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52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80005302.2

    申请日:2004-03-26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G)。其包括:后部(20);从后部的左右两侧延长的左、右侧部(21、22);突出设置于左、右侧部的内侧,用于向侧罩(C)的侧面上安装车提手(G)的安装部(21b、22b)。从上述安装部(21b、22b)到灯体(7)的上方,上述车提手(G)形成为俯视时一部分与上述灯体(7)重叠状;上述车提手的后部内缘(20)从车座(S)的后端朝后方延伸,在上述车座(S)的后端同上述后部内缘(20I)之间形成俯视时可看到的空间部分(K);上述车提手(G)的外表面(M)在车座(S)的下方朝向侧方,以在最后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逐渐倾斜;上述车提手的最后部的上面(H)位于车座(S)的上表面的大致延长线(L)上。

    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7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113246.0

    申请日:201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在搭载于车架的发动机主体的气缸盖上连接在下游端具有排气消声器的排气装置,排气消声器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边形,该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中,能够以低成本将排气消声器构成为任意的多边形形状。壳体(49)具备: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圆形筒部(50);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形状且配置在壳体(49)的最后部的多边形筒部(51)。

    骑跨型车辆的罩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33910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025299.2

    申请日:201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0 B60K11/08 B60Y2200/12 B62K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跨型车辆的罩结构,其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冷却或对驾驶者的防风性。具有:配置在车身框架(10)上悬挂的发动机(16)的后方且上方的驾驶者就座用的座椅(18);覆盖发动机(16)的下方的至少一部分的底罩(80),其中,底罩(80)以至少覆盖发动机(16)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底罩(80)的上部设有指向车宽度方向内侧且发动机侧面而延伸的引导部(81),在引导部(81)的前方设有将行车风导入到底罩(80)内的开口(82)。引导部(81)具有随着从车辆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81b)。

    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6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3540.6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中,在确保座椅下等其它大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并且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在将驾驶员的手机(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箱(33)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收纳箱(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8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手机(110)。

    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75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13246.0

    申请日:201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在搭载于车架的发动机主体的气缸盖上连接在下游端具有排气消声器的排气装置,排气消声器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多边形,该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中,能够以低成本将排气消声器构成为任意的多边形形状。壳体(49)具备: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圆形筒部(50);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形状且配置在壳体(49)的最后部的多边形筒部(51)。

    鞍乘型车辆的外罩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519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80007377.4

    申请日:2011-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外罩结构,其既提高车体转弯初期时的侧倾的轻快性又很难损害外观性。操纵装置(ST)绕头管(11)的轴线旋转自如地保持在设置于车架的前部的头管(11)的前方。鞍乘型车辆的外罩结构具备:配置于车架(10)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罩(30);以连通侧罩(30)的车宽度方向内外的方式形成于侧罩(30)的开口部(41),从侧面观察车辆时,使侧罩(30)延伸至头管(11)的前方,并且使开口部(41)形成在与头管(11)相同高度且在头管(11)的前方与操纵装置(ST)重叠的位置。

    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3810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480005302.2

    申请日:2004-03-26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提手(G)。其包括:后部(20);从后部的左右两侧延长的左、右侧部(21、22);突出设置于左、右侧部的内侧,用于向侧罩(C)的侧面上安装车提手(G)的安装部(21b、22b)。从上述安装部(21b、22b)到灯体(7)的上方,上述车提手(G)形成为俯视时一部分与上述灯体(7)重叠状;上述车提手的后部内缘(20)从车座(S)的后端朝后方延伸,在上述车座(S)的后端同上述后部内缘(20I)之间形成俯视时可看到的的空间部分(K);上述车提手(G)的外表面(M)在车座(S)的下方朝向侧方,以在最后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逐渐倾斜;上述车提手的最后部的上面(H)位于车座(S)的上表面的大致延长线(L)上。

    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72806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76111.9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设有包括外导流罩及内导流罩的导流罩的骑乘式车辆的导风部结构,使部件形状简单化从而使生成变得容易。在外导流罩(31)及内导流罩(41)之间形成有用于将行驶风向汽缸头(23b)侧引导的第一通风路径(37),在内导流罩(41)上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第一通风路径(37)并列着将行驶风向汽缸头(23b)侧引导的第二通风路径(44)。内导流罩(41)具有用于将第一通风路径(37)及第二通风路径(44)之间间隔开的间隔壁部(42),间隔壁部(42)设有面向第一通风路径(37)的第一侧壁部(42a)和面向第二通风路径(44)的第二侧壁部(42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