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699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024643.4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偶联剂,氧化石墨烯(GO)和负载银的氧化锌(Ag/ZnO)为原料,采用共价方式构建GO‑IPDI‑Ag/ZnO NPs(AGO)纳米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溶液共混(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AGO@HPC复合薄膜。将AZ纳米填料引入羟丙基纤维素(HPC)基质,由于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离子之间的抗菌协同效应,以及复合材料与HPC基质之间的良好的相容性,使复合薄膜抗菌活性大幅提高,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率高、耐热性、耐紫外抗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

    新型炭管及其合成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6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037093.0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管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反应釜中,使用含碳链有机物做碳源,以乙酸盐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用量比是10mL∶1g~50mL∶3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本发明可获得大小较均匀,尺寸可控、且含有丰富亲水性官能团的炭管。

    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2683C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113869.1

    申请日:2003-03-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将稀土离子溶液、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及络合还原剂充分混合,燃烧,得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将所得的纳米金属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和CaH2混合并充分研磨均匀,放入高温炉中,H2气环境保护下进行还原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洗涤、干燥,即可制得AB5型贮氢合金。上述方法可制得10μm以下的单相合金粉,且粒径均匀。

    炭管的合成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90067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10037093.0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管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反应釜中,使用含碳链有机物做碳源,以乙酸盐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用量比是10mL∶1g~50mL∶3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本发明可获得大小较均匀,尺寸可控、且含有丰富亲水性官能团的炭管。

    一种单基发白光的长余辉磷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31273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3113679.6

    申请日:2003-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一种单基发白色光的长余辉磷光体,其组成为:CdSiO3:Dy3+,其中,CdSiO3为基质,Dy3+是激活离子。制备方法:按1∶1配比称取CdCO3和SiO2原料,按0.1-20%摩尔分数称取激活剂,充分混合后置于刚玉坩埚内,加盖,灼烧温度900-1200℃,反应时间1-6小时。高温出炉,空气中冷却即可获得体色为白色的产物。经254nm紫外光照射一分钟,可观察到样品强的白色长余辉发光,当Dy3+掺杂量为10%时,白色光纯度最高,色坐标为x=0.4102,y=0.3962。

    一种炭材料的合成方法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195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37096.4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炭材料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使用无毒的有机物做碳源,以金属、乙酸盐、金属无机盐或金属与金属无机盐的混合物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的用量比范围是10mL∶1g~100mL∶1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得直径为1-4μm的炭球。本发明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单基发白光的长余辉磷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1630C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113679.6

    申请日:2003-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一种单基发白色光的长余辉磷光体,其组成为:CdSiO3∶Dy3+,其中,CdSiO3为基质,Dy3+是激活离子。制备方法:按1∶1配比称取CdCO3和SiO2原料,按0.1-20%摩尔分数称取激活剂,充分混合后置于刚玉坩埚内,加盖,灼烧温度900-1200℃,反应时间1-6小时。高温出炉,空气中冷却即可获得体色为白色的产物。经254nm紫外光照射一分钟,可观察到样品强的白色长余辉发光,当Dy3+掺杂量为10%时,白色光纯度最高,色坐标为x=0.4102,y=0.396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