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41688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724768.9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二氢蒽类新化合物——脉络宁二氢蒽,化学名:2,3,6,7-四羟基-9,10-二甲基-9,10-二氢蒽(2,3,6,7-tetrahydroxy-9,10-dimethyl-9,10-dihydroanthracene),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该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脉络宁二氢蒽具有很好的抗炎活性,在1μM脉络宁二氢蒽剂量组抑制率分别达到68.43%、64.24%和61.19%,可用于制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86111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315017.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1/37 , A61K36/185 , A61P1/00 , A61P35/00 , A61K125/0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盐生植物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L.)Presl.)木脂素提取物和制备方法,以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抗癌和治疗免疫性肝损伤方面的应用。该木脂素提取物特征是含有一类结构新颖的香豆素并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含有Jatrocin B、臭矢菜素A、臭矢菜素C、臭矢菜素B、臭矢菜素D、或丁香树脂酚等成分,代表性化合物Jatrocin B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制备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或水提取,低极性溶剂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得到木脂素类化合物集中的活性部位。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及方法工艺简单,获得的海滨锦葵有效成分得率高、含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3836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99929.6
申请日:2014-08-1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天然药物领域,涉及海滨锦葵中的特异单体海滨锦葵素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炎症模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了所述的海滨锦葵素能减少炎症诱导的前列腺素E2的产生和一氧化氮的释放;动物实验发现,海滨锦葵素能抑制佛波酯刺激的小鼠耳肿胀。实验证实,所述的海滨锦葵素对炎症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制备防治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脓毒性休克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466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10434057.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J63/00 , A61K31/702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从盐角草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新齐墩果酸皂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医药领域中的用途,尤其在抑制磷脂酶A2(PLA2)活性和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104839.6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栽观赏乌蕨的孢子繁殖及养护方法。涉及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用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Ching)孢子繁殖孢子体并对孢子体进行养护。称100~200mg孢子,加100~200ml冷沸水,抽气1h,弃浮物和水液,加500~1000ml冷沸水成孢子悬浮液,每500ml悬浮液淋浇1~2m2基质,淋透冷沸水后盖上薄膜,置温度20~28℃、光强5000~20000Lx、光周期10~12h/d培养至长出孢子体。孢子体养护以竹叶腐殖土为基质,保持温度>10℃、光强10,000~50,000Lx、基质含水量85~90%、通风好,隔15~30d施竹叶腐殖土或茶叶残渣。本发明繁殖的乌蕨孢子体,可提供观赏和药用植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07840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607483.3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73 , A61P1/08 , A61P11/14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枇杷叶干燥粉碎;(2)用乙醇或甲醇为溶剂提取枇杷叶干燥粉末,将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膏用80-90%乙醇或甲醇溶解,过滤或离心除去不溶物,得到醇溶液;(4)取活性炭装柱,将步骤(3)得到的醇溶液上样,用乙醇或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5)将步骤(4)收集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物;或将步骤(4)收集的洗脱液浓缩至醇浓度为20-50%,放置6-12小时,过滤,将沉淀物干燥,得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物。该方法制得的枇杷叶总三萜酸含量高,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074259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710020528.5
申请日:2007-03-0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J63/00 , A61K31/704 , A61P29/00 , A61K36/35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其特征是通过水或有剂溶剂的化学方法,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常藤皂苷类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被命名为灰毡毛忍冬皂苷丙。该化合物通过体外抑制PLA2的试验以及对小鼠耳廊二甲苯炎症试验,对角叉菜胶制备大鼠气囊滑膜炎炎症模的影响试验,证明灰毡毛忍冬皂苷丙在医药领域中具有PLA2抑制剂和抗炎药物的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029069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21374.1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J1/00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K36/704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白首乌中分离的抗肿瘤化合物开德苷元3-O-β-磁麻糖苷,分子式C37H50O10。经多种理化鉴定手段,确定该化合物结构,经过检索确定其为一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子宫颈癌HeLa等11种人肿瘤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为研制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利用江苏省地产药材——白首乌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94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616006.5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471/1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硫杂吴茱萸次碱化合物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吴茱萸次碱为原料进行结构修饰,获得一类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低毒的硫杂吴茱萸次碱衍生物,尤其对人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正常人体细胞,如人肺成纤维细胞毒性较小。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及其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153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38008.3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杀菌剂及其配制方法。该杀菌剂是由野甘菊全草经提取加工而成。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例为:小白菊内酯5~20%以及水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水乳剂,稀释后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病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小斑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适合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制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