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药质粒诱导转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654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1589.4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药质粒诱导转移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供体细菌的转运操作精度,并便于耐药质粒进入受体细菌细胞的耐药质粒诱导转移装置。一种耐药质粒诱导转移装置,包括有操作台、第一放置架、滑轨和显微镜等,操作台左部上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架,操作台左前部上侧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显微镜。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电动推杆控制移液器进行移动对供体细菌进行吸取转运,再通过加热罩和降温罩相互配合对混合后的细菌进行热冲击,能够达到提高对供体细菌的转运操作精度,并便于耐药质粒进入受体细菌细胞的效果。

    一种用于东方鲀养殖的多功能网箱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7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46543.4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东方鲀养殖的多功能网箱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到养殖设备领域,其包括网箱漂浮架,所述网箱漂浮架上安装有渔网和固定架,所述网箱漂浮架上固定套接有充气气囊和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本发明中,通过充气气囊的设置,在大风大浪的天气,充气气囊能够自动充气展开,增加网箱的浮力,可以有效的避免网箱的沉没,在充气气囊展开后,两个帆布能够闭合起来,来将网箱的口部遮挡起来,这样可以避免东方鲀借助水位上涨,从网箱的上部逃逸,进一步的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不需要人工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大风大浪天气时,人工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使得网箱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一种大叶落地生根种植方法和植物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19067.7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一种大叶落地生根种植方法和植物修复系统,其主要涉及植物栽培和重金属修复领域。该方法通过对土壤透水性处理、对大叶落地生根进行前期培养、个体选择以及种植培养,实现短期内高效修复重金属铅锌污染土壤的效果。该植物修复系统通过对种植培养后的大叶落地生根母体植株上的幼苗进行刺激,实现了大叶落地生根的循环式植物修复;通过设置可拆卸和可拼接的栅栏条,使得修复系统的工况适应性大大提高,便利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降低了大叶落地生根在植物修复过程中的成本;通过设置结构合理的大叶落地生根种植装置及其监测系统,在监测和满足环境要求的同时,对生长能力较差的大叶落地生根幼苗进行淘汰,提高了植物修复效率和效果。

    鱼类行为监测系统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3271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315766.6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鱼类行为监测系统。所述鱼类行为监测系统包括鱼缸、风机、摄像头、温控件、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温控件嵌设于鱼缸外壳的中空结构的空腔内,发光件设置于鱼缸的内周壁,紫外线光源设置于鱼缸的开口的上方,风机设置于鱼缸的开口处且风机的出风口朝向鱼缸中的水面,摄像头位于所述鱼缸的外部,以对鱼缸中的鱼类进行拍摄。温控件能够对鱼缸中的水体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能够对鱼缸中的水体进行照射以模拟太阳光的照射,风机用于控制鱼缸水面的气体流速以模拟自然风的流动。通过鱼缸、风机、温控件、发光件和紫外线光源的互相配合,能够模拟出环境参数可控的鱼类生存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东方鲀养殖用的水循环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68695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1479993.1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东方鲀养殖用的水循环处理设备,涉及到水产驯化、育种和养殖设备领域,其包括底箱和多个过滤盒,所述底箱的顶侧活动安装有多个过滤箱,多个过滤箱堆叠放置,多个过滤盒分别活动安装在多个过滤箱内,多个过滤箱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锥形桶,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所述过滤箱的顶侧安装有顶盖,顶盖的顶侧安装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上连接有初滤箱,初滤箱上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过滤箱的堆叠设置,能够在不同的过滤箱内安装有不同过滤芯材的过滤盒,这样能够实现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组合,这样能够实现批量的生产,从而有效的降低东方鲀饲养时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种小型卵胎生鱼类初孵仔鱼的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58334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977176.9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卵胎生鱼类初孵仔鱼的收集装置,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孵化杯和过滤器,过滤器包含一个隔离网和一个收集网,隔离网可嵌套于收集网内。隔离网和收集网底面和侧面均为滤网结构,上端有亚克力环形浮圈。隔离网为粗滤网结构,仔鱼可顺利通过且母鱼不可通过;收集网为细滤网结构,仔鱼和母鱼均不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网状结构的过滤体分离母鱼和初孵仔鱼,收集方便,有效避免初孵仔鱼被母鱼吞噬,收集的仔鱼存活率高,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型卵胎生初孵仔鱼的收集。

    一种大叶落地生根种植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28253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240668.9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一种大叶落地生根种植装置及系统,其涉及植物栽培和重金属环境保育及修复领域,该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和可拼接的栅栏条,使得装置的工况适应性大大提高,便利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降低了大叶落地生根在植物修复过程中的成本;通过设置监测系统对生长能力较差的大叶落地生根幼苗进行淘汰,提高了植物修复效率和效果;通过设置带有孔的透明遮盖,在方便对植物进行生长特征观察的同时,也满足了大叶落地生根植物在不同环境下对于透气性、光照条件以及水分条件的合理要求;通过对装置本体和底座合理的材质及结构设计,使得种植装置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更加均衡,使用寿命也更长;通过设置溢水口,保证装置内土壤水分处于适量合理的范围内。

    自循环河流生态模拟监测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7287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716020.4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河流生态模拟监测装置及系统。其中,水循环组件与可视槽体连接,控制器与水循环组件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循环组件的工作状态。水动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可视槽体内,控制器还分别与水动力检测组件及监测终端电性连接。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水动力检测组件获取可视槽体内的水的流量数据,并将所述流量数据反馈至所述监测终端,以便所述监测终端将所述流量数据进行显示。即可精准地改变水动力条件及水质环境因子,以获得准确的观测或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的结果。节约研究耗时及人力物力。可实现连续长期在线监测,保证实验数据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对环境的研究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鱼类绝对繁殖力快速统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164000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2469069.1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绝对繁殖力快速统计装置,其包括透明的统计箱,统计箱内设置有水平的计数板,计数板为透明的材质,计数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鱼卵槽,计数板的下方设置有光源;计数板的上方设置有分卵器,统计箱的顶部设置有拍摄计数板的摄像头,统计箱的上端设置有倒卵口。本方案用于对鱼卵的颗粒进行计数,后期在统计鱼卵数量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图像进行计数;刮板上升避免妨碍摄像头拍照。本实用新型能加快鱼卵计数的速率和效率,操作方便,鱼卵在计数板上分配均匀,拍出的图像成像清晰,能有效降低干扰。

    一种小型鱼类的低温显微解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04574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2257301.5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鱼类的低温显微解剖装置,涉及到显微解剖设备领域,其包括保冷箱体、实验用鱼和体视显微镜,所述保冷箱体放置在体视显微镜上,所述保冷箱体的顶侧为开口设置,所述保冷箱体的底侧内壁上安装有多根支撑柱。在本实用新型中,解决了在显微镜下解剖小型鱼类时固定和解剖困难的问题,解剖过程中鱼体处于低温环境,可有效缓解解剖过程中组织器官变质或生物分子降解的速度,提高样品的精确性,使用操作简单快捷,降低对解剖员的速度要求;透明薄膜方便更换,利于解剖剩余鱼体组织的收集和清理,可避免不同鱼体样品的交叉污染以及血液水渍汪集;结构小巧轻便,易于携带,可用于室内或野外鱼体解剖实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