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2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0369947.3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中控制含卤副产物产生的方法,所述待处理水体为地表水或地下水;所述待处理水体的TOC为0.5~3.5mg/L,其中疏水性天然有机物的百分比为40‑70%,pH值为6.0~8.5,电导率大于150μS/cm;在处理的过程中,采用底部微孔曝气方式,将O3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O2和O3混合气通入底部设有阴、阳电极的臭氧接触塔,电极两端通直流电;通入混合气的同时,将所述待处理水体注入所述臭氧接触塔。针对于本发明所述的水体,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不仅可有效地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净化完成后有毒副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少,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适于饮用水的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088359.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7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应用。该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级串联连接的折板式反应器,每级折板式反应器均包括折板布水区、完全混合反应区、固液分离缓冲区以及澄清区,其中所述完全混合反应区内含有零价铁颗粒。利用该水处理装置去除水中的卤代烃的方法包括:将含卤代烃的水通入所述水处理装置,使之依次通过折板式反应器的折板布水区、完全混合反应区、固液分离缓冲区以及澄清区,并进入下一级折板式反应器进行处理,其中含卤代烃的水与所述零价铁颗粒在完全混合反应区进行接触反应。该水处理技术相比于其它技术可以更容易、更高效地去除卤代烃。此外,该水处理技术可以方便地与其他技术一起结合使用,进一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卤代烃。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53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73152.9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PPCP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采用底部微孔曝气方式,将O3体积百分比为5~10%的O2和O3混合气通入底部设有阴、阳电极的臭氧接触器,电极两端通有直流电;通入混合气的同时,将含有PPCPs的待处理水体注入所述臭氧接触器,水力停留时间为10s~40min,即时输出水体,即可。本发明进一步保护所述方法在制备饮用水中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加化学药剂,因而不会产生絮状沉淀及二次污染,而且由于外加电场电压、电流密度低,不存在安全隐患,易于实际应用,可以高效去除水体中的PPCPs。
-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5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73293.0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设计方法包括:设定一臭氧接触池模型,该臭氧接触池包括多个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包括一曝气段和一反应段,处理单元的个数记为i个,所述臭氧接触池包括i个曝气段和i个反应段;通过计算方法获得每个曝气段的出水液相臭氧浓度与液面尾气余臭氧的浓度的数值;通过每个曝气段出水液相臭氧浓度与液面尾气余臭氧的浓度计算最终出水液相臭氧浓度及整个臭氧接触池的液面尾气余臭氧平均浓度;利用最终出水液相臭氧浓度及整个臭氧接触池的液面尾气余臭氧平均浓度优化臭氧接触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53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73152.9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 , C02F1/78 , C02F1/727 , C02F1/467 , C02F2201/4617 , C02F2201/4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PPCP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采用底部微孔曝气方式,将O3体积百分比为5~10%的O2和O3混合气通入底部设有阴、阳电极的臭氧接触器,电极两端通有直流电;通入混合气的同时,将含有PPCPs的待处理水体注入所述臭氧接触器,水力停留时间为10s~40min,即时输出水体,即可。本发明进一步保护所述方法在制备饮用水中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外加化学药剂,因而不会产生絮状沉淀及二次污染,而且由于外加电场电压、电流密度低,不存在安全隐患,易于实际应用,可以高效去除水体中的PPCPs。
-
-
公开(公告)号:CN103736409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37193.4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微气泡的产生方法,包括控制输入到气液混合泵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为1:60~1:40,将臭氧气体和待处理的原水分别输入到气液混合泵中充分混合成为溶气水;将该溶气水从该气液混合泵输送至压力溶气罐;保持压力溶气罐中的压力为0.25MPa~0.4MPa,从该压力溶气罐中输出溶气水。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02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280329.X
申请日:2010-09-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78
Abstract: 一种饮用水臭氧处理过程中溴酸盐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氧气罐,氧气罐通过臭氧发生器与冰浴中的三角烧瓶的中间出口相连,第二部分包括恒温循环器,恒温循环器与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连接,锥形瓶放入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的水槽中,锥形瓶的瓶塞上的一根管子连接第一注射器,工作时,用第二注射器从三角烧瓶取饱和臭氧水注射入锥形瓶进行反应;控制方法是先测定出臭氧浓度等参数的变化,再通过计算得出溴酸盐生成的主要路径,最后投加过氧化氢,控制溴酸盐的生成的主要路径,从而大比例的控制溴酸盐的生成,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抑制饮用水臭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并强化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方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3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5757.X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氧化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先将铈盐和助剂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或水热法制备得到浑浊液,浑浊液老化,制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将沉淀干燥,最后将沉淀研磨,在马福炉中焙烧,得到稀土氧化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在臭氧氧化过程中抑制溴酸盐生成和有机物降解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催化剂在臭氧氧化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的生产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