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废弃油脂制备环氧增塑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9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75367.9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废弃油脂制备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具体涉及将废弃植物油脂转化为环氧脂肪酸烷基酯类环氧增塑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废弃油脂原料或将废弃油脂选择性地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油脂;将油脂进行转酯化和酯化反应,得到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行蒸馏和水洗处理,得到脂肪酸烷基酯;将得到的脂肪酸烷基酯进行环氧化,获得环氧化脂肪酸烷基酯混合物,进一步进行除杂、洗涤和干燥后,获得环氧增塑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废弃油脂的转酯化、酯化以及环氧化均采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原料适应性广、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无机酸、碱等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性。

    不同酰基受体组合制备生物柴油的新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1188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29339.X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C11C3/00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同酰基受体组合制备生物柴油的新工艺,包括:S1、将油脂、短链醇、水和液体脂肪酶在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液分离成重相和轻相,回收再利用重相中的酶;S2、将S1中得到的轻相流入装有固定化脂肪酶的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并加入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在线脱水。本发明在液体酶催化的前段反应过程中,无需对油脂原料进行预处理,即可使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在第二阶段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过程中,以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作为酰基受体与甘油酯、甘油及脂肪酸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引入在线脱水技术,可使生物柴油得率超过98%,产品酸价低于0.5mg KOH/g,本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提高生物柴油品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0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27969.3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C12P7/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生物柴油品质的方法,包括:S1、将油脂、短链醇、水和液体脂肪酶在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液分离成重相和轻相,回收再利用重相中的酶,轻相用于后续的固定化酶转化;S2、将S1中得到的轻相流入装有固定化脂肪酶的一级或多级酶反应器中,并加入短链醇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进行在线脱水;S3、将S2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的充分转化,生物柴油得率超过98%,总甘油含量低于0.2%。本发明可将低品质非食用油脂转化成高品质生物柴油,大大简化了后续的分离纯化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4137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29258.X

    申请日:2015-10-30

    Inventor: 陈振 刘德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组微生物,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将发酵糖直接转化为乙二醇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在谷氨酸棒杆菌的基础上引入外源基因,并上调了丝氨酸合成基因,敲除了丝氨酸降解基因,得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使其在具有丝氨酸高含量的基础上,通过表达外源基因,独立的完成丝氨酸-乙二醇的代谢途径。即,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能够以发酵糖为碳源,直接生产乙二醇,而不需要借助其他外源酶,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建立生物法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经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的乙二醇,实际转化率达10%以上。

    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2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474970.4

    申请日:2016-06-24

    Inventor: 陈振 刘德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3‑羟基丙酸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重组谷氨酸棒杆菌是通过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过表达内源的磷酸二羟基丙酮磷酸酯酶基因hdpA,并过表达甘油脱氢酶基因gldA、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基因pduCDEGH及3‑羟基丙醛脱氢酶基因aldH构建得到的。利用该重组菌发酵生产3‑羟基丙酸,由于谷氨酸棒杆菌能够利用不同的廉价原料进行发酵,因此可进一步降低原料的成本。本发明解决了生物安全性以及菌株对酸的耐受性问题。同时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可作为产品,用于饲料添加剂中。本方法副产物少,使终产物3‑羟基丙酸的分离过程得到简化。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92562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529540.8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包括:S1、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S2、水解产物进行油水两相分离;S3、用脂肪酶催化油相发生醇解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短链醇流加和实行在线脱水,消除副产物水对脂肪酶和产物得率的影响,实现从脂肪酸到生物柴油的转化;S4、将S3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使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甘油酯和脂肪酸在酶催化下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以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的转化。本工艺具有油脂原料适用性强,生产过程环保清洁,产品品质及得率高等优点。

    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925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29540.8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C12P7/649 C12P7/64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富集的耦合工艺,包括:S1、将油脂水解成脂肪酸;S2、水解产物进行油水两相分离;S3、用脂肪酶催化油相发生醇解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短链醇流加和实行在线脱水,消除副产物水对脂肪酶和产物得率的影响,实现从脂肪酸到生物柴油的转化;S4、将S3所得反应液流入下一阶段酶反应器中,使反应液中未反应完全的甘油酯和脂肪酸在酶催化下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发生反应,生成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反应过程中实行在线脱水以除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水,进而实现从油脂到生物柴油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酯的转化。本工艺具有油脂原料适用性强,生产过程环保清洁,产品品质及得率高等优点。

    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联产1,3-丙二醇和谷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0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90661.0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联产1,3-丙二醇和谷氨酸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步骤获得重组谷氨酸棒杆菌:1)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3-丙二醇脱氢酶的编码基因;2)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引入1,2-丙二醇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或者引入甘油脱水酶及其激活因子的编码基因。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了谷氨酸棒杆菌为生产菌株,解决了生物安全性的问题,降低了菌体处理的成本。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耦联谷氨酸和1,3-丙二醇生产过程,使得还原力得到充分利用。在不降低谷氨酸得率的同时,获得极高的1,3-丙二醇对甘油的质量转化率,而且反应的副产物少,分离过程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