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

    公开(公告)号:CN109434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553306.4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包括焊接平台、角钢送料机构、扁钢送料机构、支柱送料机构、支柱送料限位机构、支柱压紧限位机构、点焊机器人、满焊机器人和用于对所述工作站控制的控制器;焊接平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点焊滑槽和满焊滑槽,角钢送料机构、扁钢送料机构和支柱送料限位机构均安装在焊接平台上,且位于点焊滑槽旁边;角钢送料机构的角钢输出端连接点焊滑槽的角钢进口端,扁钢送料机构的扁钢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焊滑槽的扁钢进口端。本发明提供的工作站,完成托辊横梁的自动化生产,在焊接时保证扁钢、中支柱和边支柱在角钢上的焊接位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及效率,同时改善车间工人的工作条件。

    一种针对不同油滴粒径的高效油水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2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537347.4

    申请日:2018-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不同油滴粒径的高效油水分离方法,利用经典斯托克斯沉降公式等公式推导,与有限元计算分析相结合,推导得到使得油滴‑气泡粘附体完全去除的油滴所对应的气泡粒径;科研者根据本方法可快速确定不同油滴粒径所需气泡的粒径大小,将气泡注入旋流气浮罐和稳流桶中,使油滴上浮到出油口,油滴与水分离,提高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大幅度缩短了设计周期、减小实验验证的次数,有效的降低了科研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高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用光电触发板

    公开(公告)号:CN1095102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89621.5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用光电触发板,包括高频隔离信号源、整流单元、稳压单元、光耦隔离电路、电压转换单元、驱动信号放大单元、光接收单元和光纤;所述高频隔离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整流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整流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稳压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稳压单元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光耦隔离电路、电压转换单元、驱动信号放大单元和光接收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光电触发板,功率损耗低,对主路板影响小;触发板抗干扰能力强,触发时稳定性和一致性好;触发板的电源来源稳定和可靠,保证了最终输出触发信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与此同时,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维护。

    一种高效除湿热泵干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89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56518.0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除湿热泵干燥系统,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包括干燥介质主管道、干燥系统和控制系统;在物料干燥后期,采用外部冷凝器排出热泵工质回路中多余的热量,并采用热管蒸发段预先降低流经热泵蒸发器的温度,还采用干燥介质旁通减少流经蒸发器的干燥介质量,从整体上显著提高干燥后期蒸发器的除湿能力,从而加快干燥速度,缩短干燥时间,解决上述干燥后期干燥介质湿度降低时不能继续保持较强的除湿效果的问题,较常规热泵干燥机更加高效节能的优点,尤其适合物料的低温干燥。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的焊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4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3591.X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的焊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焊接散件备料;S2、点焊滑槽限位;S3、角钢送料;S4、扁钢和中支柱的送料和贴料;S5、压紧夹持;S6、点焊;S7、移位;S8、重定位;S9、压紧夹持;S10、满焊;S11、工件推出;所述工作站包括焊接平台、角钢送料机构、扁钢送料机构、支柱送料机构、支柱送料限位机构、支柱压紧限位机构、点焊机器人、满焊机器人和用于对所述工作站控制的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工作站控制方法,完成托辊横梁的自动化生产,在焊接时保证扁钢、中支柱和边支柱在角钢上的焊接位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及效率,同时改善车间工人的工作条件。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托辊横梁焊接时的上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34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3577.X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托辊横梁焊接时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点焊工位组件、角钢上料组件、扁钢上料组件和对所述上料装置控制的控制器;所述点焊工位组件、角钢上料组件和扁钢上料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角钢上料组件的角钢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焊工位组件的角钢进口端,所述扁钢上料组件设置有多个,扁钢上料组件的扁钢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焊工位组件的扁钢进口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用于带式输送机托辊横梁焊接时的上料装置,利用气缸推动角钢与扁钢,结合角钢与扁钢的形状特征,将角钢与扁钢从各自的堆放框底部推出进行焊接,同时保证了扁钢与角钢之间相对位置尺寸,实现了托辊横梁的角钢与扁钢的自动上料。

    一种自适应气动手推车装置及稳定运输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475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1344462.5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机械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自适应气动手推车装置及稳定运输自适应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把手和脚轮的支撑梁,以及物架支撑梁,其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撑梁上部,另一端活动安装一个物架叉;气缸的一端铰接在物架支撑梁中部,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物架叉活动连接;支撑梁上设传动箱,其内部装有电源、减速电机和丝杠,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与丝杠的一端啮合,丝杠的另一端套设在位移控制板的螺孔中;顶杆两端活动连接至物架支撑梁的中部和位移控制板。本发明重量轻、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携带,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其造价成本低,市场应用前景广。通过物架水平控制机构与自适应调节机构的协同控制,能实现物品的平稳运输。

    一种减小航空叶片加工变形误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5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6032.8

    申请日:2018-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航空叶片加工变形误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建立航空叶片三维模型;步骤2、拟定航空叶片的加工路径,在加工路径上施加载荷;步骤3、采用有限元法对航空叶片进行加工仿真分析,得到航空叶片的变形量;步骤4、对所述变形量进行反变形误差补偿计算,得到修正后的加工路径;步骤5、在数控机床上利用修正后的加工路径进行实际加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模拟叶片的加工,对叶片加工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叶片加工的变形量,之后通过反变形误差补偿的方式修改原有的加工路径,将修改后的加工路径在数控机床上对叶片进行实际加工,改善叶片的加工精度,提高叶片的加工质量。

    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

    公开(公告)号:CN109434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3306.4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托辊横梁工作站,包括焊接平台、角钢送料机构、扁钢送料机构、支柱送料机构、支柱送料限位机构、支柱压紧限位机构、点焊机器人、满焊机器人和用于对所述工作站控制的控制器;焊接平台包括相互连通的点焊滑槽和满焊滑槽,角钢送料机构、扁钢送料机构和支柱送料限位机构均安装在焊接平台上,且位于点焊滑槽旁边;角钢送料机构的角钢输出端连接点焊滑槽的角钢进口端,扁钢送料机构的扁钢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焊滑槽的扁钢进口端。本发明提供的工作站,完成托辊横梁的自动化生产,在焊接时保证扁钢、中支柱和边支柱在角钢上的焊接位置,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及效率,同时改善车间工人的工作条件。

    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478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35346.7

    申请日:2017-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084 B62D55/08 B62D5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输机械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履带式底盘的高度调节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两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外侧驱动杆,从动轮的轮轴上装有内侧驱动杆,其端部各固定安装齿轮并通过传动齿轮实现联接;液压缸两侧的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齿条与设于外侧驱动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改变外侧驱动杆与内侧驱动杆之间的夹角。本发明在满足底盘对于复杂地形的良好通过性的前提下,采用液压缸、齿条和齿轮组反向回转的原理,实现了一个液压缸控制四个驱动杆回转锁定状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设计。整套机构占用底盘的空间小,结构紧凑,并且实现了高度调节、减震、履带底盘张紧和锁紧底盘状态等多个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