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74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7175.X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滤波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得的PM2.5数据序列和臭氧数据序列,结合臭氧数据的整体噪声影响状态,确定臭氧数据序列的第一滤波窗口尺寸;分析臭氧数据序列的局部噪声影响状态,确定臭氧数据序列中每个臭氧数据的噪声影响程度,利用每个臭氧数据的噪声影响程度对第一滤波窗口尺寸进行修正,获得各个臭氧数据的最优滤波窗口尺寸,进而获得滤波处理后的臭氧数据序列;根据PM2.5数据序列和滤波处理后的臭氧数据序列利用预测模型,确定PM2.5和臭氧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臭氧数据的滤波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空气污染防控预测分析的准确性。

    一种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87301.2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包括:准备初始基础数据集;确定初始预报信息;确定预报范围、预报网格大小、预报子网格大小;在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中更新所述初始基础数据集;通过中尺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型得出所述中尺度气象预报时空特征信息;将中尺度气象时空特征信息输入中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得出中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时空特征信息;将中尺度空气质量时空特征信息输入街区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得出街区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时空特征信息。本发明实现了空气质量模拟从区域‑城市尺度到街区尺度的突破。

    基于涡度协方差法的城市地区多成分通量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6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8175.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涡度协方差法的城市地区多成分通量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城市地区多成分通量测量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多卫星时钟同步授时模组、高空微气象测量模组、异位样品传输模组、地面多成分浓度测量模组、累积协方差时滞判定模块和多成分通量计算模块,能够在高空采集得到垂直风速时间序列,将高空的空气同时传输至位于地面的每一待测成分对应的地面多成分浓度测量模组,采集得到每一待测成分对应的浓度时间序列,且垂直风速时间序列和浓度时间序列的时间轴达到统一,进一步判定每一待测成分对应的时滞,并最终计算每一待测成分的通量,本申请可用于指导在城市地区中开展多种气体成分的通量测量。

    基于垂直观测数据的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6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3458.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观测数据的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方法及装置,涉及烃类物种排放通量反演领域,根据目标烃类物种浓度垂直观测数据计算目标烃类物种在日间边界层内任意高度的浓度垂直梯度关系,并根据浓度垂直梯度关系确定目标烃类物种在日间边界层内各高度的扩散稀释影响参数的拟合结果和化学消耗影响参数的拟合结果,能够在同时考虑物理扩散和化学消耗影响的基础上,准确计算目标烃类物种的地面排放通量;另外,本发明中,基于目标烃类物种的垂直分布数据计算获取更加真实的日间边界层内OH自由基平均浓度,以及在考虑边界层顶夹卷贡献通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反演计算研究区域内的目标烃类物种的地面排放通量。

    一种计算降雨格局演变对大气铵氮干湿沉降分配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5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67286.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降雨格局演变对大气铵氮干湿沉降分配影响的方法,步骤如下:S1:采集全球多个区域全年降雨数据以及大气铵氮干湿沉降数据;S2:基于降雨数据以及大气铵氮干湿沉降数据构建沉降分配模拟引擎;S3:基于沉降分配模拟引擎,模拟降雨格局演变对大气铵氮干湿沉降分配变化的影响。本发明通过筛选关键降雨格局参数,建立湿沉降系数与湿沉占比计算公式,基于计算公式能够快速而准确的诊断降雨格局演变对大气铵氮干湿沉降分配的影响。

    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56800.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监测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压力数据,获取压力数据序列和压力窗口序列;噪声波动性评价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获取压力窗口序列的窗内压力混淆系数;噪声影响评价模块,获取均值偏移系数和前向引导系数,进而获取前向引导混乱熵;低压气态成分标定实现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内包含的压力数据和压力窗口序列的前向引导混乱熵获取压力数据的第一平滑系数,根据第一平滑系数对压力数据序列去噪,获取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根据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实现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本发明解决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伪数据影响大气立体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4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56800.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监测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压力数据,获取压力数据序列和压力窗口序列;噪声波动性评价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获取压力窗口序列的窗内压力混淆系数;噪声影响评价模块,获取均值偏移系数和前向引导系数,进而获取前向引导混乱熵;低压气态成分标定实现模块,根据压力窗口序列内包含的压力数据和压力窗口序列的前向引导混乱熵获取压力数据的第一平滑系数,根据第一平滑系数对压力数据序列去噪,获取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根据去噪后的压力数据序列实现可控的低压气态成分标定。本发明解决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伪数据影响大气立体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一种分体式捕集阱制冷头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3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892608.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集阱制冷头及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捕集阱制冷头及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配件的升降机构,与升降结构配接的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能够上下移动的毛细血管组件,以及设置在毛细血管组件下方能够与毛细血管组件接触或分离的制冷组件。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保护冷凝头,在对毛细血管座加热的过程中使加热板与冷凝头分离,使冷凝头能够不被高温破坏性能;2、能够以更快更高的频率完成VOC检测,由于冷凝头能够与毛细血管座组件分离,降温更快,能够在设定的更快检测频率,检测毛细血管内部VOC数据。3、能够对毛细血管加热温度达到300度的加热温度,适应更高的加热要求。

    一种基于催化转化的气体浓度量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80096093.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袁斌 邵敏 王思行

    Abstract: 一种基于催化转化的气体浓度量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载体气体源(1),质量流量控制器(2),目标气体生成源(3),三通阀(4),催化加热箱(5),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载体气体源(1)的输出端与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入端连接,目标气体生成源(3)的输出端与三通阀(4)的入口(41)连接,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42)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口(43)与催化加热箱(5)的输入端连接,催化加热箱(5)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6)连接。装置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靠,该系统中催化剂催化效率可达99%以上;可以准确定量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满足大气化学、大气污染等领域对于不同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定需求。

    一种基于高塔的挥发性有机物在线垂直观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62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506783.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塔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垂直观测系统,包括标气校准模块、塔体分层采样模块、地面不间断采样模块、VOCs地面监测模块和地面控制基站,各模块之间有机协作:以VOCs地面监测模块为核心,标气校准模块提供校准标气,塔体分层采样模块提供垂直梯度采样平台,地面不间断采样模块提供采样动力,地面控制基站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将VOCs地面监测模块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与存储,并提供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获取大气边界层内各类VOCs组分浓度的高时间分辨率垂直梯度观测数据,为研究区域大气二次污染的形成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