,与框体相连设置有一电源及通信接口,在液晶显示触摸屏上设置有输入用户各种舒适感受按钮的用户主观感受输入区、输入各种室内环境控制设备指令滑条的用户指令输入区、显示各种环境参数的环境状态显示区和显示各种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设备运行状态显示区。通过本发明,后台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主观感受,快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而用户又可以从控制系统得到能耗状态和能耗费等反馈信息,能够唤起用户的节能意识,杜绝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2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119909.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4F11/56 , F24F11/58 , F24F11/63 , F24F110/1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热环境调节系统及方法,涉及室内环境控制技术领域,智能手环佩戴于用户腕部,包括红外线感温模块、室温测量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红外线感温模块和室温测量模块均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红外线感温模块检测的用户的体温;室温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智能手环应用于热环境调节系统,能够提高室内温度调节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442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811337859.6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未来科学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1/72 , F24F110/10 , F24F110/7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人数的空调及新风系统预测性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当前室内图像和当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根据当前室内图像和/或当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识别当前室内人数;根据当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和当前室内人数预测第一预设时长后的温度变化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量;根据温度变化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量调节空调和/或新风系统。该方法通过室内图像和/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准确的识别出室内人数,并根据室内人数准确的调节调节空调和/或新风系统,从而有效提高了人数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空调及新风系统预测性控制的准确性,简单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302285.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全直流供电和蓄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市政电网系统、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交流/直流变换装置、第一电压直流母线、第一储能装置、第一充放电转换装置;第一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用于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直流母线电压;交流/直流变换装置用于将市政电网系统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一充放电转换装置用于控制第一储能装置的充电与放电转换;第一电压直流母线与第一用电设备连接,用于对第一用电设备供电。采用本发明的建筑全直流供电和蓄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具有能够提高供配电效率,并且能够充分消纳本地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9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0323473.9
申请日:2017-05-10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分布式能源站的无中心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各分布式能源站通过交换机及光纤通信实现数据的交换,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各分布式能源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机电设备控制器、一个或多个智能传感器和一个或多个智能执行器,机电设备控制器、智能传感器、智能执行器通过无线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形成无中心和扁平化的对等网络;所述方法建立分布于设定区域范围内的多个不同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站的无中心自组织控制网络,以总能耗最小、总能效最高和总费用最小为集成优化目标,实现各分布式能源站之间的互联互济优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站控制系统的自组网、控制设备的即插即用、基于分布式计算的全局优化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14879.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综合能源站协同运行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多个能源站控制器的每个能源站控制器作为分布式计算节点和通信节点;至少一个机电设备控制器作为分布式计算节点和通信节点;至少一个智能传感器作为分布式通信节点;以及至少一个智能执行器作为分布式通信节点。该系统按照既定时间步长,由任意一个能源站控制器定时发起协同优化计算,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分布式计算求解优化问题,确定各个能源站当前时刻的制冷功率、制热功率、发电功率的最优值,实现多能源站协同运行调度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45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94325.0
申请日:2013-07-12
IPC: F2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学习用户行为的多维舒适度室内环境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室内环境参数;人机交互平台,用于接收用户对室内环境感受的舒适度评价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舒适度评价信息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整直至用户对室内环境感受的舒适度评价信息满足预设条件为止;学习模块,用于学习空调设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的运行参数,以便在采集模块再次采集到与环境参数匹配的数据时,控制空调设备以学习到的运行参数运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通过学习空调设备在满足用户需求时的运行参数,在处于相同状态下通过学习到的运行参数运行空调设备,从而提高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9294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92261.X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牧马人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然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和PM2.5;控制器,与环境参数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环境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开窗或关窗,并生成相应的开窗指令或关窗指令;百叶箱,设置在室外,环境参数检测模块和控制器设置在百叶箱内;多个外窗开关执行器,多个外窗开关执行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外窗上,多个外窗开关执行器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在接收到开窗指令或关窗指令时,驱动外窗打开或关闭。本发明的系统既实现了利用室外空气冷量的免费供冷,节约空调能耗,又能在降雨、污染物浓度较高、风速过大时关闭外窗,保障室内安全与空气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3664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92140.4
申请日:2012-06-11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人员冷热抱怨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对预定环境空间的冷、热感知的抱怨信息;根据抱怨时间获取该时刻的预定环境空间内的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和抱怨信息生成每种抱怨数据类型对应的抱怨样本集合;根据抱怨样本集合绘制温度-相对湿度的坐标系;获取抱怨样本集合在坐标系中的帕累托前沿集合,并根据帕累托前沿集合得到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并根据描述结果在坐标系中绘制出抱怨区域;根据抱怨区域的描述结果对预定环境空间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根据个性化人员冷热偏好,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26356.X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内分布式蓄电池控制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蓄电池控制器包括DC/DC双向升降压变流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控制芯片;DC/DC双向升降压变流模块的控制端和通信模块均与控制芯片连接;通信模块用于发送蓄电池本体供电接济信号或接收外来蓄电池供电接济信号;控制芯片用于在预设时间段或者在通信模块接收到外来蓄电池供电接济信号时,控制DC/DC双向升降压变流模块调节蓄电池本体进行放电。采用本发明的建筑内分布式蓄电池控制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采用蓄电池之间相互通信的方式弥补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之间的不平衡性,大程度地实现了建筑用电的移峰填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