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7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52193.4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非接触式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装置及方法,该评估方法通过将电容耦合心电图(CCECG)和电容耦合阻抗容积率(CCIPG)两路信号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建立数学模型实现,解决了单一特征源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无法全面反映心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的局限性,其特征是:它由CCECG、CCIPG信号采集模块1、信号预处理模块2、脉搏波传导时间(PWT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参数提取模块3、测试者基本信息录入模块4、阻抗血流图参数提取模块5、中心动脉血压提取模块6、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模块7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预测,实现相关疾病的评估,辅助医生的诊断,从而提升受测者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认识,可广泛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透射与反射可切换超透镜太赫兹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8595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52182.1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超材料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透射与反射可切换超透镜太赫兹器件,基于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设计了一种工作模式可以切换的超透镜,单元结构从下到上由金、聚酰亚胺、二氧化钒、聚酰亚胺、金共五层组成,超表面在将入射的x极化波转换为y极化波的同时实现了波束聚焦。通过温度改变二氧化钒的电导率,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态时透镜处于透射工作模式,波束聚焦于L=1391 um处;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透镜处于反射工作模式,波束聚焦于L=1472 um处,与预设焦距接近。本发明在不改变结构参数下,实现了透镜工作模式的切换,解决了传统金属透镜功能单一的问题,使其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

    一种宽带吸收与四波段吸收可切换的太赫兹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7712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04195.0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超表面功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吸收与四波段吸收可切换的太赫兹器件,包括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二氧化钒相变环形层、上部聚酰亚胺介质层、金属图案层、二氧化钒薄膜层、下部聚酰亚胺介质层和金属底层复合而成。所述金属图案层由L条形图案,十字形图案和正方形图案构成。通过外部激励改变二氧化钒电导率,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起宽带吸收作用,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态时起四波段吸收作用,且都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的特点。本发明可以实现同一器件的不同功能切换,解决了现有太赫兹器件一旦制成其性质就被固定且不可调谐的缺陷。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双功能可切换太赫兹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7317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70126.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波段超表面功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钒双功能可切换太赫兹器件,包括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二氧化钒环形图案层、上部二氧化硅介质层、工字型金图案层、二氧化钒薄膜层、下部二氧化硅介质层和金衬底层复合而成。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超表面实现宽带吸收功能;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态时,超表面实现反射式线偏振转换功能。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将宽带吸收器与反射式线偏振转换器这两种功能器件特性集成到一个超表面结构中,实现同一器件的不同功能切换,同时在宽带吸收时具有偏振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的特点,解决现有太赫兹器件功能单一且不可调谐的缺陷。

    基于强化学习的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1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45860.8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包括基于栅格法、图论中的无向图方法和芯片约束条件,建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数学模型;获取设定的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初始参数、算法迭代的目标次数Max、信息共享时间Tx,建立每个测试液滴相应的Q表;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更新规则函数、贪婪函数以及禁忌矩阵选择测试液滴的下一个电极;基于判断条件,输出目标测试时间和测试液滴的目标路径。通过多液滴并行在线测试,提高测试液滴的利用率,减少测试液滴的能耗问题,使得测试液滴在较短的时间内,优化测试路径,完成芯片的故障检测,保障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