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装置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55743U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21778092.6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岸正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管道布局的传热装置。传热装置(1)具备传热介质流通体(2)、设置于流通体(2)并且将传热介质向流通体(2)供给的入口部件(3)、和设置于流通体(2)并且将传热介质从流通体(2)排出的出口部件(4)。传热介质流通体(2)具有大致U形的第1流路(5)和第2流路(10),第1流路(5)具有一端为流入部(7a)的第1直线部(7)、与流入部(7a)相同一端为流出部(8a)的第2直线部(8)、和使两直线部(7、8)的另一端彼此连通的弯曲部(9),第2流路(10)具有一端为流入部(11a)的第1直线部(11)、与流入部(11a)相同一端为流出部(12a)的第2直线部(12)、和使两直线部(11、12)的另一端彼此连通的弯曲部(13)。入口部件(3)与两流路(5、10)的流入部(7a、11a)连通,出口部件(4)与两流路(5)(10)的流出部(8a)(12a)连通。

    传热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6829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51018.8

    申请日:2017-12-26

    Inventor: 岸正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热装置,其由传热介质入口管、传热介质出口管以及多个大致U形传热介质流通体构成,该传热介质流通体的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入口管连通,另一端部与传热介质出口管连通。传热介质流通体是由第1和第2流通管部以及U型弯管部构成,该第1和第2流通管部是扁平管状,并且在管长度方向、管宽度方向以及管高度方向朝向相同方向的状态下,在管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该U型弯管部以使两个流通管部内的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式将两个流通管部的端部彼此连结为一体。传热介质流通体的第1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传热介质入口管连通,第2流通管部的与U型弯管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传热介质出口管连通。

    冷却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31133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991696.1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提供能够以不变更冷却器的形状的方式对厚度不同的各种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备:多个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具有扁平状的冷却器主体、吸入部以及排出部,所述扁平状的冷却器主体供冷却液在内部流通,所述吸入部是与冷却器主体正交的方向成为中心线方向的圆筒状,并向冷却器主体的内部吸入冷却液,所述排出部是与冷却器主体正交的方向成为中心线方向的圆筒状,并从冷却器主体向外部排出冷却液;以及圆筒状的收容构件,所述收容构件以收容作为多个冷却器中的一个冷却器的第1冷却器的排出部的一部分和作为多个冷却器中的其他冷却器的第2冷却器的吸入部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于吸入部和排出部的外侧。

    冷却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55269U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22127777.2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提高耐久性。冷却装置具有:具有凹部的壳体主体(21);和罩(22),其以与壳体主体(21)一起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通空间(35)的方式接合于壳体主体(21),罩(22)以载置在壳体主体(21)之上的状态被焊接,壳体主体(21)中的流通空间(35)侧的内表面与罩(22)中的流通空间(35)侧的内表面(222)相交的部位形成有熔融部并成为R形状。

    错列翅片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37135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678777.X

    申请日:2012-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制造工时的错列翅片。错列翅片(15)包括波顶部(24)、波底部(25)及连结部(26),且波顶部(24)及波底部(25)俯视观察时在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笔直的带状区域(Z)上并列而成为波板(23),通过将波板(23)在带状区域(Z)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多个且相互一体地连结而形成错列翅片。相邻的两个波板(23)的波顶部(24)彼此及波底部(25)彼此在所述带状区域(Z)的长度方向上错位。使连续并列的多个波板(23)的波顶部(24)彼此及波底部(25)彼此连结一体化,由此,从宽度方向的一侧缘部向另一侧缘部,位于向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倾斜的线上的波顶部列(27)、和从宽度方向的一侧缘部向另一侧缘部,位于向与波顶部列(27)相同的方向倾斜的线上的波底部列(28)交替地并列设置。

    内翅片
    1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165403S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30238790.9

    申请日:2012-06-06

    Designer: 岸正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内翅片。2.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压缩机、机床、液压机械等产业用机械的油冷却器、后冷却器等热交换器中。3.本外观设计为针对同一产品的5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4.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5.指定设计1主视图为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