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06737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117577.1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47K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壳体、辐射型发热体和受热工作单元。壳体具有加热单元,并且由辐射能透过性材料形成。辐射型发热体与加热单元中间隔着预定的空间设置,对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受热工作单元具有与辐射型发热体对向露出的受热单元,在辐射型发热体附近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温度时对辐射型发热体进行关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37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221711.0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47K1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K13/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壳体、辐射型发热体和受热工作单元。壳体具有加热单元,并且由辐射能透过性材料形成。辐射型发热体与加热单元中间隔着预定的空间设置,对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受热工作单元具有与辐射型发热体对向露出的受热单元,在辐射型发热体附近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温度时对辐射型发热体进行关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38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21712.5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47K1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K13/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壳体、辐射型发热体和受热工作单元。壳体具有加热单元,并且由辐射能透过性材料形成。辐射型发热体与加热单元中间隔着预定的空间设置,对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受热工作单元具有与辐射型发热体对向露出的受热单元,在辐射型发热体附近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温度时对辐射型发热体进行关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379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21711.0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47K1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K13/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其具有壳体、辐射型发热体和受热工作单元。壳体具有加热单元,并且由辐射能透过性材料形成。辐射型发热体与加热单元中间隔着预定的空间设置,对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受热工作单元具有与辐射型发热体对向露出的受热单元,在辐射型发热体附近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温度时对辐射型发热体进行关断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323442C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01138164.7
申请日:2001-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41/22 , H01L41/087 , H01B11/18 , H01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45 , G01R29/22 , H01L41/087 , H01L41/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轴柔性压电电缆的极化装置和极化方法。在极化装置中,包括:具有压电体管通道的块状导体,该压电体管包括环绕芯电极形成的同轴柔性压电体;移动装置,用于移动压电体管;和DC电压产生装置,被连接至所述块状导体和所述芯电极。该极化方法,包括步骤:把压电体管配置在块状导体内的通道中,和当所述压电体管静止或被移动装置移动时,在所述压电体管的芯线和所述块状导体之间施加DC电压。根据该极化装置和极化方法,除了能够对包含缺陷的部分同轴柔性压电体进行极化外,还能够在外电极形成之前检测沿给定长度的压电体管的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801404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26938.9
申请日:2001-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B13/00 , H01B11/18 , H01L41/22 , H01L41/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轴柔性压电电缆的极化装置和极化方法。在极化装置中,压电体管3被缠绕在第一旋转鼓5和第二旋转鼓6上,当压电体管3被缠绕的同时同轴柔性压电体2被极化。根据该极化装置,除了能够对包含缺陷的部分同轴柔性压电体2进行极化外,还能够在外电极4形成之前检测沿给定长度的压电体管的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7C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0807491.7
申请日:2000-05-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00 , H01L41/087 , G01L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0 , E05F15/00 , E05F15/443 , E05F2015/487 , E05Y2400/822 , E05Y2900/55 , H01L41/087
Abstract: 在检测目标夹持在窗框等中的压敏传感器中,支持装置13比压电传感器12更柔软,与压电传感器12一起更易变形而不妨碍压电传感器12的变形,并发出取决于这种变形的输出信号。因此,当利用判别装置检测目标与压敏传感器4的接触时,该压敏传感器4能产生用于检测的足够大小的输出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350612A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00807491.7
申请日:2000-05-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E05F15/00 , H01L41/0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0 , E05F15/00 , E05F15/443 , E05F2015/487 , E05Y2400/822 , E05Y2900/55 , H01L41/087
Abstract: 在检测目标夹持在窗框等中的压敏传感器中,支持装置13比压电传感器12更柔软,与压电传感器12一起更易变形而不妨碍压电传感器12的变形,并发出取决于这种变形的输出信号。因此,当利用判别装置检测目标与压敏传感器4的接触时,该压敏传感器4能产生用于检测的足够大小的输出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65217A
公开(公告)日:1997-11-19
申请号:CN96122052.X
申请日:1996-09-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IPC: D06F75/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7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熨斗,其特征在于,在熨斗底座基质材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复合镀膜。该镀膜中分散地含有氟化物微粒。因此可以提高硬度,改善熨烫作业中的滑动性,减少衣服钮扣和拉链等对熨斗表面氟涂层的划伤和磨损,减少静电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