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3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4970.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8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减法平均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Subtraction‑Average‑Based Optimization of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SABO‑BiLSTM)用来对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进行软测量的方法。首先,根据水泥熟料烧成工艺进行输入参数的初步选取。其次,通过剔除异常值、均值滤波、时间匹配、均一化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对各变量与水泥熟料强度进行关联度分析,完成关键参数的选取,划分数据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数据集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得到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软测量值,进行误差验证。本发明通过对生料参数、烧成过程参数等作为SABO‑BiLSTM预测模型的输入,实现了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的软测量,解决了生产现场获取游离氧化钙值依赖于化验室人工检测带来的滞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0263290.4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D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水泥工厂生料立磨料层厚度的控制装置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喂料量,得到料层厚度Th;限幅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料层厚度Th,并限制所述喂料量的范围,得到料层厚度Thc;在线观测单元,用于在线估计料层厚度的估计值及立磨系统伪偏导数的估计值;饱和补偿单元,用于以料层厚度Th、料层厚度Thc、及系统伪偏导数的估计值为依据,得到饱和补偿值;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信息包括:料层厚度的期望值、料层厚度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偏差、饱和补偿值、系统伪偏导数的估计值以及系统扰动量。所述方法通过所述装置实现。它能够在保证立磨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解决人工调节难以保证的最优性、实时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123190.8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回转窑燃烧场重构误差补偿与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水泥熟料煅烧主要环节的回转窑进行燃烧场重构,建立水泥回转窑的燃烧场有限元模型。其次,针对水泥回转窑燃烧场重构与实际窑内煅烧过程存在的误差,采用数据驱动的思想,提出基于模糊推理系统及深度神经网络的水泥回转窑燃烧场重构误差补偿方法,构建重构误差补偿模型对重构模型获得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校正;最后,采用基于滚动优化思想的重构误差补偿模型在线优化方法,提高重构误差补偿模型的建模精度。本发明能实时分析评估窑内燃烧场状态,并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际生产数据实时校正,解决传统回转窑内燃烧场模拟中的效率低和精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069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23795.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回转窑热效率在线计算参数的评估及校正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水泥回转窑频繁操作过程中偏差热效率参数的质量阈值;利用热效率模型计算水泥回转窑的实时热效率参数标准差;比较实时热效率参数计算标准差和偏差热效率参数的质量阈值,确定进行水泥回转窑热效率计算的参数数据;入窑二次进风量的校正计算。本发明不仅成功解决了热效率模型参与现场实际计算时,随着生产持续进行,部分参数出现失配现象的问题,而且保证了热效率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提高了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的热效率在线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498758.2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Lamb对复合材料样本进行激励后的响应信号作为样本信号;利用所述样本信号对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损伤判别模型;获取Lamb对待检测复合材料进行激励后的响应信号作为待判别信号;采用所述损伤判别模型与所述待判别信号对所述待检测复合材料的损伤结果进行判别。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无损伤的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材料进行损伤检测,同时避免了人为主观意识影响,提高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31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05938.6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自立式辊压磨自动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与磨机负荷相关的变量,对立磨水泥粉磨过程的变量进行优化;确定各变量的范围值和对应的磨机负荷状态信息,得到各变量与磨机负荷的关系;通过调整粉磨过程各个变量的值使磨机负荷达到期望范围,以使细度和磨内压差达到期望指标范围。本发明提供的以上方案,实现了稳流仓仓重、磨内压差、水泥粒度的自动监测和控制调节,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较强的自适应和鲁棒性,能够适应现场的复杂环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10041.0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中分解炉温度PID控制系统参数自动调整方法,包括步骤: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归一化处理;获取水泥生产中分解炉温度的工况信息,当工况信息为正常时,重复本步骤;当工况信息为异常时,将分解炉出口温度实时值V与期望值O偏差的平均值的变化量标准差的变化量△SN和分解炉出口温度实时值V输入至训练好的LSSVM模型中,得到所述PID控制器的参数Kp的调整值,将所述调整值代入PID控制器,并检测下一时刻的ΔSN+1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不符合设定条件,则重复本步骤直至符合设定条件;若符合设定条件则跳至“获取水泥生产中分解炉温度的工况信息”的步骤。它实现了在线实时调整分解炉PID参数,提高分解炉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89765.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建筑物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进行供热温度调节,并且在预测控制中加入了对干扰的预测,并对即将到来的环境温度变化做出补偿。系统包括:MPC控制器,将建筑物室温维持在确定的最舒适温度值,并计算最佳供热温度值;PID控制器,根据最佳供热温度值和二次侧供回水温度操纵执行机构作出响应;执行机构,调节换热器一次侧热水流量,并通过换热器控制二次侧热水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换热器二次侧热水的温度并发送给PID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建筑物室内实时温度并发送给MPC控制器。本发明使室内温度更加稳定,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显著降低了供热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90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21600.8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张强 , 刘津良 , 袁铸钢 , 王孝红 , 苏哲 , 孟庆金 , 景绍洪 , 于宏亮 , 申涛 , 王新江 , 邢宝玲 , 高红卫 , 崔行良 , 白代雪 , 刘化果 , 任春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水泥生料立磨中喂料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FOPID控制器的最优整数阶参数Kp、Ki、Kd;获取FOPID控制器的最优分数阶阶数λ、μ;分别以所述最优整数阶参数Kp、Ki、Kd,所述最优分数阶阶数λ、μ,作为所述FOPID控制器的整数阶参数、分数阶阶数,并利用所述FOPID控制器控制所述喂料量。所述装置与所述设备用于实现所述方法。它能够解决了传统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不良、性能欠佳、控制范围不广、对运行工况适应性差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泥厂自动化程度,减轻了操作员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009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515136.6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恒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铸钢 , 张强 , 王孝红 , 张先垒 , 代桃桃 , 申涛 , 孟庆金 , 景绍洪 , 于宏亮 , 王新江 , 邢宝玲 , 高红卫 , 崔行良 , 白代雪 , 刘化果 , 任春里
IPC: B02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ang‑Bang控制的水泥联合粉磨预测控制方法,采用Bang‑Bang控制方法将操作人员的“看、等、判断、调”操作经验融合到控制算法中,加快了跟踪误差收敛速度,降低了系统超调,从而使得联合粉磨系统生产过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达到精确、快速的控制目的。其中针对水泥磨机负荷控制,应用LPV预测控制解决线性时变系统的参数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控制问题,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