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盘光记录介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8847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410033384.3

    申请日:2004-04-07

    Inventor: 大久保修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0718 G11B7/24038 G11B7/24079

    Abstract: 一种光记录介质,包括由透明中间件紧固的透明下盘和上盘。在下盘的一侧,形成宽度为WG0的凹槽轨道和宽度为WL0的槽脊轨道。在所有下盘轨道上涂覆激光束从下射入到其上的记录膜和用以部分反射激光束的、位于记录膜上的反射膜。上盘由宽度为WL1的槽脊轨道和宽度为WG1的凹槽轨道构成,用于通过下盘相应的凹槽和槽脊轨道接收光。在所有上盘轨道也涂覆了层压记录膜和反射膜。上盘的比率WG1/WL1大于一且大于下盘的比率WG0/WL0,从而两个盘的载波噪声比实质上彼此相等。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光学信息再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9284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100057.4

    申请日:2006-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6 G11B7/24038

    Abstract: 在一种通过照射激光束在其上执行信息的记录操作或再现操作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具有通过间隔层提供的两个记录层。对于沿圆周方向的每一个单位长度,间隔层的膜厚度变化Δd的绝对值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其中,根据激光束的波长、在波长λ中间隔层的折射系数、以及激光束的直线速率与在每一个所述记录层中记录的凹坑序列的最短凹坑长度的之一来确定所述预定值。

    光学信息再生方法和光学信息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7635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70234.4

    申请日:2003-04-08

    Inventor: 大久保修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079 G11B7/00718

    Abstract: 在具有为了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而以点状照射的光的跟踪用的引导沟的基板(1)上设置有记录层(2)以及光穿透层(3),从光穿透层(3)侧对记录层(2)照射点状光,在对应于引导沟内部(G)的记录层的第一部分(G′)以及对应于相互邻接的引导沟间平坦部(L)的记录层的第二部分(L′)的两方上进行记录。当将光的波长作为λ,并将波长λ下的光穿透层(3)的折射率作为nf时,第一部分(G′)相对于记录层(2)的光穿透层侧的面的第二部分(L′)的深度d满足λ/5.8nf≤d≤λ/5nf的关系。记录层(2)在记录后,比记录前其反射率加大。

    光盘装置以及光盘种类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8960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80044658.0

    申请日:2007-12-05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具有光头部、驱动单元、和记录面状态判别单元,并根据信息记录面的状态来判定光盘的种类。信息记录面包括:记录管理信息并具有由引导槽或预制坑列所形成的轨道的管理区域;和记录用户数据并具有由引导槽或预制坑列所形成的轨道的数据记录区域。光头部,向旋转的光盘的信息记录面照射聚光束。驱动单元驱动光头部,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聚光束。记录面状态判别单元,根据聚光束的反射光来判别信息记录面的状态。光盘装置,根据横跨该管理区域和数据记录区域而设定的判定区域内的信息记录面的状态,来判定光盘的种类。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使用该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再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03423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03807950.X

    申请日:2003-04-08

    Inventor: 大久保修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079 G11B7/00718

    Abstract: 在具有为了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而以点状照射的光的跟踪用的引导沟的基板(1)上设置有记录层(2)以及光穿透层(3),从光穿透层(3)侧对记录层(2)照射点状光,在对应于引导沟内部(G)的记录层的第一部分(G’)以及对应于相互邻接的引导沟间平坦部(L)的记录层的第二部分(L’)的两方上进行记录。当将光的波长作为λ,并将波长λ下的光穿透层(3)的折射率作为nf时,第一部分(G’)相对于记录层(2)的光穿透层侧的面的第二部分(L’)的深度d满足λ/5.8nf≤d≤λ/5nf的关系。记录层(2)在记录后,比记录前其反射率加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