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38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12150.2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F1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量高顺式含量的聚马来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不饱和酸单体与丁二醇单体,在酸催化剂与抗氧化剂的作用下,采用低温酯化和缩聚进行合成反应;所述不饱和单体、丁二醇单体、酸催化剂、抗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05~1.2∶0.1%~2%∶0.1%~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分子量高顺式含量的聚马来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成聚马来酸丁二醇酯分子量低、顺式马来酸构型含量低、合成温度要求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27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1208775.3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G63/685 , C08G63/58 , C08L67/06 , C08K5/3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嵌段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分子主链中含有呋喃环且可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多嵌段共聚酯,属于聚酯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共聚酯为多嵌段共聚物,其分子主链中的呋喃环可发生Diels‑Alder反应及其逆反应。该类聚酯在室温下具有热固性树脂的优异性能和广泛的性能可调节性,在高温下具备热塑性树脂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此外,这类热塑性交联聚酯在很宽的温度区间内具有自我修复微小裂纹的性质,可应用于地膜、包装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18966.8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G63/183 , C08G63/181 , C08G63/42 , C08G63/85 , C08G63/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183 , C08G63/181 , C08G63/42 , C08G63/78 ,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形态的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无定形态的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下,至少两种二元酸和至少两种二元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2)向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稳定剂和所述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经缩聚反应即得到所述无定形态的共聚酯。本发明无定形态共聚酯具有成型温度低的特点,本发明无定形态聚酯,没有熔点,成型温度决定于其软化温度,最高只有100℃左右。本发明无定形态共聚酯具有制品收缩率小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共聚酯,由于是无定形态,因此没有制品收缩的问题存在,因而制品尺寸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4820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28895.2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8G63/20 , C08G63/183 , C08G63/6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20 , C08G63/183 , C08G63/68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共聚酯制备领域,该共聚酯由含紫外吸收基团的单体与二元酸及二元醇反应制得的共聚酯,所述共聚酯的分子量在1×103—1×106之间。该制备方法包括酯化和真空缩聚两个步骤。本发明将含紫外吸收基团的可聚合单体与二元酸、二元醇经熔融缩聚得到抗紫外共聚酯。制得的抗紫外共聚酯不存在添加型紫外屏蔽剂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问题,并且解决了有机小分子抗紫外添加剂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添加剂向外迁移等问题。本发明所制备的抗紫外共聚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73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6096.6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聚合物材料,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丁二酸丁二酯20~100重量份;改性剂0.1~80份;其中,所述改性剂选自聚乳酸、增强填料、成核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所述的可用于3D打印的聚合树脂,不仅具有相当高的韧性,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在3D打印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52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0829.2
申请日:2012-0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富马酸二元醇酯及其共聚酯,以及含其的聚酯成核剂。同时还提供含有该聚酯成核剂的聚酯复合物。本发明的聚富马酸二元醇酯及其共聚酯可以有效地提高脂肪族聚酯或脂肪、芳香族共聚酯材料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时间,减小球晶尺寸,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透明度和其他相关性能,缩短产品的成型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70047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38789.3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及制备方法,是由芳香二胺和芳香二酐组成,配合极性溶剂,经聚酰胺酸溶液制备、制备聚酰亚胺膜及聚酰亚胺膜脱膜工艺步骤,制成高分子量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本发明具有溶解性强,分子量高,渗透性好,性能稳定,成膜性优良,加工成型容易,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中CO2/CH4、CO2/H2的分离,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4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88804.8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方法,由芳香二胺和芳香二酐按摩尔比例1∶1.0-1∶1.3,溶于熔融水杨酸溶剂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0-60%的溶液,加入催化剂于160-210℃下反应1-4h聚合成聚酰亚胺溶液,合成的聚酰亚胺溶液于甲醇和去离子水中沉淀出来制成聚酰亚胺粉末或薄膜。本发明以熔融水杨酸为溶剂,安全无毒绿色环保,且水杨酸易于回收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及生产成本,操作简便,聚合时间短,产物易于纯化,溶解性强且收率高,性能稳定,成膜性优良,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592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46562.9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生物降解枝化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化学制品领域。该枝化共聚酯是通过成熟的酯化和缩聚工艺路线,以丁二酸及丁二醇为主要共聚单元,与含有侧基的脂族二元酸、C3、C5~C8链烷二酸、对苯二甲酸或三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共聚或者与含有侧基的二元醇、C2、C3、C5~C10链烷二醇或脂族三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共聚,最终得到无规枝化共聚酯。所制备的共聚酯的特性粘数为0.6~2.2dl/g,熔点70~115℃,结晶度20~70%,重均分子量为5~30万。本发明的共聚酯制备方法采用高效的复配催化剂可大大缩短聚合时间,并且产物分子量和性能也有所提高。通过引用带侧基或多官能团的第三组分,赋予聚酯新的性能,极大扩展了聚酯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272374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10078320.5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一种含有单组分成核剂和矿物油和/或植物油的聚丙烯微孔膜及其生产方法。该微孔膜以聚丙烯、单组分成核剂和矿物油和/或植物油为原料,经挤出将材料制成基膜,再经单向拉伸和热处理制备微孔膜。所制备的微孔膜厚度薄,孔隙率适中,孔径分布窄,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高,热收缩率小。同时由于采用两阶段单向拉伸法,对设备要求较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把挤出基膜、退火、两阶段单向拉伸、热定型和收卷集成在一起,可实现微孔膜的连续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微孔膜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电容器的绝缘膜、选择型分离膜、可印刷的防水塑料纸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