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8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16769.8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357 , G02B6/00 , F21S8/00 , F21V8/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38 , G02B6/002 , G02B6/0055 , G02F1/133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设备以及用于显示设备的背光。根据一个实施例,显示设备包括导光体、光源、波长选择透射层、以及光控制层。导光体具有第一主表面、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以及连接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侧面。波长选择透射层设置在第二主表面上。第一主表面包括具有相对于第一主表面倾斜的倾斜面的多个凹部。多个凹部投影到第一主表面上的总面积与第一主表面的面积的比率为8%至25%。多个凹部均匀地设置在第一主表面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084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910127988.7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7 ,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75 , G02F1/133514 ,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 G09G3/3648 , G09G2300/023 , G09G2300/0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低功耗实现高对比度的明亮显示的两层结构反射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特点为,包括:并设在同一平面内,能在第一~第三着色状态和透光状态之间各自独立切换的第一~第三切换层;分别积层在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上,相对所述第一~第三着色状态的颜色分别具有补色的颜色,而且并设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第三着色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和所述第一~第三着色层之间,和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独立,能在反射状态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的中间层,当所述第一~第三着色状态的颜色混合时就变成无彩色。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084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27988.7
申请日:2009-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7 ,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75 , G02F1/133514 ,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 G09G3/3648 , G09G2300/023 , G09G2300/0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低功耗实现高对比度的明亮显示的两层结构反射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特点为,包括:并设在同一平面内,能在第一~第三着色状态和透光状态之间各自独立切换的第一~第三切换层;分别积层在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上,相对所述第一~第三着色状态的颜色分别具有补色的颜色,而且并设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第三着色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和所述第一~第三着色层之间,和所述第一~第三切换层独立,能在反射状态和透光状态之间切换的中间层,当所述第一~第三着色状态的颜色混合时就变成无彩色。
-
公开(公告)号:CN100397212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10097405.2
申请日:2005-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43 , G02F1/1337 , G02F1/133 , G09G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8 , G02F1/1393 , G02F2001/133773 , G02F2001/133776
Abstract: 提供弯曲取向的稳定性优异而且不易产生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背面基板(10),其具有基板(100)、电极(130)、以及位于电极(130)上的部分包括将上升斜面和比其坡度陡的下降斜面或垂直面交替地相连而构成的第1波形表面并且第1波形表面的上升斜面所形成的周期结构的周期小于等于1μm的取向膜(140);前面基板(20),其具有基板(200)、电极(230)、以及位于电极(230)上的部分包括将上升斜面和比其坡度陡的下降斜面或垂直面与上述第1波形表面相同朝向地交替地相连而构成的第2波形表面并且第2波形表面的上升斜面所形成的周期结构的周期小于等于1μm的取向膜(240);以及调光层(30),其介于背面基板(10)与前面基板(20)之间并且包括在向电极(130)和(230)间施加电压时形成弯曲取向的液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315670A
公开(公告)日:2001-10-03
申请号:CN01111875.X
申请日:2001-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5 ,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41 , G02F1/133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它能防止光从像素外围部分泄漏,而且具有高显示性能。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包含多条扫描线和多条信号线的一种阵列衬底;多个切换单元;多个像素电极;以及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用来覆盖像素电极的第一调整层;包含相对电极和第二调整层的一个相对衬底,第二调整层是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的,用于覆盖相对电极;以及夹在阵列衬底和相对衬底之间的一个光控制层,该光控制层由具有自发极化的液晶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9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799838.5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27/146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光检测器具备:基板,具有第1面及第2面;及多个像素,设置于基板,各像素具备:设置于基板的第1面的多个光检测单元,各光检测单元具有第1端子和与基板连接的第2端子,并且在从基板的第2面侧观看时,周围被设置于第2面的具有连续的闭曲线形状的第1开口部包围;第1布线,设置于基板的第1面,与多个光检测单元各自的第1端子连接;第1绝缘膜,覆盖基板的第2面、第2开口部的侧面、第1开口部的侧面及底面;多个第1电极,设置于多个第3开口部的每个第3开口部,与基板的第2面连接;第2电极,设置于基板的第2面侧,将多个第1电极连接;及遮光部件,被填充于第1开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7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38440.5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1T1/20 , H01L27/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63 , H01L27/1463 , H01L27/14636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放射检测器和放射检测装置。根据实施例的放射检测器包括:半导体衬底;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第一表面侧的光检测单元;设置的覆盖光检测单元的第一绝缘膜;覆盖第一绝缘膜的第二绝缘膜;设置在第二绝缘膜上的闪烁体;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绝缘膜之间的互连,连接到光检测单元;通过第一开口底部部分连接到互连的第一电极;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第二表面中的区域上的第二电极,该区域与光检测单元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在围绕第一电极但不围绕第二电极的区域中的第二开口;以及覆盖第一和第二电极与第一和第二开口的绝缘树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07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586195.3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35 , G02B5/28 , G02B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09 , G02F1/1362 , G02F2001/133521 , G02F2001/136222 , G02F2201/5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干涉滤光器(2)、晶体管(18)、基板(21)和液晶层(22)。干涉滤光器(2)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该第一区透射第一波长带中的光并反射除了第一波长带之外的光。该第二区透射白光。晶体管(18)设置在该第一区和第二区上。基板(21)面对干涉滤光器(2)。在干涉滤光器(2)和基板(21)之间设置液晶层(22)。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35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189400.2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F1/1335 , G02F1/1339 , G02F1/1333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09 , G02F1/133514 , G02F1/133553 , G02F1/1368 , G02F2001/133337 , G02F2001/133521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包括主基板、和光控制层。主基板包括具有主表面的主基底、设置在主表面上的波长选择透过层、和设置在波长选择透过层上的电路层。光控制层与主基板层叠且具有可变的光学特性。波长选择透过层包括下侧反射层和上侧反射层、以及第一间隔物层和第二间隔物层。上侧反射层设置在下侧反射层上。第一间隔物层设置在下侧反射层和上侧反射层之间。第二间隔物层设置在下侧反射层和上侧反射层之间,且具有与第一间隔物层不同的厚度。电路层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以及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841129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8339.0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B27/22 , G02B3/00 , H04N13/00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26 , G02B27/2214
Abstract: 即使视角很大或很宽,要减少交扰量或杂散光也是可能的。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平面显示装置和置于平面显示装置正面的光束控制单元。光束控制单元包括:具有多个透镜的第一透镜阵列,具有多个透镜的第二透镜阵列,以及设置在第一透镜阵列和第二透镜阵列之间且具有多个透镜的第三透镜阵列。第三透镜阵列被配置为使得第一透镜阵列一侧的每个透镜与第二透镜阵列一侧的相应透镜相一致,并且第一和第二透镜阵列的折射率大致相同,而第三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与第一和第二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