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90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80086313.5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温度调节时有效地利用由吸热部和散热部产生的热的座椅空调装置。被配置成能够向车室内的座椅(50)供给空调风的座椅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循环(2)、送风部(7)和空调风供给部(21、23、25、27、0)。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3)、散热部(4)、减压部(5)和吸热部(6),压缩机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而生成暖风(WA),减压部使从散热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吸热部使由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而生成冷风(CA)。送风部吹送为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对象的送风空气。空调风供给部将由散热部生成的暖风和由吸热部生成的冷风分别作为空调风向座椅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0121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80081600.7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川野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座椅的座面部的下方的座椅空调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与空气的吸入相关的空气调节性能的降低的座椅空调装置。座椅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0),该壳体(10)配置于在车室内的座椅(50)的座面部(51)的下方且在车室地板面(F)的上方形成的空间。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压缩机(3),该压缩机(3)压缩并排出制冷剂;冷凝器(4),该冷凝器(4)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减压部(5),该减压部(5)使从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蒸发器(6),该蒸发器(6)使在所述减压部被减压后的制冷剂蒸发;以及送风机(7),该送风机(7)吹送作为和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对象的空气。所述送风机构成为能够经由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通气开口(11)吸入所述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20880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80030456.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室用空调系统(AS)具有: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60)和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单独空调装置(1)。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30、31)、冷温热发生部(20)、供给口(14)以及排气口(16)。供给口将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及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的至少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排气口将冷风及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室内空调装置具有:车室用送风机(67、77)、温度调整部(82)以及吸入口(69、78)。吸入口吸入在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将从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室内空调装置的吸入口的空气流路部(90)。
-
公开(公告)号:CN108369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80070238.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川野茂
IPC: F24F13/30
Abstract: 空调机(100)具备:构成制冷循环并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30);与蒸发器(130)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并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120);向蒸发器(130)及冷凝器(120)送出空气的离心风扇(150);以及收容蒸发器(130)、冷凝器(120)及离心风扇(150)的壳体(110),蒸发器(130)及冷凝器(120)配置为从离心风扇(150)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包围离心风扇(150)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246587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344446.2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61 , F04C18/0276 , F04C28/26
Abstract: 静底板(22a)包括副旁路孔(22g)和主旁路孔(22h),所述副旁路孔(22g)将吸入室(22e)与第一压缩室(Va)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主旁路孔(22h)将吸入室(22e)与第二压缩室(Vb)之间相互连通。动涡旋盘(21)的旋转中心(O)和副旁路孔(22g)都沿第一假想线(L1)定位。动涡旋盘(21)的旋转中心(O)也沿垂直于第一假想线(L1)的第二假想线(L2)定位。主旁路孔(22h)在静底板(22a)的一个位置上开口,使得所述吸入室(22e)与所述第一压缩室(Va)之间相互连通的时刻与所述吸入室(22e)与所述第二压缩室(Vb)之间相互连通的时刻不同,其中所述静底板(22a)的一个位置在所述第二假想线(L2)的、所述副旁路孔(22g)所位于的一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