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732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321499.0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405/14 , A01N43/40 , A01P7/04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菌杀虫农药中的用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抗菌杀虫农药中的用途,所用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如摘要附图所示,命名为1β‑乙酰氧基‑6α‑[(‑N‑甲基‑2‑吡啶酮‑5‑基)甲酰氧基]‑8β‑烟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其特征是以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se Rehd.)茎叶为原料,通过天然产物化学方法提取分离获得。该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对小菜蛾、菜青虫、玉米粘虫、斜纹夜蛾、银纹夜蛾、豌豆蚜虫、水稻二化螟、水稻三化螟、二十八星瓢虫害虫均有显著抗虫效果,作为杀菌剂对油菜菌核、小麦纹枯菌、小麦赤霉菌、草莓灰菌有显著杀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42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11366.6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G01N30/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大戟醇快速鉴别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续随子醇提液回收溶剂后的上层部分进行碱水解、中和、萃取,挥干溶剂后加甲醇溶解;2)取上清液照薄层色谱法实验,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3)取出薄层板,吹干,喷以显色剂显色,加热至条带清晰;4)将薄层板置于365nm下进行观察,可见巨大戟醇为浅蓝色斑点,其他物质为橙黄色、青色、粉红色斑点。本发明具有高效、简便、准确、可靠的优点,填补了巨大戟醇特异性快速检测鉴别方法的空白,可用于巨大戟醇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89291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11803.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471/14 , A01N43/90 , A01P1/0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14 , A01N4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1个具有农药用途的天然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去氢吴茱萸碱的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提供了用吴茱萸属(Evodia)植物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Dode)Huang)、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 var.bodinieri(Dode)Huang)、华南吴萸(E.austrosinensis)、臭辣吴萸(E.fargesii)及臭檀吴萸(E.daniellii)的鲜(或干)果实的提取、分离、纯化去氢吴茱萸碱的生产工艺。本发明还涉及对该化合物抗农业病原真菌、细菌的活性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对农业病原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19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394933.8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311/36 , C07D311/40 , A61K31/352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碱蓬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其化学名:7,2′‑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酮(7,2′‑dihydroxy‑5,6‑dimethoxyisoflavone),结构式如下所示。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该化合物对LPS,ConA诱导的免疫增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碱蓬黄酮乙具有很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免疫力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14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01690.8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 C12P33/00 , C12P3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参属植物提取物生成珍贵稀有人参皂苷制备方法及用途。包括以下步骤:将人参属植物切片或粉碎后采用溶剂回流提取,过滤提取液后,将提取液浓缩得到浸膏;对浸膏采用脱农残和脱重金属处理;制取人参二醇组皂苷,浓缩干燥成粉末后灭菌,然后冷却至一定温度;将经灭菌的人参二醇组皂苷粉末与发酵菌种混匀,用无菌液体培养基和蒸馏水调节水分,充分混匀后密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发酵得到人参二醇组皂苷发酵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量获得稀有并具有抗肿瘤和抗抑郁活性物质珍贵稀有人参皂苷。
-
公开(公告)号:CN105497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58404.6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A61K36/37 , A61P29/00 , A61K127/00 , A61K1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7 , A61K2236/33 , A61K2236/331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A61K2236/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永瓣藤提取物,是由扁蒴藤素、雷公藤酚A、美登木酸、雷公藤红素、卫矛酮、木栓酮等三萜成分组成的有效部位。其特征是以植物永瓣藤( Monimopetalum Chinese Rehd. )茎叶为原料,甲醇、乙醇或含水醇类提取,过滤、浓缩至小体积,加少量水悬浮后用大孔树脂柱层析,收集80~100%醇洗脱部位即得总三萜部位。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合理,并且对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和一氧化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小鼠体内急性炎症引起的肿胀、渗出和慢性炎症的肉芽增生有抑制作用,为永瓣藤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用药方面,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5423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87768.7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吲哚甲烷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尤其在抗菌核病、灰霉病、纹枯病、叶斑病、恶苗病和稻瘟病等方面的应用。其化合物结构由下列通式(Ⅰ)表示。该类双吲哚甲烷化合物能有效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扩展了双吲哚甲烷化合物的用途,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2469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110284742.8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P39/06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其特征是通过水或有机溶剂的化学方法,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新忍冬绿原酸酯皂苷,命名为Lonimacranthoide VI。该化合物可体内外抑制环氧化酶I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且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证明Lonimacranthoide VI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制备抗肿瘤药物和抗氧化剂的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1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4933.8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D311/36 , C07D311/40 , A61K31/352 , A61P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36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碱蓬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其化学名:7,2′-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酮(7,2′-dihydroxy-5,6-dimethoxyisoflavone),结构式如下所示。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该化合物对LPS,ConA诱导的免疫增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碱蓬黄酮乙具有很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免疫力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46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10284745.1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PC: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皂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其特征是通过水或有机溶剂的化学方法,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新忍冬绿原酸酯皂苷,命名为Lonimacranthoide VII。该化合物低浓度可体内外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9活性,抑制肿瘤转移;高浓度具有较强细胞毒活性,抑制肿瘤增殖,证明Lonimacranthoide VII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制备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