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326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47680.0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3/16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气体泄漏快速检测装置,属于气体密封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气体泄漏探测单元、信息采集及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探测单元包括网状结构铂电阻和供电及控制电路;信息采集及处理单元包括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显示单元包括蜂鸣器和显示器。网状结构铂电阻装在柔性连接管上,并与检测仪壳体相连。测量时,将铂电阻靠近被测管道或密封件,当有气体泄漏时,铂电阻温度改变,继而电阻发生改变。电阻变化可以通过电路获得,通过对信号进行转换和分析处理得到气体泄漏率,最终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本装置使用方便,可实现高精度定量化测量,抗干扰力强且适用性广,不局限于具体特定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2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52986.6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 , G01N2203/0066 , G01N2203/0641
Abstract: 一种在线测量有机玻璃疲劳裂纹扩展的方法,属于疲劳断裂力学测试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透射式焦散线光学技术,利用CCD相机在线并连续地采集不同疲劳循环周次下含裂纹有机玻璃试件裂纹尖端附近焦散斑图像及裂纹扩展过程,通过对计算机缓存区中的焦散斑图像实时进行图像处理和条件选择,计算裂纹长度及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本发明采用的焦散线光学测试技术是非接触实时测量,直观性强,几何光学模式简单,应力强度因子容易计算,数据处理方便,试验结果精确可靠;本发明与传统疲劳裂纹扩展测量方法相比,省去了每次人工测量裂纹长度及求解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繁琐工序,避免了裂纹长度停机测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19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46117.3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21/88
Abstract: 一种测量含轴向裂纹圆柱壳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属于断裂力学、光学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焦散线光学测试技术,利用CCD相机拍摄含轴向裂纹圆柱壳承载后的焦散斑照片,测量焦散斑特征尺寸,通过应力强度因子与焦散斑特征尺寸的关系,获得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含轴向裂纹圆柱壳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本发明采用非接触测量,与光弹法、数字散斑相关法等光学技术相比,数据处理简单,试验结果可靠;与传统电测方法相比,省去了每次都要贴应变片的繁琐工序,更为简单方便。对于含轴向裂纹圆柱壳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测量,本发明提出一种焦散线测量方法,将圆柱壳的曲率半径及厚度因素引入到应力强度因子与焦散斑特征尺寸的关系中,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11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6442.4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材料热力常数测定的非接触实验方法,属于实验力学、高温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高温数字散斑、三点弯、虚拟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材料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此方法采用CCD记录三点弯试样在热力载荷前的散斑图和热力载荷后的散斑图,用数字散斑方法计算出热力载荷前后的全场应变,再根据虚拟场技术反推材料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温下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热膨胀系数的同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8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06434.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高温下材料泊松比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实验力学、高温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高温电子散斑和四点弯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材料在高温下的泊松比,特别适用于超高温(1600度以上)下材料泊松比的测量。此方法采用非接触测量,用CCD记录四点弯试样在受激光照射后物光和参考光产生干涉散斑场,用电子散斑技术测出试样四点弯前后的离面位移,根据离面位移的条纹图,直接得到材料在高温下泊松比,解决了高温下材料泊松比不易测量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5298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031891.3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一种测量弯管残余应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实验力学、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数字散斑相关和钻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CCD相机拍摄弯管钻孔前后的照片,用数字散斑技术测出钻孔前后圆孔两端的张开位移,对主应力方向确定的弯管试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从而得出残余应力。本发明采用的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是非接触测量,和传统电测方法相比,省去了每次都要贴应变片的繁琐工序,更为方便简单;对于弯管残余应力的测量,本发明相比传统方法添加了圆柱修正项,使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2052981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110031891.3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一种测量弯管残余应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实验力学、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数字散斑相关和钻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CCD相机拍摄弯管钻孔前后的照片,用数字散斑技术测出钻孔前后圆孔两端的张开位移,对主应力方向确定的弯管试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从而得出残余应力。本发明采用的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是非接触测量,和传统电测方法相比,省去了每次都要贴应变片的繁琐工序,更为方便简单;对于弯管残余应力的测量,本发明相比传统方法添加了圆柱修正项,使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39687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25076.9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折叠式可展开结构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首先制备复合材料结构试件,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折叠式可展开结构性能表征参数:横截面半径R,对应圆心角θ,以及折叠后形成的折叠半径r的测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简明的预测双稳态结构形状的公式。本发明通过具体实验,建立理论模型,验证了具有双稳态性质的复合材料结构必须满足反对称铺层方式,对称铺层的复合材料结构在弯曲中会伴随着扭转产生而不具有双稳态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3371.2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备损伤的智能抢修车,包括无人机控制终端、无人机、无人机输送平台,还包括根据损伤结构抢修的实际需求,划分若干个模块化智能抢修方舱。本发明借助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智能抢修车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的抢修需求对不同抢修方舱模块进行配置和组合,并便于后续方舱的生产和技术升级;此外,本发明侧重于抢修车的智能化,一改之前传统机械式抢修车的形式,引入了众多智能化和无人化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使得在智能抢修车辅助下的抢修过程更加标准化和智能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抢修工作的效率以及结构损伤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4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7882.1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机器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末端执行机构,所述末端执行机构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驱动所述末端执行机构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末端执行机构包括电机、传动部、主轴、打磨头、测距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主轴,以驱动所述主轴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平移,所述打磨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测距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打磨表面与所述末端执行机构任一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间距变化量,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