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1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86253.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道单点泥沙冲淤实时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包括泥沙冲淤探测棒、分布式感温光纤解调仪、加热模块及分析控制模块;泥沙冲淤探测棒是由光缆缠绕在硬管上后,再用探测棒保护膜封装制成;光缆包括并行设置的光纤和加热线缆;光缆在硬管上缠绕后引出,光纤的末端与分布式感温光纤解调仪连接,分布式感温光纤解调仪可单端测量光缆沿程温度,将光缆沿程温度数据传输给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可对传输来的光缆沿程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泥沙冲淤情况;加热线缆的末端与加热模块连接,加热模块可接收分析控制模块发出的加热控制信号,对加热线缆进行加热。本发明具有可远程、实时、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87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45218.5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网结构生态护滩方法,该方法包括:(1)护滩植被的选择;(2)土壤微地形再塑栽植;(3)施加水肥性缓释微生物制剂;(4)科学管理共四个部分;主要由芦苇根茎、耐淹灌木、细柳条组成三角格网的植物网结构主体,采用土壤微地形再塑栽植方法,并施加水肥性缓释微生物制剂和科学管理方法形成的生态工程方法。本发明考虑应用了大型水生植物强大的根系扩殖能力、高抗拉强度特性,及耐水淹植物的生理生态习性,综合利用发挥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自我构建和物种的互利共生作用,本发明固土效率高、景观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可广泛应用到江河湖泊出露滩地的守护生态工程中,提升滩地地质结构稳定和生态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853524.X
申请日:2022-07-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限制性航道中可消浪集鱼的腔体‑植被护岸结构设计方法,在限制性航道的岸坡引入腔体‑植被于一体的生态断面结构形式;所述腔体迎水面为上设有若干贯通圆孔的插板,使迎水面通透。利用船舶航行模型试验,根据腔体内紊动能和鱼类的偏好紊动能范围,确定最佳腔体透空率;以及根据不同密度植被的消浪效果,确定最佳植被密度。采用本发明方法设计的生态护岸结构兼具消浪和集鱼功能且适用于限制性航道,该结构可有效减小限制性航道船行波对护岸带来的冲刷,并具有集鱼效果,大幅度增加其生境效应,为类似限制性航道的生态护岸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73133.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Inventor: 吴攀 , 陆永军 , 宋云涛 , 陈康 , 徐雪鸿 , 陆彦 , 黄廷杰 , 左利钦 , 秦一飞 , 王堂中 , 姜倩 , 周曹宇 , 杨涛 , 王睿 , 谢金超 , 胡啸宇 , 张高斌 , 房洪旭 , 史明洋 , 李寿千 , 刘怀湘 , 朱明成 , 莫思平 , 王志力 , 侯庆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岸坡防护组件、岸坡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中,上模块呈倒“山”字形结构,下模块为可与上模块可插接的正“山”字形结构,且下模块配有一体式基座板。通过上、下模块组合快速构建岸坡,可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力学稳定性高。拼装完成后,可形成稳固的整体式岸坡结构,达到良好的抗冲刷、护坡效果。上、下模块上开设的透水孔有利于保证水-土连通性,对生态友好,有利于岸坡生境的重建。上模块和下模块间的插接配合结构有利于出现岸坡崩退、突然坍塌等情况时,进行快速地护坡防护构建,于风险应急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9101.6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测量非生物颗粒态磷和生物颗粒态磷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取目标水体水样;步骤b:用分光光度法测量目标水体水样的总磷含量X;步骤c:测定总磷含量X之后将目标水体水样通过μm级滤纸过滤,再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过滤后初始溶解性总磷含量Y;步骤d:将测定总磷含量X之后的目标水体水样放在超声波破碎仪器中,超声一段时间,将目标水体水样通过μm级滤纸过滤,再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过滤后水的溶解性总磷含量Z;步骤e:计算非生物颗粒态磷含量P1和生物颗粒态磷含量P2:P1=X-Z;P2=Z-Y;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科学、准确定量测定非生物和生物磷组分的缺点,同时也解决现有藻类磷测量方法不能应用到野外水体磷含量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74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952279.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水沙生系统仿真模拟方法,涉及地球科学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人水沙生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对子系统进行内部解析,辨识出符合预定条件的指标;解析各指标间的耦联关系,构建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利用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模拟计算各指标的变化,根据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调整辨识指标;设定未来情境下输入端指标变化后的数据,导入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分析预测人水沙生系统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发展态势。该发明可为江河流域系统分析与发展预测提供系统性研究技术方法,具有操作指导性强、异类系统可耦合计算等特点,适用于江河流域人类社会发展、水沙输移和生态系统关系的仿真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2279.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水沙生系统仿真模拟方法,涉及地球科学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人水沙生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对子系统进行内部解析,辨识出符合预定条件的指标;解析各指标间的耦联关系,构建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利用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模拟计算各指标的变化,根据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调整辨识指标;设定未来情境下输入端指标变化后的数据,导入人水沙生仿真系统结构,分析预测人水沙生系统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发展态势。该发明可为江河流域系统分析与发展预测提供系统性研究技术方法,具有操作指导性强、异类系统可耦合计算等特点,适用于江河流域人类社会发展、水沙输移和生态系统关系的仿真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6023.8
申请日:2024-06-03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感潮鹅头型分汊河段排体防护后河床冲淤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涉及航道整治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区域划分计算网格;建立河段水沙物质传输模型,率定计算河段糙率参数;确定有排体防护河段河床冲淤变形计算所需的水位、流量、含沙量边界条件;标记网格节点;分层计算有、无排体防护区域的河床冲淤变形;计算各节点冲淤层的冲淤厚度;判定冲刷坑的发展位置,动态调整排体边缘节点标识;上述过程迭代计算。本发明可实现排体防护后感潮鹅头型分汊河段河床冲淤变形的数值模拟,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定量评估排体侵蚀防护效果,为感潮鹅头型分汊河段排体防护后河床冲淤变形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0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15959.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消浪礁体,包括,空心礁体,其上设置有消浪面板,所述空心礁体上还开设有楔形槽;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空心礁体上的定轴部件,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定轴部件外侧的凸轮部件。随着凸轮部件的继续转动,远推段开始接触挂连机构,从而推动挂连机构,使得挂连机构向横梁方向移动,从而和横梁相扣,从而将空心礁体和堤坝相连,因此只需要转动即可完成将相邻的礁石相邻且将礁石固定在堤坝的前方,该礁体起到消浪护岸效果,同时给底栖生物提供保护,营造了良好的底部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665876.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
Inventor: 吴攀 , 陆永军 , 曾华荣 , 陆彦 , 王淮 , 李寿千 , 王海鹏 , 黄廷杰 , 左利钦 , 谢亿秦 , 黄海鸥 , 彭广益 , 刘怀湘 , 王志力 , 朱明成 , 莫思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的方法,属于环保工程与水污染处理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相关参数开始向模型中加注标记物;S2、持续实时测量标记物余量值和模型水体中标记物浓度值C测,并依据这两个值确定是否要加注标记物;如要加注标记物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S3、根据C测实时调整标记物加注流量,并对加注的标记物进行三维导流和涡流旋转扩散,所述三维导流用于使标记物在模型水体中扩散均匀,所述涡流旋转扩散用于加快标记物的扩散速度;S4、判定C设与C测的差值是否为零,如果为零,终止标记物加注;否则补充标记物并返回步骤S2;本发明能高效、精准的向污染物扩散模型中加注可溶性标记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