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69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75367.9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C08K5/1515 , C08L27/06 , C12P7/64 , C11C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废弃油脂制备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具体涉及将废弃植物油脂转化为环氧脂肪酸烷基酯类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废弃油脂原料或将废弃油脂选择性地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油脂;将油脂进行转酯化和酯化反应,得到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行蒸馏和水洗处理,得到脂肪酸烷基酯;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进行环氧化,获得环氧化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一步进行除杂、洗涤和干燥后,获得环氧增塑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废弃油脂的转酯化、酯化以及环氧化均采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原料适应性广、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无机酸、碱等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188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29339.X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同酰基受体组合制备生物柴油的新工艺,包括:S1、将油脂、短链醇、水和液体脂肪酶在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液分离成重相和轻相,回收再利用重相中的酶;S2、将S1中得到的轻相流入装有固定化脂肪酶的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并加入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在线脱水。本发明在液体酶催化的前段反应过程中,无需对油脂原料进行预处理,即可使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在第二阶段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过程中,以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作为酰基受体与甘油酯、甘油及脂肪酸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引入在线脱水技术,可使生物柴油得率超过98%,产品酸价低于0.5mg KOH/g,本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27969.3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生物柴油品质的方法,包括:S1、将油脂、短链醇、水和液体脂肪酶在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液分离成重相和轻相,回收再利用重相中的酶,轻相用于后续的固定化酶转化;S2、将S1中得到的轻相流入装有固定化脂肪酶的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并加入短链醇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在线脱水;S3、将S2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的充分转化,生物柴油得率超过98%,总甘油含量低于0.2%。本发明可将低品质非食用油脂转化成高品质生物柴油,大大简化了后续的分离纯化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37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29258.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组微生物,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将发酵糖直接转化为乙二醇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在谷氨酸棒杆菌的基础上引入外源基因,并上调了丝氨酸合成基因,敲除了丝氨酸降解基因,得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使其在具有丝氨酸高含量的基础上,通过表达外源基因,独立的完成丝氨酸-乙二醇的代谢途径。即,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能够以发酵糖为碳源,直接生产乙二醇,而不需要借助其他外源酶,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建立生物法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经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的乙二醇,实际转化率达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2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474970.4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是通过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过表达内源的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酯酶基因hdpA,并过表达甘油脱氢酶基因gldA、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基因pduCDEGH及3‑羟基丙醛脱氢酶基因aldH构建得到的。利用该重组菌发酵生产3‑羟基丙酸,由于谷氨酸棒杆菌能够利用不同的廉价原料进行发酵,因此可进一步降低原料的成本。本发明解决了生物安全性以及菌株对酸的耐受性问题。同时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可作为产品,用于饲料添加剂中。本方法副产物少,使终产物3‑羟基丙酸的分离过程得到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62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529540.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包括:S1、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S2、水解产物进行油水两相分离;S3、用脂肪酶催化油相发生醇解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短链醇流加和实行在线脱水,消除副产物水对脂肪酶和产物得率的影响,实现从脂肪酸到生物柴油的转化;S4、将S3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使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甘油酯和脂肪酸在酶催化下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以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的转化。本工艺具有油脂原料适用性强,生产过程环保清洁,产品品质及得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29540.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 C12P7/649 , C12P7/64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包括:S1、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S2、水解产物进行油水两相分离;S3、用脂肪酶催化油相发生醇解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短链醇流加和实行在线脱水,消除副产物水对脂肪酶和产物得率的影响,实现从脂肪酸到生物柴油的转化;S4、将S3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使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甘油酯和脂肪酸在酶催化下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以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的转化。本工艺具有油脂原料适用性强,生产过程环保清洁,产品品质及得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00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90661.0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联产1,3-丙二醇和谷氨酸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步骤获得重组谷氨酸棒杆菌:1)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3-丙二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2)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2-丙二醇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或者引入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了谷氨酸棒杆菌为生产菌株,解决了生物安全性的问题,降低了菌体处理的成本。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耦联谷氨酸和1,3-丙二醇生产过程,使得还原力得到充分利用。在不降低谷氨酸得率的同时,获得极高的1,3-丙二醇对甘油的质量转化率,而且反应的副产物少,分离过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0818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07883.9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清华大学 , 古巴甘蔗衍生品研究所
Inventor: 谭新球 , 张鑫 , 刘德华 , 雷纳尔多·阿科斯塔·佩斯 , 尤拉莉亚·戈麦斯·桑蒂斯特班 , 尤斯米拉·格瓦拉·韦尔德西亚 , 刘思珍 , 余萍中 , 陈岳 , 张卓 , 吴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的配方,由以下成分组成:酵母提取物5 g/L,葡萄糖10 g/L。本发明对目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进行优化,可达到产孢快速、分生孢子数量多、配制简便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4625.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四川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A23K20/24 , A23K20/20 , A23K20/163 , A23K20/142 , A23K40/00 , A23K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饲料添加剂领域的一种含锶硫酸钙复合型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锶硫酸钙5‑10份、羧甲基壳聚糖1‑2份、透明质酸0.1‑0.2份。本发明通过水热法,以氯化锶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锶硫酸钙,采用N‑乙酰基半胱氨酸对锶硫酸钙进行活化,在其表面包覆羧甲基壳聚糖和透明质酸,提高锶硫酸钙的缓释性能,从而减缓饲料中锶元素和钙元素的突释,避免锶元素和钙元素的过量释放对机体造成的中毒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