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8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30642.5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运行时,提水增氧段,推动前端深水区中层水到养殖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流的带动下,移向吸污段;在后挡墙作用下,部分残饵粪便沉淀在吸污段,沉淀下来的残饵粪便,被吸污泵吸到集污池,集污池沉淀后,上清液排回净化区,沉淀固体物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养殖区后的深水区、河道和光伏发电区,进行净水渔业,在水中投放鱼类进一步吸收水中的悬浮物;在集污池进行浮床种植中草药。本发明既保留了“渔光一体”的“绿色能源”和对土地立体复用的两大优势,又发挥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绿色渔业”的优势。

    一种趋光洄游性鱼类鱼苗网箱生态培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094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1733.6

    申请日:2015-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刀鲚、美洲鲥及暗纹东方鲀等具有趋光性的重要洄游性鱼类鱼苗网箱生态培育方法,包括选择老土池,干塘、消毒;老土池注水并肥水,培育趋光的浮游生物;设置带光源的网箱,肥水后的5-7天,将孵化后5-8天的趋光洄游性鱼类平游鱼苗放入网箱;育苗期内,在夜间用光源诱集趋光的浮游生物,当趋光洄游性鱼类鱼苗长至1.5cm-2.0cm时撤除网箱,将夏花鱼种继续在土池培育等步骤。本发明充分利用洄游性鱼类鱼苗及轮虫趋光特性,采用灯光诱集轮虫,鱼苗开口成活率高、生长快。网箱集约化育苗保证了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可避免轮虫的浪费,可提升刀鲚、美洲鲥及暗纹东方鲀等重要洄游性鱼类集约化育苗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鱼苗质量。

    一种刀鲚鱼种的运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735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369485.8

    申请日:2011-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鲚天然鱼种或者人工繁育鱼种的运输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运输刀鲚鱼种配套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运输季节的选择、配备盛放鱼种的容器及运输用水的盐度,其特征是不进行充氧并添加8‰~10‰盐度长江水或原塘水运输,水箱的水位占容器容积的3/4左右,鱼种规格为8~15厘米的鱼种,鱼种运输密度为1.5g/L左右,运输水温15℃~22℃,运输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宜。本发明适用于刀鲚鱼种的运输,运输成活率95%以上且方法简便易掌握。

    一种暗纹东方鲀个体标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2433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31328.5

    申请日:2013-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暗纹东方鲀个体标记的方法,首先将PIT标记和注射器进行消毒,将暗纹东方鲀麻醉,然后将消毒过的标记置于注射器针头中,注射器针头从暗纹东方鲀背鳍基部后缘刺穿皮肤,紧贴皮肤内侧向腹腔方向进针,将标记推入暗纹东方鲀皮下与肌肉之间,抽出针头。该方法能提高标记的保留率,标记不易脱落,标记过程中对鱼体损伤程度小,不会影响鱼的正常活动。标记规格为8~10g,为暗纹东方鲀尽早标记,获得进行选择育种所需的精确的生长数据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种刀鲚苗种池塘培育中敌害防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183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3150.4

    申请日:2013-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刀鲚苗种池塘培育中敌害防治的方法,在刀鲚人工授精的前1-2天,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组成的消毒药物进行彻底消毒清塘;对注入刀鲚育苗池的水源进行水质调控及过滤处理;在刀鲚育苗池的四周及上方装设敌害生物防护装置;敌害生物防护装置由钢管桩体、主线、钢丝绳及胶丝网构成,该方法通过药物彻底消毒清塘、进水严格过滤及敌害生物防护装置的设置、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敌害生物的滋扰,提高了育苗成活率,为刀鲚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及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的可靠保障,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一种暗纹东方鲀苗种与似刺鳊鮈苗种的池塘混合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41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5827.7

    申请日:2012-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暗纹东方鲀苗种与似刺鳊鮈苗种的池塘混合培育方法,在池塘内放养四月初人工繁殖似刺鳊鮈苗种与四月底培育的暗纹东方鲀苗种进行池塘混合培养。然后采用轮虫→红虫→配合料的驯食步骤,直至直接转投暗纹东方鲀开口配合料。同时对整个培育过程进行日常管理。本发明方法对暗纹东方鲀鱼种的养成规格、单产、成活率等与主养没有明显差异。在无须增加饲料成本和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似刺鳊鮈不仅可以利用暗纹东方鲀残饵,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也能充分摄食水体底层的天然饵料,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增加综合产出,极具推广价值。成功开辟暗纹东方鲀苗种、似刺鳊鮈名优鱼类的高效规模化养殖的一条新途径。

    一种养殖水域区域饵料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910572395.5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水域区域饵料投放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以浮板(1)作为水中载体,通过基于轴承(4)、贯穿浮板(1)表面的传动杆(2)的自由转动,应用位于水面以下、对接传动杆(2)的导流板(3)实现水中水流波动方向的检测,以水流波动方向获得水生动物所在方位的定位,再应用随传动杆(2)转动的旋转板(5),以及旋转板(5)上表面相对导流板(3)位置进行设置的供料管道(6),使得供料管道(6)的出料端始终指向水生动物活动方向,最后应用风机(7)的驱动,针对储料仓(8)中经漏斗(9)落于供料管道6)中的饵料进行吹动,使得饵料由供料管道(6)的出料端,向着水生动物活动方向进行投放,如此实现了饵料的精准投放,大大提高了饵料投放的工作效率。

    一种蟹鱼立体混养的养殖组件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164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08440.1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鱼立体混养的养殖组件。涉及水产混合养殖技术领域,设置在池塘中,池塘的中心设置中心台田,池塘的四周边缘位置设置池塘护坡,中心台田和池塘护坡之间设置池塘环沟,包括: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设置多个,每个框架式结构均包括立柱、网箱和镂空层板,立柱设置四个,四个立柱插入池塘环沟内,每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横杆进行连接,镂空层板设置在四个立柱之间,网箱设置在镂空层板上,网箱通过固定绳与立柱连接,四个立柱围合设置在网箱的四周并与网箱间隔一段距离。本申请在不增加水体负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且易于拆装,效果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