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10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36466.0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包括激光模块和传输模组,所述激光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光电耦合模块,所述光电探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传输模组,所述传输模组包括光电信号转换模块、第一信号放大模块和滤波模块,且光电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信号放大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能够对信号进行过滤提纯,提高信号的纯净度,便于其他模块对信号的识别,同时设备能够准确的计算出故障点,便于工人及时的对设备进行维修,设备监测的数据能够与往常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别,能够及时的推理出故障的原因,设备具有多种报警方式,解决了工人出现疏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

    一种即插即用的智能台区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0957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696215.X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插即用的智能台区监测装置,包括放置板和固定柱,所述放置板远离中心一侧对称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所述放置板远离中心对称位置均贯穿转动连接有移动套筒,两个所述移动套筒远离放置板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上夹紧机构,两个所述移动套筒远离上夹紧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夹紧机构,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是为了将检测箱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保证检测箱在进行移动时不会出现晃动,防止坠落,两个所述上夹紧机构包括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顶部上表面远离移动套筒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中心位置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从而加快了检测效率,保证了指标考核。

    一种具有安全开锁装置的智能井盖

    公开(公告)号:CN21510814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808078.1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开锁装置的智能井盖,其包括井盖、安全开锁装置和智能模块,所述安全开锁装置包括套筒、把手、上法兰盘、轴承、下法兰盘、智能锁具、端盖、连杆、锁栓、支架和钥匙,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安全开锁装置的智能井盖,实现了无需钥匙在井下应急开锁的功能,避免了工作人员井下作业时因忘记带钥匙而被困井下的危险。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解决了雨雪天气时,智能井盖上智能锁钥匙孔被泥沙堵塞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保持开锁动作顺畅,又可以保护智能锁具里面的电器元件不被损坏。

    一种智能无线烟雾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95526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18853.1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无线烟雾监测装置,包括机体、辅助防护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机体的正上方设置有辅助防护机构,所述机体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安装座,其设置于所述机体的正上方;防尘网,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无线传输模块,其贴合于所述防尘网的内壁。该智能无线烟雾监测装置,设置的机体与外壳通过在盖板的右下端设置防滑垫,防滑垫能够很好的避免机体在安装时发生滑动现象,影响装置的灵敏度,起到很好的限位保护作用,设置的辅助防护机构通过设置烟雾报警器和GPS定位模块,当大量的烟雾经监测机构进入装置时,从而监测机构能够很好的感测到该信号,将信号传递出去。

    一种低压台区供电线损坏定位标签

    公开(公告)号:CN218213253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39519.8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供电线损坏定位标签,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内均贯穿滑动连接有一对螺栓,一对所述螺栓远离下壳体的一端均贯穿滑动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远离下壳体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下壳体内安装铁芯,下铁芯上缠绕有铜线,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中间穿过的电线的电流量,通过与正常电流量相对比可以快速检测出是否损坏,同时通过蜂鸣器和LED灯条进行报警,提醒人员损坏,而维修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盖内的纸片上标注的信息来方便维修。

    一种基于智能断路器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988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1193118.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断路器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装置,包括主体、承载防潮机构、安装防护机构和通风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承载防潮机构,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防护机构,所述安装防护机构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风散热机构;所述安装防护机构包括:装配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该基于智能断路器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装置,首先嵌入块与嵌入架其两者之间所构成的嵌入式连接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装配架与其上方的防护板进行拆卸,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主体顶端中部防尘网上方的灰尘进行清理和对各种组件进行检修保养作业,并且风口相对立的分布在通风架的两侧边端,能够对其主体顶端中部的通风槽起到相互通风散热的有益效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电缆隧道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335052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20286607.6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电缆隧道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包括与隧道内接地箱上连接的第一检测单元、设置在电缆接头处的第二检测单元、设置在隧道内壁靠近铺设电缆处的第三检测单元以及设置在隧道内壁上的第四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三检测单元和所述第四检测单元附近均设置视频监控单元;控制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通过物联网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处理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监测终端,与所述控制处理模块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报警单元报警的同时,将视频监控单元采集的现场照片及时传输给监控终端,实现工作人员实时了解隧道内现实情况的目的。

    一种具有光伏供电的智能电子井盖

    公开(公告)号:CN217299031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22645289.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光伏供电的智能电子井盖,包括井盖板本体和井盖座,所述井盖板本体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柱,所述井盖板本体顶部周侧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环块,所述井盖板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井盖板本体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电能存储盒,所述电能存储盒一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控制信号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插杆和锁定插槽,便于对井盖板本体的位置进行锁定;且通过手持移动端控制井盖板本体的解锁,避免他人随意打开井盖板本体,从而提高了井盖板本体的防盗性能;通过设置密封限位块和密封限位槽,便于保持井盖板本体底部的干燥,避免雨水渗入到井盖板本体底部,提高电能存储盒和无线控制信号盒的安全性。

    一种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2149567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18878.1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包括断流机构、滑动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断流机构的两侧内部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外部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槽,其设置于所述断流机构的两侧表面;连接杆,其固定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槽,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右侧。该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设置的滑动机构通过方便对断流机构外部的保护装置进行安装,槽杆与连接杆外端的凸出杆之间的契合度较高,可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的问题,通过防护机构设置的保护壳可对断流器进行防尘防潮的工作,增加断流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连接杆为圆柱状,方便手动将保护壳翻转打开进行操作。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分布式在线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4787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696237.6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分布式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气体在线分析仪主体,所述气体在线分析仪主体外壁两侧均嵌入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包括直孔和斜孔,所述直孔靠近斜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气体在线分析仪主体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外壁两侧均卡合设置有滤网,所述基座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所述风机两端均设置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滤网、基座和风箱之间相互配合,采用上走风的方式,通过风机对分析仪主体内部进行吹风降温,大大降低了分析仪内环境温度,延缓了电子元件的老化,从而便于分析仪长时间待机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