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4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206170.9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2J7/00 , H01M10/63 , H01M50/26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625 , H01M10/48
Abstract: 电源系统能将电池组的温度维持在低于使用上限温度的温度,能更高效活用电池组的蓄电池性能。电源系统(10)具备:电池组(20),其具有固态单电池(21)和约束固态单电池的缓冲部件(22);蓄电池ECU(30)。在电池组充电时,由于固态单电池的膨胀,缓冲部件压缩,施加于固态单电池的表面压力上升,在电池组放电时,由于固态单电池(21)的收缩,缓冲部件复原,施加于固态单电池的表面压力降低。蓄电池ECU能够执行升温抑制输出限制控制。在升温抑制输出限制控制中,蓄电池ECU(30)基于电池组的使用状态和电池组的蓄电池状态来设定控制开始温度(Ts)。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254988.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充电设备的电压状态高效地充电的蓄电系统。其具备:能够切换电压状态的第一蓄电池;通过从第一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的三相马达;连接在第一蓄电池与三相马达的电力供给电路上的逆变器;连接在电力供给电路上的直流供电电路;从正极侧的直流供电电路分支并与三相马达的中性点连接的分支电路;一端与负极侧的电力供给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正极侧的电力供给电路、或分支电路连接的平滑电容器;经由转换器电路而与电力供给电路连接的DC‑DC转换器;以及与DC‑DC转换器连接的低电压的第二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80653.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27
Abstract: 温度调节装置具备:温度调节回路,其使热介质循环;第一温度传感器,其对所述热介质的温度进行测定;蓄电池,其与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热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其对所述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测定;发热设备,其与所述温度调节回路热连接;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所述发热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热介质加热模式,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使所述发热设备过量地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83977.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系统,在将高电压的第1电池与低电压的第2电池连接的电压转换器中,可抑制来自第2电池的非所期放电。电源系统具备:第1电力电路,具有第1电池;第2电力电路,具有第2电池;电压转换器,在第1电力电路与第2电力电路之间转换电压;电力转换器,在第1电力电路与驱动马达之间转换电力;电力控制构件,通过对电压转换器及电力转换器进行操作来控制第1及第2电池的充放电;第1电压参数获取构件,计算第1电池的闭路电压的有效值,来作为第1电压参数;以及第2电压参数获取构件,计算第2电池的静态电压,来作为第2电压参数;并且电力控制构件从第2电池释放电力,以使第2电压参数达到第1电压参数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062361.2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69 , H01M50/258 , H01M50/509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包,能够使对模组块相互间的连接形态进行变更的切换回路的布局简单化且小型化,进而能够适用于充电装置侧的规格下的充电电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1),其具备:连接切换回路(7),包括将并列设置有第一模组块(4)及第二模组块(5)的电池包(1)的第一模组块与第二模组块的连接选择性地切换为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的串联用开关元件(8)和并联用开关元件(9)、(10);连接切换回路(7)配置为设置于串联连接中的中点的串联用开关元件(8)在从上方观察电池包(1)中的配置有模组块的区域的状态下位于该区域的内侧,第一模组块(5)及第二模组块(6)中,与连接切换回路(7)连接的模组的端子配置于连接切换回路(7)近旁。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10488.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能根据充电设备的电压状态高效进行充电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蓄电系统。蓄电系统具备:蓄电池,其具备第二至第四接触器,该第二至第四接触器能够在第一蓄电部与第二蓄电部串联连接且能够以第一电压充电的第一电压状态和第一蓄电部与第二蓄电部并联连接且能够以第二电压充电的第二电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三相马达,其利用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逆变器,其连接在蓄电池与三相马达之间的电力供给电路(11P、11N)上;直流供电电路(13P、13N),其连接在逆变器与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给电路(11P、11N)。正极侧的直流供电电路(13P)具有与三相马达的任一相的线圈(32U、32V或32W)连接的分支电路(14)。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243872.6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充电设备的电压状态高效地进行充电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蓄电系统。其具备:蓄电池,其具备能够切换第一电压状态与第二电压状态的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四接触器,所述第一电压状态是第一蓄电部与第二蓄电部串联连接且能够以第一电压充电的状态,所述第二电压状态是第一蓄电部与第二蓄电部并联连接且能够以第二电压充电的状态;三相马达,其在中性点连接三相的线圈,并由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进行驱动;逆变器,其连接在蓄电池与三相马达的电力供给电路上;以及直流供电电路,其连接在逆变器与蓄电池的电力供给电路上,正极侧的直流供电电路具有与中性点连接的分支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0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83970.4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系统,在将高电压的第1蓄电装置与低电压的第2蓄电装置连接的电压转换器中,可抑制来自第2蓄电装置的非所期的放电。电源系统具备:第1电力电路,其具有第1电池及第1电力线;第2电力电路,其具有第2电池及第2电力线;电压转换器,其转换电压;电力转换器,其转换电力;第1电压获取构件,其获取第1电池的第1闭路电压下限CCVmin1;第2电压获取构件,其获取第2电池的第2闭路电压下限CCVmin2;以及电力控制构件,其基于需求电力对第2电力电路等进行操作;并且,电力控制构件在第2电池受到输出限制要求期间,第1闭路电压下限CCVmin1与第2闭路电压下限CCVmin2的电压差未达到第1电压差阈值A的情况下,将第2电池从第2电力线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5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19797.1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L58/18
Abstract: 在将两种蓄电池组合的电动车辆中能使向从一方的蓄电池输出的电力中追加从另一方的蓄电池输出的电力的时机合适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具备:取得第一蓄电池的状态和第二蓄电池的状态的第一取得部;至少取得第一蓄电池的第一实际输出电力的第二取得部;和基于第一蓄电池的状态算出第一输出上限值,基于第二蓄电池的状态算出第二输出上限值,基于算出的输出上限值、向马达输出的来自车辆的要求电力及第一实际输出电力控制电力变换部的电力的变换的输出电力控制部,输出电力控制部在反复决定指示电力变换的输出指示内容时基于上次的要求电力与第一实际输出电力间的差量来决定输出指示内容以输出对本次的要求电力修正后的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71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126992.7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能在电动车辆中使行驶模式的差异容易感受的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装置具备:蓄电池状态取得部,取得第一蓄电池的状态和与第一蓄电池相比为低容量且高输出的第二蓄电池的状态;输出比算出部,基于第一蓄电池的状态来算出第一输出上限值,基于第二蓄电池的状态来算出第二输出上限值,基于第一输出上限值和第二输出上限值来算出从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分别向输出行驶用的动力的马达供给的电力量的电力输出比;输出电力控制部,基于车辆的行驶模式、马达中的最大的驱动力及电力输出比来控制向马达输出的电力,输出电力控制部基于行驶模式是否是与其他行驶模式相比使行驶性能优先的第一行驶模式而使电力的最大量不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