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7530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80044555.6
申请日:2010-10-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nventor: 铁本理彦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利用电加热炉对块状金属原料层直接进行还原熔融而制造熔融金属时,能进一步提高二次燃烧效率的制造装置。将原料装入滑槽(4、4)设置在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2),将电极(5)设置在炉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具有从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2)朝向电极(5)的下降台阶状的部分的炉上部(1)设置二次燃烧器(6),预先从滑槽(4、4)装入碳材(A)而形成具有朝向电极(5)下方的下降斜面的原料填充层(12),接着装入块状金属原料(B)而在原料填充层(12)斜面上形成块状金属原料层(13),之后,利用电极(5)的电弧加热使块状金属原料层(13)下端部顺序熔融,而制造铁水,并且,使块状金属原料层(13)沿着原料填充层(12)斜面下降,且利用从二次燃烧器(6)吹入的含氧气体(C)使从块状金属原料层(13)产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辐射热将块状金属原料层(13)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1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44543.3
申请日:2010-10-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nventor: 铁本理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3/085 , C21B13/006 , C21B13/026 , C21B13/10 , C21B13/12 , C21C5/562 , C22B7/02 , F27B3/18 , F27B3/225 , F27D3/04 , F27D3/16 , F27D25/00 , Y02P10/216
Abstract: 提供一种有效地防止块状金属原料层的卡挂的产生,并且即使在万一产生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解除卡挂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从固定式非倾动型电弧炉的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2、2)的原料装入滑槽(4、4)将填充层形成用原料(A)和块状金属原料(B)依次装入,形成具有朝向炉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电极(5)下方的下降斜面的原料填充层(12)并在该斜面上形成了块状金属原料层(13),之后,利用电极(5)的电弧加热使块状金属原料层(13)下端部顺序熔融而制造铁水,并且,使块状金属原料层(13)沿着原料填充层(12)斜面下降,且利用从顶部(1)的二次燃烧器(6)吹入的含氧气体(C)使从块状金属原料层(13)产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辐射热将块状金属原料层(13)加热,在比熔渣层(15)靠上方且比块状金属原料层(13)的表面靠下方的炉内设置冲击产生装置(18)。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67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51113.0
申请日:2006-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底炉。其具有旋转炉床,旋转炉床具有在炉体架上配设的炉床隔热部件;在炉床隔热部件上配设的多个耐火物;在旋转炉床的外周部经支承部件配设的外周侧角耐火物;在旋转炉床的内周部经支承部件配设的内周侧角耐火物;内周侧角耐火物在周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并且在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之间设定周方向热膨胀量Y,周方向热膨胀量Y由下式定义,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1个的内周长L1和外周长L2满足L2>L1+2y,其中y=Y/n,n是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的个数,Y=(作业温度下的内周侧角耐火物的与支承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一侧的长度[之和])-(被分割的各内周侧角耐火物在室温下的与支承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一侧的长度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079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4146.6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nventor: 铁本理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3/08 , C21B11/10 , C21B13/12 , C21C5/5217 , C21C5/527 , F27B3/18 , F27D17/00 , Y02P10/216 ,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使用固定式非倾斜型电炉来制造熔融金属的方法,该电炉备有:从炉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炉内连接的装料斜槽;在炉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用电对于作为炉内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在炉上部设于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二次燃烧器,从所述装料斜槽将含有碳材和/或成为熔融金属的非挥发性金属元素的含碳团块以规定量装入炉内,形成从炉内上方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朝向炉内下方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的原料填充层,接着,从所述装料斜槽将所述含碳团块以规定量装入炉内,在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上形成团块层,其后,用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团块层的下端部,使所述含碳团块熔融,由此在炉内形成熔融金属层和熔融炉渣层,并且借助所述熔融,一边使所述团块层朝向其下端部沿着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下降,一边从所述二次燃烧器向炉内吹入含氧气体,使由所述团块层发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放射热来加热还原所述团块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67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151113.0
