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85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87469.2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双离子电池,包括:将有机电子受体分子用经纯化处理后的有机溶剂进行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10‑5~1.0 mol/L的有机浸泡溶液;将经叔丁醇锂己烷溶液浸泡处理后的铝电极基底浸入到所述有机浸泡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6~72h。本发明通过将有机电子受体分子以简便低廉的溶液浸泡法,利用化学键锚定、非共价键诱导的方式,在铝电极基底表面上可控自组装成微纳结构,该微纳结构可以优化电极界面的电子转移和传输,作为负极材料构建双离子电池,能有效的减少锂离子与铝的接触,从而减少铝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粉化问题,优化电池稳定性,提高双离子电池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58015.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D235/20 , H01L51/54 ,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卤素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苯并咪唑类分子的苯环上引入卤素,从而调节分子的电子转移能力。在苯并咪唑类分子形成自由基时,电子可以离域到与该自由基碳共轭的苯环π电子体系,由于卤素电负性高,将卤素取代苯环上的氢会扩大苯环的π电子体系,使自由基稳定性提高,分子更加容易形成自由基,最终提高了掺杂效率。该方法为有机半导体工业化生产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有机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02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19938.0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有机半导体溴化反应产物组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该方法步骤为:先将有机半导体的两种溴代产物按不同比例混合溶于有机溶剂,并测试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不同组成比例混合溶液的吸收曲线形状,分别计算其积分面积、峰宽、峰高、混合溶液的吸收曲线与原料吸收曲线相减后得到的峰高等数据,分别将上述数据与其组成比例联系,即可得到多个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证出最优公式;测试未知产物组成比例的有机半导体溴化反应原液吸收曲线,即可通过这些公式计算得到产物组成比例。该方法操作快捷,成本低廉,为有机半导体工业化生产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溴化反应产物组成比例的新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