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16671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710005209.7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7/305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冷却织机的热发生源且可确保稳定的投纬性能的喷气织机中的冷却装置。在从空气供给源(30)侧到投纬用喷嘴侧的空气配管(18)内依次配置有调节器(22、27)、空气容器(21、26)、开闭阀(19、20、23、24、25)的喷气织机中,在比开闭阀(19、20、23、24、25)更靠上游侧的配管部(18a)中,在空气配管(18a)内流动的空气与作为构成织机的功能部件的热发生源的开口驱动马达(32)之间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278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80070876.X
申请日:2018-10-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压驱动装置具备:容量控制阀,控制变量泵;PS阀,配设在变量泵与PS油缸之间;升降阀,配设在变量泵与升降油缸之间;液压油流路,连接变量泵与PS阀;液压油流路,连接变量泵与升降阀;及先导管路,连接升降阀与容量控制阀;在升降阀的阀芯设置有槽部,该槽部构成当PS阀处于中立位置时,在升降阀的中立位置使液压油流路与先导管路连通的连通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718150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76390.X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1/0413 , B66F9/22 , F15B2211/20569 , F15B2211/30505 , F15B2211/30515 , F15B2211/3057 , F15B2211/353 , F15B2211/355 , F15B2211/46 , F15B2211/473 , F15B2211/7052 , F15B2211/8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在升降缸(10)与液压泵马达(11)之间的配管(K1)上配设将最大开度设定得比较小的电磁切换阀(19)。在与配管(K1)不同并且在升降缸(10)与液压泵马达(11)之间的配管(K4)上配设与电磁切换阀(19)相比将最大开度设定得比较大的液压控制单向阀(20)。而且,在下降动作时,首先使电磁切换阀(19)开阀,在其开阀后经过规定时间时使液压控制单向阀(20)开阀。由此能够减少使升降物进行下降动作时可能产生的冲击,并且使叉(F)迅速地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05362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80061716.1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22 , E02F9/2246 , F15B11/0423 , F15B11/044 , F15B2211/20515 , F15B2211/20561 , F15B2211/40515 , F15B2211/41581 , F15B2211/428 , F15B2211/45 , F15B2211/7052 , F15B2211/761
Abstract: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液压泵;驱动液压泵的单一的电动机;被配设于起重缸和液压泵之间的流出控制机构;被配设于流出控制机构和排泄部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和控制部。在货叉的下降动作和桅杆的前倾动作或后倾动作中任意一方的动作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控制部根据为了以与升降指示部件的操作量或倾转指示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所需的液压泵的目标转速来控制电动机。流量控制阀根据为了以与升降指示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所述下降动作所需的液压泵的目标转速和液压泵的实际转速之间的差,来控制从起重缸流向液压泵的工作油的流量和从起重缸流向排泄部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016671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5209.7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7/305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冷却织机的热发生源且可确保稳定的投纬性能的喷气织机中的冷却装置。在从空气供给源(30)侧到投纬用喷嘴侧的空气配管(18)内依次配置有调节器(22、27)、空气容器(21、26)、开闭阀(19、20、23、24、25)的喷气织机中,在比开闭阀(19、20、23、24、25)更靠上游侧的配管部(18a)中,在空气配管(18a)内流动的空气与作为构成织机的功能部件的热发生源的开口驱动马达(32)之间进行热交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