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548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78914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集热型光热化学循环材料的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系统。包括呈中空管状结构的透明石英材质的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其入口端与CO2和H2O混合气的供气管相接,底部平面上设置具有集热效果的TiO2基薄膜层;不锈钢材质的导热腔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其顶部平面与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的底部平面紧密贴合以实现热量传导;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的入口端与导热腔体的出口端位于同一侧。本发明结合太阳能光利用和热利用手段,对太阳光区分波段利用,实现太阳能的分级分质利用,相较现有技术扩大了太阳光谱能量利用范围,提高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体现能量梯级利用理念,提高能量利用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7154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533577.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和热化学制氢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热化学循环矿化CO2同时分解H2O制H2联产H2SO4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将CO2矿化技术与热化学硫碘开路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矿化固定CO2,同时联产具有高附加值的H2和H2SO4。本发明通过制氢循环与矿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巧妙避免了传统制氢循环中HI‑I2精馏分离过程,循环具有更高的理论热效率;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各部分都属于化工流程,反应温度适当,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57525.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活性自由基断键降解废弃油脂促进厌氧发酵产甲烷的方法。包括:将废弃油脂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依次得到乙醇产物和乙酸钠与丁酸钠产物;取乙醇产物作为产氢发酵原料送入产氢酸化罐中,加入产氢菌群进行连续流发酵产氢气,收集产氢发酵后的尾液;将乙酸钠与丁酸钠的混合液与产氢发酵后的尾液混合后送入产甲烷发酵罐中,加入富含产甲烷菌群的厌氧消化污泥后进行连续流厌氧发酵产甲烷,并将产甲烷发酵后的尾液排入净化处理系统。本发明提出利用活性自由基促进废弃油脂断键降解,避免了油脂对于菌群包裹造成的代谢抑制;联产氢气和甲烷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降低了菌群对油脂的利用难度实现了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56961.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钴镍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生物甲烷制备的方法。包括:以氯化钴、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二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混合后剧烈搅拌,老化得到钴沸石咪唑酯骨架;洗涤、真空干燥后研磨,得到钴沸石咪唑酯骨架粉末;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六水合二氯化镍,搅拌形成蛋壳结构的钴镍沸石咪唑酯骨架;真空干燥后置于管式炉,氮气条件下炭化处理;得到含钴镍纳米颗粒的多孔碳微球;氢氟酸清洗、真空干燥并研磨成粉末,得到钴镍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本发明能有效提升发酵系统的生物甲烷生产性能,优化系统的电子传递性能,提高系统中电活性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强化电子穿梭体介导的种间电子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2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50776.2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的转化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铜镉硫化物催化剂光电还原CO2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双电槽的反应器一侧安装以氮掺杂碳包覆的铜镉硫化物催化剂制得的阴极电极,另一侧安装以NiO/Fe2O3@g-C3N4催化剂制得的阳极电极;阳极腔中加入去离子水溶液,阴极腔中加入无水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液,将CO2通过微米曝气器导入阴极腔中进行光电还原反应;在阴极腔中,CO2经光电还原反应后生成甲醇。本发明中,光阳极催化剂NiO/Fe2O3@g-C3N4协同电阴极催化剂氮掺杂碳包覆铜镉硫化物纳米颗粒,能够高效催化还原CO2促进生成液体甲醇燃料产物。与单纯的氮掺杂碳催化剂或者铜镉硫化物纳米颗粒催化剂相比,还原CO2反应中对甲醇产物的选择性能提高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73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511025446.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装置,旨在提供微藻生物质先酯交换再萃取制备生物柴油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多功能釜、溶剂储罐、溶剂冷凝器、蒸馏釜、生物柴油储罐、甲酯冷凝器、空气平衡罐、真空泵;多功能釜的顶部与溶剂冷凝器相连,溶剂冷凝器与溶剂储罐相连,溶剂储罐与空气平衡罐相连接;多功能釜的底部与蒸馏釜的顶部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甲酯冷凝器相连接,甲酯冷凝器与生物柴油储罐相连,生物柴油储罐顶部与空气平衡罐连接;空气平衡罐与真空泵相连接。本发明能在不使用剧毒氯仿萃取剂的情况下高效快速地利用微藻生物质制取生物柴油,效率高,成本低,生产操作安全简便,具有非常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3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27107.7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体流动控制的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高压电极、用于导入气源的进气口和用于排放臭氧产物的出气口和一个中空的放电腔,放电腔与高压电极之间由陶瓷介质板实现绝缘隔离;进气口和出气口至少有一组且相对布置在放电腔两端,各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连线方向与高压电极垂直或平行;在中空放电腔的两侧对称布置至少一组扰流气入口,各组扰流气入口之间的连线方向垂直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线方向。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流动控制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方法,可以提高臭氧发生效率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975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15018.6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实验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在低压条件下使用的激波管电动针刺破膜装置。其微型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固定安装在激波管的内壁上,电机螺杆平行于激波管轴线且带螺纹;中空管状的针刺套筒具有开口端和封闭尾端,刺针安装在尾端;针刺套筒的内部设有螺纹或沿其长度方向的齿条,从开口端套装在电机螺杆上并使螺纹或齿条与电机螺杆的螺纹啮合;针刺套筒的外侧设有带通孔的横向凸出部,平行于针刺套筒的导向杆穿过该通孔,且其一端固定在微型电机上。通过采用电控控制,刺针的出针速度比普通的机械式针刺破膜机构快且均匀,更容易控制破膜的准确时间。刺针更换方便、容易密封、通用性能强,能够很好地用于低压条件,可靠高效、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039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5771.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镍基磺化沸石有机骨架催化藻油水热制航油的方法。包括:将Co(NO3)2·6H2O甲醇溶液倒入二甲基咪唑甲醇溶液中,超声震荡反应后离心处理;将制得的沸石咪唑金属骨架磺化处理后,与Ni(NO3)2·6H2O、均苯三甲酸在120~180℃反应;滤出固体清洗、干燥;将制得的镍基磺化沸石有机骨架作为催化剂与由微藻亚临界水热提取的油脂反应,制得航油燃料。本发明的沸石咪唑骨架提供了均匀孔径,磺酸基团提供了足量用于碳碳键断裂的酸性活性位点,Ni-均苯三酸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将金属活性位点以原子形式分散在介孔结构中,避免了高温下的烧结现象。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及抗中毒能力,能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再生后仍然表现出高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8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59701.1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透光型光热化学循环材料的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方法。是在透明石英反应器内设置TiO2基材料,在反应器与导热腔体之间设置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在TiO2基材料和紫外可见光波的作用下,CO2和H2O混合气发生光热化学循环反应,生成碳氢燃料后被送至分离设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透过TiO2基材料的红外波段进行集热,并将热量传导至导热腔体,吸热后的导热介质被送至储罐或换热设备。本发明结合太阳能光利用和热利用技术,对全光谱太阳光进行波段划分利用;实现了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整体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体现能量梯级利用理念,提高能量利用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