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秸秆生物炭可漂浮易回收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3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7102.X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化工光催化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TiO2/秸秆生物炭可漂浮易回收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玉米秸秆切割为小段并去掉表皮;将所得玉米秸秆小段烘干至恒重;所得干燥玉米秸秆常温浸泡于硫酸溶液中浸泡;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水热反应;将所得玉米秸秆生物炭水洗多次并烘干至恒重;将所得玉米秸秆生物炭浸泡于钛酸正丁酯的乙醇溶液中,随后烘干;将所得样品进行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TiO2/秸秆生物炭可漂浮易回收光催化剂。本发明秸秆生物炭的密度小于水,因此大块体的秸秆生物炭可以漂浮到水体表面,这使得催化剂非常便于回收再利用,而且催化剂可以充分接受光源的照射。

    膜下滴灌模式土壤中地膜微塑料纵向迁移扩散的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894064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141181.7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膜下滴灌模式土壤中地膜微塑料纵向迁移扩散的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包括:吸水泵、土壤耕作层模拟柱、余液收集器、滴灌管、调节阀,以及滴灌管支架;滴灌管、土壤耕作层模拟柱和余液收集器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土壤耕作层模拟柱为垂直放置的空心圆柱体;余液收集器收集多个土壤耕作层模拟柱的土壤渗出液;土壤耕作层模拟柱通过余液收集器通孔连通,一个通孔对应一个土壤耕作层模拟柱。该模拟装置通过改变用于滴灌的水的类型、滴灌的水量、掺有微塑料的土壤的类型和微塑料的量对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的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模拟各种自然条件下滴灌模式下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情况,对实际的微塑料治理有指导意义。

    氧化石墨烯强化膜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20845729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1242200.9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强化膜生物反应器,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水池、GO预处理柱、MBR反应池、膜组件、第一进水泵、第一回水泵以及第二进水泵;第一进水泵的进水端与进水池联通,第一进水泵的出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一回水泵的进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一回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池联通;第二进水泵的进水端与GO预处理柱联通,第二进水泵的出水端与MBR反应池联通;膜组件设置于MBR反应池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进水泵、第二进水泵以及第一回水泵连接。其能够实现对矿区污水的高效处理,并且充分满足污水处理的使用需求。

    氧化石墨烯强化超滤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845621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1242338.9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强化超滤处理系统,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器、进水池、筛网、反应柱、进水泵、回流泵、膜组件以及反应池;进水池于反应柱联通;筛网设置于进水池中;进水泵的进水端与反应柱联通,进水泵的出水端与反应池联通;回流泵的进水端与反应池联通,回流泵的出水端与反应柱联通;膜组件设置于反映出中;进水泵和回流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反应柱和反应池均由生物炭‑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组成。其能够实现对矿区为污染水进行更加深度且高效的处理。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的重力驱动超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89437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21212157.1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收集的重力驱动超滤装置,涉及雨水收集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清水池、集水池、雨水窖、超滤膜组件、取水组件、反冲洗组件、过滤网、第一过滤层以及推流搅拌器;清水池位于雨水窖的下方;集水池位于清水池中,且集水池与雨水窖联通;超滤膜组件位于集水池与清水池之间,且集水池的底部与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联通;取水组件的取水端位于清水池中,且取水端靠近清水池的池底;反冲洗组件的冲洗端位于清水池中,且冲洗端与超滤膜组件联通;过滤网位于雨水窖和集水池之间;推流搅拌器设置于集水池中;集水池的池底铺设第一过滤层。其有效运用到山区农村地区进行雨水采集过滤,并方便维护和操作。

    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5811.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SWOT分析法,构建SWOT矩阵,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基于模糊AHP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获取专家判断并建立模糊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各SWOT因素的权重值;基于模糊MARCOS法,确定评估标准,获取专家对改进策略的模糊判断,计算加权模糊矩阵,并通过效用函数对改进策略进行排序;综合考虑各改进策略的效用值,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结合SWOT分析、模糊AHP和模糊MARCOS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考虑了系统的内外部因素,还包括了不同改进策略的优劣比较,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