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155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69133.6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清远市瑶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清新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虫抗菌的柠檬香天然植物清新剂,由山苍子精油、桉叶精油、凝胶液和色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液由水提液100份、赋形剂5-10份、增溶剂1-3份、促凝剂0.1-0.5份、防腐剂0.2-1.5份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虫抗菌的柠檬香天然植物清新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山苍子精油和桉叶精油,加入凝胶液和色素均质后即可得到。本发明以山苍子精油和桉叶精油为主要成分,物质天然,除了具有良好的驱虫和抗菌效果之外,还使用水提液作为溶剂,高效利用资源,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便于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586282.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反胶束体系的新型抗氧化食用油的制备方法。所述新型抗氧化食用油包括以下组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50wt%)的植物油22.5~100质量份、食用乳化剂0.5~6质量份、天然植物干料3.75~10质量份。本发明先制备植物油‑食用乳化剂混合物,之后加入天然植物干料(如迷迭香),自组装形成纳米反胶束体系,萃取迷迭香天然活性成分,使水溶性和脂溶性抗氧化物共存于油体系中,得到抗氧化能力强的新型食用植物油。相对于常规食用油和抗氧化剂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绿色高效,无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得到的新型食用油在保证油脂本身营养价值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适合直接食用或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586282.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反胶束体系的新型抗氧化食用油的制备方法。所述新型抗氧化食用油包括以下组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50wt%)的植物油22.5~100质量份、食用乳化剂0.5~6质量份、天然植物干料3.75~10质量份。本发明先制备植物油‑食用乳化剂混合物,之后加入天然植物干料(如迷迭香),自组装形成纳米反胶束体系,萃取迷迭香天然活性成分,使水溶性和脂溶性抗氧化物共存于油体系中,得到抗氧化能力强的新型食用植物油。相对于常规食用油和抗氧化剂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绿色高效,无挥发性有机溶剂残留,得到的新型食用油在保证油脂本身营养价值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适合直接食用或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6986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450397.9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清远市瑶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长链甘油二酯包埋山苍子精油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山苍子精油、植物油和熔化状态的中长链甘油二酯作为油相;随后将水相混入油相中,高速剪切均质,超声处理,冰浴中搅拌降温冷却,得到基于中长链甘油二酯包埋山苍子精油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本发明制备的包埋山苍子精油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具有粒径小、包封率高和稳定性好的优势,解决了山苍子精油作为油性不易溶于水和高挥发性较难利用的难题,实现了对山苍子精油的高效包埋和延缓释放,充分发挥其广谱抑菌性和抗氧化性,能够有效抑制蓝莓腐败,延长蓝莓的货架期,提高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345929.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P7/22 , C12P17/04 , C12P19/44 , A23C9/12 , A23C9/13 , A23L29/00 , A23L33/105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屎肠球菌及其在亚麻木酚素生物转化中的应用。该菌株命名为屎肠球菌ZB26,其于2022年6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548。该菌株是从发酵豆制品中筛选出来的兼性厌氧菌,接种添加亚麻木酚素提取物的培养基可将SDG转化为END以及SMG、SECO、脱甲基SECO、脱甲基脱羟基SECO和DHENL等中间代谢产物,SDG转化率达90%以上,SECO生成率达80%以上,并生成了哺乳动物木酚素END。该菌株还可以新鲜牛奶为培养基进行SDG转化,以强化食品营养,在功能食品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70414.9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清远市瑶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活性产物的萃取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过热水高效脱除高含胶植物物料表面粘质物的绿色方法。本发明利用过热水萃取高含胶植物物料中的粘质物,并且利用压力差收集粘质物,除胶率可达97.1%。本发明使用过热状态下的水作为溶剂,不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酸性废水,绿色环保;压力差的收集方式,使粘稠的多糖萃取液与固体物料高效分离,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890684.7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亚麻籽粕中多种成分的亚临界复合溶剂萃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亚麻籽粕,加入萃取剂,进行亚临界萃取,一步得到亚麻木酚素粗提液和亚麻籽粗油;所述的萃取剂由正丁烷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1组成;亚麻籽粗油加入正己烷进行分液萃取,旋转蒸发后可得亚麻籽油;取用后的亚麻籽粕,热水浸提获得亚麻籽胶。本发明萃取过程中使用的亚临界复合溶剂,可替代传统萃取中使用的大量有机试剂,具有溶剂效果好,绿色可回收,环境负担小等特性,可减少有机试剂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风险。且本发明中亚临界萃取对操作和专业人员要求更低,在减少操作单元的同时获得多种高附加值成分,资源利用最大化,降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9470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79706.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口感亚麻籽的烘焙方法。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影响烘焙亚麻籽口感的关键因素并将其量化,基于其开发了具有良好口感亚麻籽的烘焙方法。该烘焙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多种亚麻籽的烘焙处理。本发明的一些烘焙方法得到的烘焙亚麻籽,苦味低、风味佳、口感好,同时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0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08267.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及其在亚麻籽源糖苷生物转化中的应用。该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JY18,保藏编号:GDMCCNo:63367。该菌株静息细胞转化亚麻籽源的糖苷SDG、CAG和FAG可获生物活性物质SECO、CA和FA,SDG、CAG和FAG转化分别达到70%、90%和70%及以上,SECO、CA和FA生成率分别达到50%、60%和70%及以上。这株菌具有高效转化SDG、CAG、FAG为天然抗氧化剂SECO、CA、FA的能力,反应体系简单,获得的产物与益生菌的混合物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在功能食品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855688.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油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高含水方便面的煎炸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鼠尾草酸与TBHQ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鼠尾草酸‑TBHQ酯化产物;将巴沙鱼油软酯与鼠尾草酸‑TBHQ酯化产物搅拌混合,得到所述适用高含水方便面的煎炸油组合物。本发明的首次利用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鼠尾草酸的酯化产物作为煎炸油用抗氧化剂,与巴沙鱼油软酯组合成新型煎炸油组合物,该煎炸油组合物对高含水方便面胚煎炸过程中的酸值和总极性组分含量的上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