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19731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410085129.3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186 , H01G4/40 , H05K1/165 , H05K3/4614 , H05K2201/086 , H05K2201/10015 , H05K2201/10636 , Y02P70/611 , Y10T29/4913 , Y10T29/49155
Abstract: 一种内装电容器模块,包括内装电路板(53a、53b)和内装电容器(45)的电容器内装层(43a),上述电路板(53a)包括用于与上述电容器(45)的阴极和阳极通电的配线层(41)和连接触头(44),上述电容器内装层(43a)包括与上述电容器(45)的某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化的强磁性层(31),在上述电路板(53a、53b)或上述电容器内装层(43a)中配置卷绕上述电容器(45)的线圈(A1-A16),或者与上述电容器并列配置电感器部件。由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和高密度化及薄型化的内装电容器模块和其制造方法及用于它的电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69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006569.X
申请日:2005-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30 , H01M10/4257 , H05K1/0269 , H05K3/303 , H05K2201/0112 , H05K2201/10636 , H05K2201/10909 , H05K2203/168 , Y02P70/611 , Y02P7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型电池,为提高它的通用性,使第1端子与第2端子可以轻易识别,该电池包括:包含层叠的多个发电单元的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本体,具有第1极性的第1端子和具有第2极性的第2端子;其中所述发电单元含有烧结材料,第1端子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1侧面,第2端子设置在与所述本体的第1侧面不同的第2侧面,第1端子与第2端子分别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所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074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310124252.7
申请日:2003-1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2 , H01G4/26 , H05K1/186 , H05K3/321 , H05K3/4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内置在电绝缘层中的小型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包括具有容量形成部(10A)以及电极引出部(10B)的阳极用阀金属体(10)、在上述阳极用阀金属体的表面上设置的电介质氧化皮膜(11)、在上述电介质氧化皮膜(11)上设置的固体电解质层(12)、在上述固体电解质层(12)上设置的阴极用集电体(13),通过在上述阳极用阀金属体(10)的电极引出部(10B)上形成至少一个贯通孔(15),让上述阀金属体的芯部(10C)露出,该露出部分(10C)用于与布线基板的布线层连接。这样,在采用导电性粘接剂连接时,可以降低阳极的连接电阻、提高连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282977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00106850.4
申请日:2000-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2 , Y10T29/41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电极和阳极电极的制造过程,所述电解电容器具有大的电容量和优良的高频特性并能承受大电流。通过堆叠多个用阀金属粉末形成的预制件成为叠层而制造多孔体,并且使多孔体与阀金属箔结合,因此完成用于电解电容器的阳极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4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143081.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14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所述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正极合剂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24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80000228.8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661 , H01M4/66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集电体(1)和多个活性物质复合体(10),所述多个活性物质复合体(10)配置于集电体(1)上,并在从集电体(1)突出的方向延伸,各活性物质复合体(10)具有由吸藏和释放锂的物质构成的活性物质体(2)、和导电体(4),所述导电体(4)以与活性物质体(2)接触的方式配置,并由不吸藏或不释放锂的物质构成,导电体(4)从集电体(1)的表面或表面附近沿相对于集电体(1)的表面不平行的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097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0880023545.7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2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的成膜方法包括下述工序:通过向保持了原料粉体(7)的第1室(8)间歇地导入输送气体(5),将原料粉体(7)和输送气体(5)混合从而生成第1气溶胶;通过向第2室(9)导入第1气溶胶从而生成第2气溶胶;以及通过向第3室(13)喷射第2气溶胶从而形成原料粉体(7)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7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491.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14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可逆地吸藏释放锂的正极和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树脂层、收容了所述正极、负极和树脂层的电池外壳、填充到所述电池外壳内的非水电解液和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树脂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氟化铝的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435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03138577.X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65 , H01L25/0652 , H01L29/0657 , H01L2224/16225 , H01L2924/09701 , H01L2924/10157 , H01L2924/10158 , H01L2924/3011 , H05K1/185 , H05K3/3442 , H05K2201/09154 , H05K2201/10568 , H05K2201/10636 , H05K2201/2036 , Y02P70/611 , Y02P70/613 , Y10T29/49004 , Y10T29/49082 , Y10T29/4913 , Y10T29/49155 , Y10T29/49165 , Y10T29/53174 , Y10T29/53178
Abstract: 一种电路元件组件,包括:装配部件,包括一块片基以及在该片基上提供的一个布线图案;电路元件,包括一个元件主体以及在该元件主体的末端处提供的一个外部电极,该电路元件被安装到该装配部件;以及导电材料,它使该外部电极与该布线图案电气连接。其中,该元件主体的形状使得该元件主体上提供该外部电极的第一部分比该元件主体的第二部分更薄,该第二部分是其上没有设置外部电极的部分,而且该外部电极被安排在该元件主体被相对于参考平面放置的一个侧面的区域之内,该参考平面包含该元件主体的一个预定表面,而且该电路元件被安装到该装配部件的方式使得该元件主体与该装配部件接触。该元件主体的该预定表面是当该电路元件被安装到装配部件时,该元件主体上正对该装配部件的一个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0335529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480001583.4
申请日:2004-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吉田雅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8 , C08G61/123 , C08G73/0266 , H01B1/124 , H01G9/0036 , H01G9/15
Abstract: 一种制造本发明导电高分子的方法,其是通过使至少一种单体和一种氧化剂由化学聚合反应方法进行反应而制得导电高分子,该方法包括:使该单体和该氧化剂至少在含有过饱和蒸汽气氛的聚合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由该方法,可制得呈平面状的导电高分子(10)。因此,本发明可提供制备导电高分子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该导电高分子可结合固态电解电容器中的低ESR和大容量,实现低损耗并具有低漏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