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6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28929.5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液,调节pH值至酸性,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清液,得到分离后培养液及微藻。分离后微藻培养液通过碱液中和、调节后,循环用于培养微藻。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来源广泛、成本廉价、效率高、能耗小、30min沉降分离率达到90%以上的优点。

    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59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109898.7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藻株逐步放大培养后,并按接种比例20-30%,计算所需藻液的量;待藻液光密度OD750达到2.5时,转入户外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选用尿素或硝酸盐为氮源,氮元素浓度为2-6mM,控制培养光强为100-600μE/m2s,培养周期8-12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可以实现EPA的高效生产。

    一种实现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30446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53992.5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主体跑道池、藻液喷淋单元、搅拌系统及藻液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置于所述主体跑道池内,使藻液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内流动;所述藻液喷淋单元通过金属支撑架固定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内,所述藻液喷淋单元包括喷淋器和透明幕墙,所述喷淋器分散流下的藻液,所述透明幕墙防止藻液喷溅并阻止藻液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藻液循环系统连通所述主体跑道池和所述藻液喷淋单元,并驱动藻液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和所述藻液喷淋单元之间循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方案,可用以实现微藻的低成本高密度培养。

    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25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1491.3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低位平板光生物、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位光生物反应器及外循环管,其中: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和所述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的内侧通过所述中位光生物反应器连通;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和所述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的外侧通过所述外循环管道连通;所述高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设有通气管路;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设置有两组通气管路,其中一组位于低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底部,另一组靠近所述低位平板光生物反应器的上表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耦合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其结合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和垂直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各自的优势,可实现高附加值微藻的低成本高密度培养。

    一种实现产油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2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1480.5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41/12 C12M4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产油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包括倾斜甬道、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液流气升系统、液位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倾斜甬道的低位端位于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上方,液流气升系统包括鼓气装置、高位槽和循环管道,高位槽的进液口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出液口、高位槽的出液口位于倾斜甬道的高位端上方,鼓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循环管道,液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藻液的液位,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藻液的温度。本发明利用气升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进行藻液循环,并充分考虑产油微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特性,可实现产油微藻低成本高密度培养。

    一种轻量级可去重的密文完整性审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15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69337.5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轻量级可去重的密文完整性审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择用户密钥和审计私钥,基于审计私钥得到审计公钥;计算去重密钥,基于去重密钥对原文件进行加密,得到密态文件数据,基于用户密钥对去重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密态去重密钥,将密态文件数据和密态去重密钥上传至服务器;判断服务器中是否存在密态文件数据,若不存在,进行操作得到块标签、辅助变量和审计材料并上传至存储服务器,若存在,进行操作得到用户标签转化辅助材料和审计材料并上传至存储服务器;发送审计目标文件名和总数据块至存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基于审计目标文件名、总数据块和密态文件数据生成完整性证明,基于审计公钥和审计材料对完整性证明进行检验。

    一种基于双认证阻止签名和区块链的版权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4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03862.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认证阻止签名和区块链的版权保护方法,包括:获取版权买卖双方以及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公私钥对;所述版权买卖双方包括版权申请者与版权持有者;基于所述公私钥对,所述版权申请者向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版权注册,获取版权注册信息;基于所述版权注册信息,所述版权申请者通过区块链与所述版权持有者进行交易,并通过提前部署的智能合约对所述版权持有者进行违法行为的约束;监督节点基于预定策略对本次版权交易进行保护。本发明将双认证阻止签名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改进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与第三方权威机构沟通成本大和无法做到事前安全防御的问题,减少了与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沟通成本,同时实现了事前安全防御。

    一种实现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304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253992.5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包括主体跑道池、藻液喷淋单元、搅拌系统及藻液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置于所述主体跑道池内,使藻液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内流动;所述藻液喷淋单元通过金属支撑架固定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内,所述藻液喷淋单元包括喷淋器和透明幕墙,所述喷淋器分散流下的藻液,所述透明幕墙防止藻液喷溅并阻止藻液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藻液循环系统连通所述主体跑道池和所述藻液喷淋单元,并驱动藻液在所述主体跑道池和所述藻液喷淋单元之间循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方案,可用以实现微藻的低成本高密度培养。

    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5409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006738.5

    申请日:2011-01-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3/04 C12M23/48 C12M2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多个串联且相互连通的独立反应器单元,且相邻反应器单元之间通过一拉筋组件连接;所述反应器单元由透明前板、后板、侧板及底板粘合而成,形成一生物反应空间;所述拉筋组件包括一拉筋前撑板、一拉筋后撑板及一内置拉筋,该内置拉筋的一端与所述拉筋前撑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拉筋后撑板固定;相邻反应器单元的前板部分粘合于所述拉筋前撑板的同一侧面,后板部分粘合于所述拉筋后撑板的同一侧面,侧板分别粘合于所述内置拉筋的一个侧面。内置式拉筋组件可将每一反应器单元的前、后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反应器的承载能力,适于进行工业级别培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