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513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510089917.4

    申请日:200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B60R21/34 B60R2019/182 B60R2019/18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结构紧凑且能够充分的减轻行人腿部的受伤程度。保险杠结构(10)包括:横跨车宽方向的保险杠梁(11);覆盖该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的保险杠皮(12);介于两者之间的能量吸收部件(13),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具有平坦的铅直面(26),能量吸收部件(13)由发泡材料制成,为剖面呈L字状的部件(27),包括从铅直面(26)向保险杠皮延伸的主体部(21)及从该主体部(21)的上表面(22)向上延伸的头部(23),在能量吸收部件(13)的头部与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之间留有空间(24)。

    车辆用保险杠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0318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89917.4

    申请日:200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B60R21/34 B60R2019/182 B60R2019/18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结构,该结构紧凑且能够充分的减轻行人腿部的受伤程度。保险杠结构(10)包括:横跨车宽方向的保险杠梁(11);覆盖该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的保险杠皮(12);介于两者之间的能量吸收部件(13),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具有平坦的铅直面(26),能量吸收部件(13)由发泡材料制成,为剖面呈L字状的部件(27),包括从铅直面(26)向保险杠皮延伸的主体部(21)及从该主体部(21)的上表面(22)向上延伸的头部(23),在能量吸收部件(13)的头部与保险杠梁(11)的前表面(15)之间留有空间(24)。

    车辆保险杠及车辆保险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0504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323623.1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一种保险杠(13),由至少包含沿车宽方向取向的连续纤维的纤维增强树脂构成,可在发生高速碰撞时通过包含连续纤维的纤维增强树脂充分吸收碰撞能量,抑制车身框架(11)的变形。保险杠(13)具备:中央部分(13a),其位于车宽方向中央并向前后方向外侧突出;和左右的外侧部分(13b),其从中央部分的车宽方向两端向前后方向内侧倾斜。在左右的外侧部分设置有向前后方向外侧突出的树脂发泡材料(16)。在发生低速碰撞时,通过树脂发泡材料的垮塌来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可将碰撞能量分散至保险杠的中央部分及外侧部分来吸收,抑制车身框架的变形。据此,无论是高速碰撞还是低速碰撞时均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以抑制车身框架变形。

    汽车用保险杠的制造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9445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539401.3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保险杠主体及凸缘部上下侧包含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层,凸缘部的端部边缘连接向上下方向外侧延伸并向前后方向外侧弯折的具有L字形剖面的热可塑性树脂制的第1凸缘顶端部,因此即使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层的连续纤维或铸型树脂从凸缘部的端部边缘露出形成毛刺,也可以用第1凸缘顶端部覆盖,因此不需要进行去除毛刺的修整加工,也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另外,即使在向压力加工成型模具内部设置预浸渍片时发生错位,由于第1凸缘顶端部形成L字形的剖面,因此预浸渍片的端部边缘无法到达L字形剖面的顶端,因而可以更加切实地防止露出毛刺。采用本发明,不必进行修整加工,也能防止从包含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层的保险杠的端部边缘露出连续纤维形成毛刺。

    气囊传感器安装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9774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032617.5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气囊传感器及时以高精度检测碰撞的气囊传感器安装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在左保险杠横梁延伸部(18)的外侧面(38c)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结构(20)。传感器安装结构(20)具有:支承机构(45),其设置于左保险杠横梁延伸部(18)的外侧面(38c);和气囊传感器(46),其安装于支承机构(45)。当从车身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3)使左保险杠横梁延伸部(18)被压缩时,支承机构(45)随着左保险杠横梁延伸部(18)的压缩而向车身后方变形后退。

    车身前部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068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95789.2

    申请日:201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即使对于在侧梁的前端和保险杠面板之间难以确保有足够空间的车辆而言,其也具有足够的吸能作用。在该车身前部结构(10)中,一对侧梁(13)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这一对侧梁的前方沿着车宽方向设置有高刚性部件(保险杠梁)(14)。高刚性部件经由低刚性部件(延伸件)(15)连接在侧梁上,低刚性部件的刚性比高刚性部件的低,并由板材制成,其包括:横壁(42),其与高刚性部件连接并向车宽方向延伸;纵壁(44),其由横壁经第1弯曲部(43)朝向侧梁延伸,其延伸方向大致为车身前后方向。当有冲击载荷作用给高刚性部件时,由低刚性部件的变形来吸收该冲击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