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493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14020.3

    申请日:2010-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而且在轻量化后仍然能够提高栏杆构件的刚性。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之间的侧面部分,并且在所述侧面部分设置三角形状的孔而形成为在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具有纵向面部和斜向面部的桁架形状,由此来形成构成框架主体的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此外,在该桁架形状的纵向面部叠合并固定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横梁连接固定在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上的加强构件,由此来形成框架主体。

    乘客传送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681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27762.6

    申请日:2011-12-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需要加厚构成框体的侧面框体的板厚,不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并且能够抑制侧面框体的连接部分张开。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通过钢板来形成构成框体(1)的剖面呈コ字形状的左右的侧面框体(2(2A、2B)),以使连接面(3S、13S)相对向的方式将各个连接构件分别固定在该侧面框体的连接部分的端部,使用连接螺栓(4)和螺母(5)沿着框体的长度方向对相对向的连接构件进行紧固,并且使得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轴(4R)相对于侧面框体的拉伸应力的承受部分的矩心(10)在平面上重叠。

    乘客传送设备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493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14020.3

    申请日:2010-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不仅能够提高框架主体的制作效率,而且在轻量化后仍然能够提高栏杆构件的刚性。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以使截面呈コ字形状的方式对钢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构成上弦部分的上边部分和构成下弦部分的下边部分以及位于所述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之间的侧面部分,并且在所述侧面部分设置三角形状的孔而形成为在所述上弦部分和下弦部分之间具有纵向面部和斜向面部的桁架形状,由此来形成构成框架主体的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此外,在该桁架形状的纵向面部叠合并固定由型材构成的加强构件,并且通过横梁连接固定在左右的侧面框架主体的纵向面部上的加强构件,由此来形成框架主体。

    乘客传送设备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72220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225343.4

    申请日:2011-08-08

    Abstract: 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能够提高针对作用在法线方向的负载分量的强度,能够在维持框架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还能够实现轻量化。在上部水平部分(21)和倾斜部分(22)之间的侧面构件(31)处设置空隙(6),通过接合构件(5)来连接隔着该空隙设置的各个侧面构件,该接合构件由侧面连接板(1)和顶面连接板(2a、2b)构成,该侧面连接板连接上部水平部分的侧面构件的侧面板(11a)和倾斜部分的侧面构件的侧面板(11b),该顶面连接板用于连接顶板(10a、10b)。此外,该顶面连接板设置在比上部水平部分的顶板(10a)的与接合构件接触的平面和所述倾斜部分的顶板(10b)的与接合构件接触的平面的虚拟相交线(10ax、10bx)更靠底板侧的位置上。

    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725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038173.9

    申请日:201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在由面板构成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中减轻在面板上产生的高应力部和局部变形或者避免在面板上发生高应力部和局部变形。由板厚为t1的面板构成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侧面板(10)通过板厚为t3的支撑梁(101)架设在建筑物上,使用板厚t2满足t1<t2<t3这一关系的构件构成至少具有朝向主框架宽度方向的面(501B)、朝向主框架长度方向的面(501A)以及朝向铅垂方向的面(501C)的负荷传递构件(501),通过使用该负荷传递构件(501)来连接侧面板(10)和支撑梁(101),能够减轻在侧面板(10)上产生的高应力部或者避免在侧面板(10)产生高应力部。

    乘客传送设备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8398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80066632.8

    申请日:2010-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0 B66B23/14

    Abstract: 提供一种框体的制作性良好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翻新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二个端部的出入口地板、呈环状地连接并且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间循环转动的梯级、用于驱动所述梯级的驱动装置以及沿着所述梯级的转动方向在左右方向相对向的栏杆,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中,所述框体由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的框体段连接而成,并且每个所述框体段分别具有上弦材料、下弦材料、纵向材料以及斜向材料,所述纵向材料和所述斜向材料通过铰孔螺栓紧固在所述上弦材料和所述下弦材料上。

    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3024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64066.3

    申请日:201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其具有侧面体,该侧面体由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中间倾斜部分、与该中间倾斜部分的上侧连接并固定的上部水平部分以及与所述中间倾斜部分的下侧连接并固定的下部水平部分构成,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主框架的特征在于,上部水平部分和下部水平部分分别通过将中间倾斜部分侧的部位作为弯折点进行弯折而构成,上部水平部分被构造成上部水平部分与中间倾斜部分之间的分界线即上部分界线通过上部水平部分的顶面侧的弯折点即上部顶面侧弯折点的铅直方向的下侧,下部水平部分被构造成下部水平部分与中间倾斜部分的分界线即下部分界线通过下部水平部分的底面侧的弯折点即下部底面侧弯折点的铅直方向的上侧。

    乘客传送设备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716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05032.X

    申请日:2010-01-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能够减轻侧面框架主体的重量,从而能够减轻框架主体整体的重量。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由上下边被进行了弯曲成形的钢板制的侧板(6)构成作为框架主体(3)构成部件的侧面框架主体(4A)、(4B),并且在框架主体(3)的整个长度上设置了多个沿着侧板(6)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骨架件(7)。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侧板(6)来形成由型材构成的上弦件、下弦件以及将上弦件和下弦件之间连接起来的斜向构件,所以能够减轻侧面框架主体(4A)、(4B)的重量,从而能够减轻框架主体(3)整体的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