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84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80093838.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R31/392
Abstract: 一种具备对二次电池(10)的劣化状态进行诊断的诊断部(20)的控制装置(1),二次电池(10)构成为包含电极(11、12)及电解质(13),诊断部(20)具备:电阻计算部(21),根据基于交流阻抗法的二次电池(10)的阻抗测定结果,计算阻抗成分中的直流电阻(Rs)和反应电阻(Rct);指标值计算部(22),计算与计算出的直流电阻(Rs)及反应电阻(Rct)相关的指标值;以及劣化判定部(23),将计算出的指标值与基于二次电池(10)的通常劣化时的阻抗特性的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有无伴随二次电池(10)的充放电而导致的特异劣化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78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180066916.1
申请日:2011-03-04
IPC: H01M10/0567 , H01M4/62 , H01M10/0569 , H01M4/525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用了以石墨等结晶性高的结晶性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以高分子羧酸化合物作为粘结剂而制造的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长期使用下也能维持小的内阻和高的电容量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该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下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含有:作为(A)成分的选自由通式(1)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及通式(2)表示的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B)成分的选自由亚硫酸酯化合物、磺酸酯化合物、碱金属的亚胺盐化合物、氟代硅烷化合物、及有机乙硅烷或有机二硅氧烷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C)成分的有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95206.2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的估计充电量计算器。通过牛顿法来搜索使电池单元的端电压的估计值(估计电池单元电压Vije(n))与检测值(电池单元电压Vij(n))的差的绝对值变成等于或者小于规定值ΔVth的充电/放电电流Iij。按这种方式搜索的充电/放电电流Iij在所有的电池单元中被均衡。通过对计算的平均值Ia(n)进行积分计算来计算电池单元的充电率SOCij(n)。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059689.4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R31/392 , H01M10/48 , G01R31/389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系统,包括二次电池(101)、阻抗测量单元(125)以及诊断单元(116)。所述二次电池(101)具有被包含金属离子的电解液(109)浸渍的电极主体(107、108)。所述阻抗测量单元(125)测量所述二次电池的阻抗。所述诊断单元(116)基于在所述二次电池的直流充电或放电期间由所述阻抗测量单元测量出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阻抗的变化,检测由浸渍到所述电极主体的所述电解液中的所述金属离子的浓度不均匀而引起的高倍率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754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004375.6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1 , G01R31/3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检测其SOC 10%至90%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的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容量。拐点表明电池的SOC与电池电压之间相关性的改变。在拐点检测部件检测到拐点时,该装置从容量表获取拐点对应的电池容量,并把所获取的电池容量设置成第一电池容量。电流积分部件对从检测到拐点的时间至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的电池电压达到全部充电电压时的时间的电流进行积分。积分电流被用作第二电池容量。该装置把第一和第二电池容量相加,并使用相加结果作为电池的全部充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7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4375.6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1 , G01R31/3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检测其SOC 10%至90%的范围内具有至少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的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容量。拐点表明电池的SOC与电池电压之间相关性的改变。在拐点检测部件检测到拐点时,该装置从容量表获取拐点对应的电池容量,并把所获取的电池容量设置成第一电池容量。电流积分部件对从检测到拐点的时间至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的电池电压达到全部充电电压时的时间的电流进行积分。积分电流被用作第二电池容量。该装置把第一和第二电池容量相加,并使用相加结果作为电池的全部充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06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71577.0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
IPC: H01M4/38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该负极制成的非水电解液电池。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是在具备含有锂离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电池中所使用的非水电解液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负极具有金属碳复合材料,该金属碳复合材料含有多孔质碳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多孔质碳材料由形成有空隙的碳质材料形成,金属材料由能可逆地吸留、释放锂离子的金属形成并且被配置在含有空隙的内表面的多孔质碳材料的表面;将金属碳复合材料总质量定为100质量%时,以1~65质量%含有多孔质碳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