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97648.9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N3/12 , G06F119/14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头灵敏度分析的驾驶室刚度模态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FE‑Concept软件,从驾驶室有限元模型中截取所需接头,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找出接头结构的关键控制因素;其次以弹性模量为设计变量进行接头灵敏度分析,确定对驾驶室刚度模态影响较大的接头结构,同时选用第三代遗传算法,对驾驶室进行多目标优化;最后利用TOPSIS算法,从帕累托前沿解中选取更符合实际需求的驾驶室刚度模态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在驾驶室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驾驶室刚度模态均有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380948.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频响函数的复杂构件惯性参数获取方法,先通过传感器规格参数确定的质量、质心位置,在待测刚体上建立参考坐标系、质心坐标系,传感器布置于待测刚体参考点和据测试装置几何参数确定的响应点,确定坐标转换矩阵,通过基点法确定激励力下整个刚体角加速度,采用基点迭代法确定其余各个传感器质心坐标,进而确定相对于响应点的参考点加速度和相对于参考点的质心加速度;然后用力的平移和质心定理确定质心坐标及整体刚体质量,考虑传感器附加质量,计算待测刚体质量;最后采用力沿作用线平移、动量矩理、定轴转动惯量和转动惯量平移定理确定整个刚体绕质心轴线的转动惯量,考虑传感器附加转动惯量,计算待测刚体转动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80948.6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频响函数的复杂构件惯性参数获取方法,先通过传感器规格参数确定的质量、质心位置,在待测刚体上建立参考坐标系、质心坐标系,传感器布置于待测刚体参考点和据测试装置几何参数确定的响应点,确定坐标转换矩阵,通过基点法确定激励力下整个刚体角加速度,采用基点迭代法确定其余各个传感器质心坐标,进而确定相对于响应点的参考点加速度和相对于参考点的质心加速度;然后用力的平移和质心定理确定质心坐标及整体刚体质量,考虑传感器附加质量,计算待测刚体质量;最后采用力沿作用线平移、动量矩理、定轴转动惯量和转动惯量平移定理确定整个刚体绕质心轴线的转动惯量,考虑传感器附加转动惯量,计算待测刚体转动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184420.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轻量化优化方法,采用SFE‑Concept、HyperMesh、Isight、Optistruct、Ls‑Dyna联合仿真优化方法,以汽车轻量化为主,兼顾汽车被动安全性,完成驾驶室白车身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以车身质量最小、弯扭刚度最大为目标,以驾驶室低阶弯扭模态频率、侵入量为约束,板件厚度为设计变量,通过重新调整板厚使各个关键变量实现最优组合。与优化前相比:驾驶室车身质量减轻了24.3kg,轻量化率达7.93%,一阶弯曲模态频率提升10.54%,弯扭刚度、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基本不变,优化后驾驶员最小生存空间均大于0,满足碰撞法规要求。该优化方法在保证驾驶室静‑动态性能的同时完成了轻量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069225.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梁截面的商用车驾驶室多目标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SFE‑Concept软件建立了商用车驾驶室隐式参数化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够快速完成任意方案的修改且修改后依旧保持良好的拓扑关系,也可在调整后快速生成满足拓扑关系的高质量网格。针对试验设计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方法优化了整体流程,提出结合HyperMorph进行灵敏度分析、相对灵敏度分析,在试验设计之前筛选出关键变量,大大减少试验设计运行时间,提升优化效率。针对普通近似模型拟合精度较低的问题,构建了响应面‑径向基混合近似模型,提升了拟合精度,使得五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值都在0.9以上,达到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31335.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熵‑灰色关联法的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商用车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案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将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车身结构优化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层次熵‑灰色关联法的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法。首先通过试验验证驾驶室隐式参数化模型精度;其次结合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以厚度、截面为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相对灵敏度分析;然后选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进行试验设计;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驾驶室结构优化,并利用层次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合理、有效评价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法能成功筛选出更符合用户偏好的驾驶室结构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89872.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响函数质量线的惯性参数测量平台及方法,该平台包括支撑架、平衡平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力锤、数据采集器和显示器,平衡平台通过柔性绳平水悬吊在支撑架内,待测结构件放置在平衡平台上,若干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根据测量需求分别布置在待测结构件上,力锤用于向待测结构件施加激励,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力锤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还与显示器连接,用于显示所采集到的数据;该平台调平衡操作简单,可自行拆卸扩展;借助测量平台几何参数可精确激励点和响应点坐标,无需三维坐标仪反复测取,实验平台惯性参数和误差可知,在计算待测构件的惯性参数时,可提升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4040484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20178989.0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1M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响函数质量线的惯性参数测量平台,该平台包括支撑架、平衡平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力锤、数据采集器和显示器,平衡平台通过柔性绳平水悬吊在支撑架内,待测结构件放置在平衡平台上,若干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根据测量需求分别布置在待测结构件上,力锤用于向待测结构件施加激励,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力锤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还与显示器连接,用于显示所采集到的数据;该平台调平衡操作简单,可自行拆卸扩展;借助测量平台几何参数可精确激励点和响应点坐标,无需三维坐标仪反复测取,实验平台惯性参数和误差可知,在计算待测构件的惯性参数时,可提升测量精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