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挡泥板机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86473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259165.X

    申请日:2009-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平整地面行驶的车辆等车辆中、除了能够防止泥土和石子的侵入还能够防止草的侵入的挡泥板机构。在收纳于轮部(39)的凹部(44)中的制动盘(46)上覆盖圆板状的挡泥板机构(50),使泥土、石子、草等异物不会侵入到制动盘(46)侧。假设侵入,也能够使侵入的异物从下部的第一缺口部(57)排出。而且,在挡泥板机构(50)的下部设置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排草部(60)。该排草部(60)向车辆中心突起,将地面上立起的草推出并使其从第一缺口部(57)远离。由于只是进行推出,因此不必担心草被切断,也不必担心草向制动盘(46)侧侵入。

    跨乘型车辆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0373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80015356.6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其具有能够有效地将相对于前轮左右分配的制动软管与线束捆扎的配线构造。在设有车轮速度传感器(49)的一侧的外管(282L)的上部,设有用于对车轮速度传感器(49)用的线束(51)进行固定的第一夹具部(57)。在设有卡钳(47)的一侧的外管(282R)的上部,在与第一夹具部(57)大致相同的高度设有将线束(51)以及制动软管(50)捆扎而进一步朝向上方配线的第二夹具部(58)。第二夹具部(58)包括固定线束(51)的线束第二夹具(641)以及使线束(51)的指向方向转换而以沿着制动软管线束(51)与制动软管(50)在第二夹具部(58)与底梁(27)之间形成向左右方向弯曲而成的摆动部(B1)。(50)的方式指向并固定的线束第三夹具(642)。

    跨乘型车辆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037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5356.6

    申请日:2013-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乘型车辆,其具有能够有效地将相对于前轮左右分配的制动软管与线束捆扎的配线构造。在设有车轮速度传感器(49)的一侧的外管(282L)的上部,设有用于对车轮速度传感器(49)用的线束(51)进行固定的第一夹具部(57)。在设有卡钳(47)的一侧的外管(282R)的上部,在与第一夹具部(57)大致相同的高度设有将线束(51)以及制动软管(50)捆扎而进一步朝向上方配线的第二夹具部(58)。第二夹具部(58)包括固定线束(51)的线束第二保持部(641)以及使线束(51)的指向方向转换而以沿着制动软管(50)的方式指向并固定的线束第三保持部(642)。线束(51)与制动软管(50)在第二夹具部(58)与底梁(27)之间形成向左右方向弯曲而成的摆动部(B1)。

    车辆的驻车制动杆的配置结构及操作杆的配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09596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010273152.0

    申请日:2010-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3/06 B60T7/104 Y10T74/20396 Y10T74/2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容易地识别驻车制动杆的锁定状态、并且驻车制动杆能良好地收在把手杆上的驻车制动杆的配置结构。驻车制动杆(28)由把手后方臂部(66)和把手上方臂部(67)构成。把手杆后方臂部(66)在将驻车制动钳成为锁定解除状态的锁定解除位置,与左把手杆(20)的后方相邻。把手上方臂部(67)在将驻车制动钳成为锁定解除状态的锁定解除位置,与左把手杆(20)的上方相邻。驻车制动杆(28)的转动轴(44),在把手后方臂部(66)中,与左把手杆(20)的轴方向大致平行,通过将驻车制动杆(28)往上方提起,可将驻车制动钳操作为锁定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