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4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862203.7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化瓦斯增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一体化钻头的水力增透措施水渣清除装置及使用方法,一体化钻头上包含有切割头、水力冲孔喷嘴、排渣管,配合高压水泵和泥浆泵可实现钻进、水力增透、排水排渣作业;钻进至水力增透措施位置,使用高压水泵,即可通过钻头的水力冲孔喷嘴完成水力增透措施;退钻时,利用泥浆泵产生的负压,可使得钻头中液压卡扣失效,配合排渣管底部的发射装置,使得排渣管连带软管一起从钻头中弹出,与煤渣水充分接触,软管尾部的卡扣沿着钻杆内部的滑槽移动,确保排渣管不与钻头脱离,在退钻过程实现排水排渣,避免了二次进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4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911089907.9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煤层注水降尘效果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机架、截割系统和集尘罩、集尘罩中的煤样模型,煤样模型包括模型腔体和位于模型腔体内部的煤样,模型腔体的设有截割口,模型腔体的上方外表面、右侧外表面和后方外表面均安装有加载油缸,加载油缸的伸缩杆通过油缸伸缩孔伸入模型腔体内部且固连有活动压盘,模型腔体的下方内表面、前方内表面均设有固定压盘,模型腔体的前方设有第一注水口、下方设有第一排水口,支架的下方设有位于第一排水口下方的排水筒,集尘罩中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和调速风机,本发明对于评价湿式降尘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95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711173242.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24C5/04
Abstract: 一种利用旋转磨料射流减少喷嘴磨损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高压管路、第二高压管路、导流部、混合部和喷嘴;导流部包括导流固定筒和套接于导流固定筒内部的气体输送通道,导流固定筒和气体输送通道之间预留有间隙,间隙内设有呈螺旋状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沿气体输送通道长度方向设置;导流叶片与导流固定筒内壁和气体输送通道外壁连接;第一高压管路与气体输送通道连通;第二高压管路与间隙连通;混合部包括混合腔,混合腔前端与间隙和气体输送通道连通;喷嘴设于混合腔末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减少磨料射流对喷嘴的磨损、提高磨料射流的工作效率。(56)对比文件温志辉;梁博臣;刘笑天.磨料特性对磨料气体射流破煤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第05期),第103-107页.左伟芹;卢义玉;夏彬伟;刘勇;葛兆龙.前混合磨料射流新型连续加砂系统设计与实验.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第02期),第328-33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54497.0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装置,用于对钻孔中的岩体进行监测,包括:集成杆,其伸入至所述钻孔中;径向调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集成杆上,且具有多个径向调节端;多个基座,其对应设置于所述径向调节端,且,所述基座上还采用弹性件连接有贴附件,所述贴附件中嵌入有第一应变片;以及测量仪,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集成杆,且至少能够测量其与所述贴附件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558483.6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河南理工大学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恒艺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志恒 , 李振华 , 陈亮 , 张军 , 王宏冰 , 张金虎 , 殷帅峰 , 邹全乐 , 张金贵 , 蔡峰 , 李春元 , 王蕾 , 高旭 , 赵志强 , 赵志研 , 闫大鹤 , 李瑞 , 张宏图
