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27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32205.7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9B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共享的流体静力学实验平台。包括可电脑操控的流体静力学实验装置、服务管理器以及用户终端;所述可电脑操控的流体静力学实验装置包括:大水箱、小水箱、泄水降压电磁阀、连通大气电磁阀、密封水箱电磁阀、液位计、实验台、摄像头、加压泵、真空泵、真空表、压力变送器、U型测压管、连通管、真空测压管、测压管、触摸屏电脑和PLC控制系统。本发明解决了高校开设流体静力学演示实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合理利用资源,为国内缺乏该实验条件的中高校的相关专业服务,扩大受益人群范围。使得有关实践环节的相关实验也能通过共享远程实验,得以实现。可解决仿真模拟实验缺乏真实体验的问题等,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共享教育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82308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14841.0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共享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共享教育的给水管网远程实验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给水管网综合实验装置、管理服务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给水管网综合实验装置包括立体管网设备、执行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工控机,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设置于立体管网设备上,所述执行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分别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显示屏和操作设备,所述显示屏和操作设备分别与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实验资源的社会共享,弥补了共享教育实践环节的不足,充分突现了共享教育的特色。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16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596290.0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树-氯化钙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1)将桉树原料清洗、干燥、粉碎过30目筛。(2)按桉树粉末:CaCl2的质量比为1:(2~4)分别称取后放于容器中,按1g桉树粉末加10mL去离子水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匀后置于80℃的恒温振荡器浸渍4-7小时,振速为120-180r·min-1。(3)在80℃烘干8-12小时,放入500-700℃温度的马弗炉中,恒温40-80分钟。(4)用体积百分比为10%的盐酸浸泡12-1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pH为6-8。(5)将产物放到11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8-12小时至恒重,冷却后粉碎过100目筛,即得到桉树-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本发明工艺简单,费用低,原料丰富,经过工艺控制,大幅提高了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能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水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642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96919.1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63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硅酸铁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1)室温下称取7.10-11.84g Na2SiO3·9H2O于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调节pH=5.5,搅拌、静置,即得聚硅酸溶液;(2)称取2.50-6.00gZnSO2.7H2O和2.50-6.00g的Fe2(SO4)3用蒸馏水溶解,加入到聚硅酸溶液中,搅拌;(3)静置、熟化后得聚合硅酸铁锌絮凝剂;(4)称取1-2g壳聚糖,加入1L体积分数为1-1.5%的冰乙酸,搅拌,1L的容量瓶中定容,制成浓度为1-2g/L的壳聚糖溶液;(5)取50.00-100.00mL壳聚糖溶液,加入15.00-35.00mL聚合硅酸铁锌絮凝剂,调节pH≤2,静置、加热、熟化;(6)干燥、冷却,粉碎过100目筛。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得聚合硅酸铁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性能稳定、储存性能好、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49537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0372.6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沸石负载氧化铁的制备方法。(1)将天然沸石进行破碎、研磨,过筛处理后得到粒径为20目—40目的沸石备用;(2)用步骤(1)过筛后的沸石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盐酸浸泡8-24小时,用超纯水洗干净至pH值为中性为止,再在80-200℃温度下蒸4-16小时;(3)称取100gFe(NO3)3溶解于150毫升超纯水中;(4)将400g步骤(2)所得沸石与步骤(3)所得溶液混合均匀,搅拌5-15分钟,在干燥箱中用80-200℃温度烘干8-24小时;(5)将步骤(4)所得沸石用超纯水清洗,直到洗出的水pH值为中性,然后在80-200℃温度下烘干,装瓶保存。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所制得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污水深度除磷和微污染源水质净化生产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3723.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72 , B01J23/755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晶态体类芬顿催化剂Fe‑Ni@CACD的制备方法,即以β‑环糊精(β‑CD)为基底,通过无水柠檬酸酯化交联改性,使原本具有亲水性的β‑CD变成疏水性的材料。同时引入铁镍双金属,通过金属配位以及络合作用固定在环糊精基表面以及内部空腔,形成一种非晶态体的芬顿催化材料Fe‑Ni@CACD,该材料在活化H2O2产生·OH来降解PFBA过程中表现出高效且稳定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35℃、pH值为3、Fe‑Ni@CACD催化剂投加量为1.50 g/L、H2O2投加量为40.00 mM、搅拌器转速为450 r/min的条件下,30 min内Fe‑Ni@CACD类芬顿体系对0.10 mg/L的全氟丁酸(PFBA)的降解率为89.46%,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效能,在全氟化合物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5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468131.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02F1/52 , C02F3/34 , C02F101/20 , C12R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假单胞菌PR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假单胞菌PR1,所述假单胞菌PR1的保藏号为GDMCC NO:61255。本发明提供的假单胞菌PR1具有高效絮凝有色金属离子的作用。向含有Pb2+和/或Zn2+的有色金属废水中,添加含有假单胞菌PR1的絮凝剂能够起到高效絮凝的作用,对Pb2+的絮凝率为99.35%;对Zn2+的絮凝率为55.90%;对Pb2+和Zn2+的混合废水中,Pb2+的絮凝率为92.94%,对Zn2+的絮凝率为80.67%。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96236.3
申请日:2022-05-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1/52 , C12R1/085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制备高效铅锌废水絮凝剂的方法。可通过如下方式制得:(1)从铅锌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有絮凝能力的菌株,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PR5,该菌株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 61256;(2)将单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制得种子培养液;(3)将(2)所制得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后制得发酵培养液;(4)将(3)所制得的发酵培养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或上清液提取物即为微生物絮凝剂。该絮凝剂对于铅锌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且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045298.3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 江苏金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机‑有机材料协同速分生化球,由镂空球壳和其内部的复合填料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取聚氨酯加热熔融,加入火山岩颗粒和过氧化钙粉末,充分混合后倒入模具中,冷却至中心温度不高于110℃后,在模具中放入丝状聚乳酸纤维,使火山岩颗粒、过氧化钙粉末和聚氨酯的混合物作为外层包裹住丝状聚乳酸纤维,充分塑形后进行脱膜处理,得到复合填料;所述丝状聚乳酸纤维位于复合填料的中心;将所述复合填料放入镂空球壳中,即得。本发明的速分生化球耐冲击负荷大,无需活性污泥培菌化阶段,可自行挂膜,产生的污泥量少,简化了处理流程,同时又将污泥的二次污染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68131.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02F1/52 , C02F3/34 , C02F101/20 , C12R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假单胞菌PR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假单胞菌PR1,所述假单胞菌PR1的保藏号为GDMCC NO:61255。本发明提供的假单胞菌PR1具有高效絮凝有色金属离子的作用。向含有Pb2+和/或Zn2+的有色金属废水中,添加含有假单胞菌PR1的絮凝剂能够起到高效絮凝的作用,对Pb2+的絮凝率为99.35%;对Zn2+的絮凝率为55.90%;对Pb2+和Zn2+的混合废水中,Pb2+的絮凝率为92.94%,对Zn2+的絮凝率为80.6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