申请日:2006-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底炉。其具有旋转炉床,旋转炉床具有在炉体架上配设的炉床隔热部件;在炉床隔热部件上配设的多个耐火物;在旋转炉床的外周部经支承部件配设的外周侧角耐火物;在旋转炉床的内周部经支承部件配设的内周侧角耐火物;内周侧角耐火物在周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并且在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之间设定周方向热膨胀量Y,周方向热膨胀量Y由下式定义,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1个的内周长L1和外周长L2满足L2>L1+2y,其中y=Y/n,n是被分割的内周侧角耐火物的个数,Y=(作业温度下的内周侧角耐火物的与支承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一侧的长度[之和])-(被分割的各内周侧角耐火物在室温下的与支承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一侧的长度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07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80114146.6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nventor: 铁本理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3/08 , C21B11/10 , C21B13/12 , C21C5/5217 , C21C5/527 , F27B3/18 , F27D17/00 , Y02P10/216 ,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使用固定式非倾斜型电炉来制造熔融金属的方法,该电炉备有:从炉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炉内连接的装料斜槽;在炉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用电对于作为炉内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位置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在炉上部设于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另一侧的端部之间的二次燃烧器,从所述装料斜槽将含有碳材和/或成为熔融金属的非挥发性金属元素的含碳团块以规定量装入炉内,形成从炉内上方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朝向炉内下方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向下倾斜的斜面的原料填充层,接着,从所述装料斜槽将所述含碳团块以规定量装入炉内,在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上形成团块层,其后,用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团块层的下端部,使所述含碳团块熔融,由此在炉内形成熔融金属层和熔融炉渣层,并且借助所述熔融,一边使所述团块层朝向其下端部沿着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下降,一边从所述二次燃烧器向炉内吹入含氧气体,使由所述团块层发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放射热来加热还原所述团块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448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26815.1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4 , C21B13/0046 , C21B13/006 , C21B13/105 , C22B1/2406 , C22B1/242 , C22B1/245 , C22B1/248 , C22B5/10 , C22B5/16 , C22B7/02 , C22B13/025 , C22B19/30 , Y02P10/214 ,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无论是极力减少粘合剂的使用量还是极力减少水的使用量、强度仍得到提高的团块。用于达成该目的的团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使用含有氧化锌、氧化铅、氧化钛的任意一种以上以及氧化铁的金属氧化物的粉末,形成一次粒状物的工序;和以含有所述氧化锌、氧化铅、氧化钛的任意一种以上的状态,加压多个一次粒状物,从而成型为二次粒状物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448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510125099.9
申请日:2000-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13/10 , C21B13/105 , C22B1/245 , C22B5/10 , F27B9/26 , Y02P10/216
Abstract: 一种还原金属制造设备,其蓄热式燃烧炉的燃烧气体是氧化性气体,而围绕内装碳材块状料的气体是还原性气体,所述蓄热式燃烧炉处于水平方向,并且一侧的蓄热式燃烧炉的吸排气部的燃烧气体在另一侧的蓄热式燃烧炉的吸排气部可实现蓄热、排气并相对设置,蓄热式燃烧炉的设置在还原工序的后半部,在它的前方设有气体排出部,而且,所述蓄热式燃烧炉的设置位置在内装碳材块状料的表面温度1250℃以下的工序上,在此工序的后方设有气体排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364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80040858.4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C2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13/0073 , C21B13/105 , C21B2100/64 , C21B2100/66 , F27B9/16 , F27B9/39 , F27B9/40 , F27D17/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在转底炉内产生的废气中残留的可燃性成分完全燃烧,使得不会给还原铁的制造等带来故障,而且将所述可燃性成分有效利用于所述转底炉的加热、还原,从而提高燃烧消耗率。作为其机构,转底炉(1)具备废气排出装置(8)。该废气排出装置(8)包括隔室形成部(12a)和排气管道(13)。该隔室形成部(12a)形成于转底炉(1)的顶部(12)中的排气排出区域(11)的部分,该隔室形成部(12a)与排气管道(13)连接。隔室形成部(12a)的下表面比其他顶部(12)的下表面高,在该隔室形成部(12a)的内侧形成有用于使废气滞留的隔室(9)。优选在排气管道(13)设有冷却介质吹入嘴(1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