IPC: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1D21/02 , H04W64/00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矿瓦斯巡检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巡检任务,根据第一巡检任务生成包含多个子巡检任务的子巡检任务列表;所述子巡检任务包括离线巡检任务和在线巡检任务,所述离线巡检任务和在线巡检任务具有相同的巡检区间标识;所述离线巡检任务和在线巡检任务均包括巷道巡检路径和巡检项目,所述巷道巡检路径的巡检起始点和巡检结束点;根据网络质量执行子巡检任务列表内的子巡检任务,并根据子巡检任务的执行结果更新子巡检任务列表;所述巡检项目包括瓦斯信息和环境信息。本发明可以提升煤矿瓦斯巡检的效率和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49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0119396.X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用本安型瓦斯抽采管中的一种防止煤渣沉积的矿用放水器,包括筒体,筒体侧壁上部设有进水管,筒体另一侧壁底部设有排水管,筒体上部还设有密封上盖,上盖中心底部设有一个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两个通气孔,进气管道外套设有一个机械阀,机械阀侧壁上设上进气孔和下进气孔,筒体侧壁上部还设有进气口和平衡管,进气口和平衡管分别通过气管与机械阀侧壁上的上、下进气孔相连通,位于机械阀底部的进气管道上设有一个限位螺母,进气管道出气口通过轴承与T型管相连通,T型管底部中心焊接有一个导杆,导杆底部安装有叶轮,限位螺母与轴承之间还设有自动控制开关,本发明可有效防止煤渣、淤泥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64198.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刘勇 , 魏建平 , 陈长江 , 张慧栋 , 黄飞 , 李树清 , 张宏图 , 徐向宇 , 张志康 , 李兴 , 高梦雅 , 南勤聪 , 校朋伟 , 王定祥 , 何培昂 , 付睿 , 王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掘进技术领域,涉及利用粒子冲击和低压磨料射流协同破岩的无刀具隧道掘进机,包括空气压缩机、高压储气瓶、磨料罐、低压磨料空气射流喷嘴、真空泵、粒子仓、钻臂、液压系统、除渣系统、控制室等。利用全站仪定位测量,通过激光导向和传感棱镜测定设备坐标参数输入电脑确定相对位置,控制钻臂按照预设方案自动校准及进行低压磨料空气射流破岩切缝,卸载围岩局部应力,再控制钻臂进行高速钢珠粒子冲击破岩。在冲击破岩的间隙进行粒子装填及抽真空的准备工作,并通过转齿实现粒子加速管的替换使用。最后通过铲斗及星轮把碎石、钢珠粒子和磨料输送到传送带,通过震动筛网和磁性传送带回收磨料和钢珠粒子,实现无刀具隧道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106695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159885.3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前混合式脉冲磨料气体射流冲蚀方法及装置,包括空压机和与空压机连接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磨料罐底部通过进气管连接,磨料罐顶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叶轮式放料机构与排气管的进料支管连接;排气管一端与储气罐和磨料罐之间的进气管连通,另一端设有喷嘴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利用脉冲式磨料气体射流冲蚀靶体,以形成更好的磨料冲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41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1571846.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混合磨料气体射流破煤装置,包括钻进组件和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供风组件,供风组件包括罐体,罐体的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制冷装置,罐体的外壁中部设置供热装置,钻进组件包括钻机,钻机的钻杆进口连接高压管路,钻机的钻杆出口连接供料钻杆,供料钻杆包括磨料管道和套设于磨料管道内部中心的气体管道,本发明相比于前混合式磨料气体射流供料系统,采用混合腔内混合磨料和气体射流,避免了在井下应用时出现堵塞管道、磨损钻杆问题,并通过设计供料钻杆,将原有钻杆分为磨料管道和气体管道,在通入高压气体基础上配合磨料形成高压磨料气体射流,提高了破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27030.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登科 , 朱熹 , 尹彦波 , 袁修竹 , 白云 , 黄超 , 曹塘根 , 向航宇 , 陈聪 , 张宏图 , 夏玉玲 , 陈旭 , 蒋志刚 , 秦亚光 , 刘淑敏 , 李学龙 , 刘义鑫 , 王小兵 , 黄飞 , 张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层钻孔封隔一体化煤层瓦斯抽采方法,注浆前在封孔段周边的煤岩层中设置割缝,使各割缝均连通瓦斯抽采孔的封孔段;割缝的最佳数量按以下步骤确定:第一步骤是制作注浆煤岩试样;第二步骤是加载后CT扫描;第三步骤是图片处理得到裂隙率;第四步骤是利用Origin软件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渗透率与割缝数量的关系公式即公式二,以及裂隙率与割缝数量的关系公式即公式三;第五步骤是确定最佳割缝数量。发明人设定了由割缝数量与现场注浆煤岩层的裂隙率和渗透率的关系来确定割缝数量的技术思路,通过确定合适的钻孔注浆段割缝数量,兼顾注浆封堵效果与注浆层结构强度,实现相对最好的瓦斯抽采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